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惯形成下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安全 凌晨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并构造出检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并构造出检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动机强度比无习惯偏好时降低了约1/2。同时,城乡对比结果表明,在绝对层面,农村居民具有更大的衡量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绝对谨慎系数,其值约为城镇居民的1.5倍;然而基于现有消费,农村居民衡量预防性储蓄量的相对谨慎系数则要小于城镇居民。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习惯形成 谨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会引致预防性储蓄吗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博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6,共9页
本文基于双风险来源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揭示出收入、房价的不确定性及其相对谨慎系数共同引致了预防性储蓄。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对房价的反应是敏感的,相应的谨慎系数达到了2.69,样本期内预防性储蓄与当期消费支出之比的... 本文基于双风险来源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揭示出收入、房价的不确定性及其相对谨慎系数共同引致了预防性储蓄。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对房价的反应是敏感的,相应的谨慎系数达到了2.69,样本期内预防性储蓄与当期消费支出之比的平均数为4.5%,且在近几年呈现出递减趋势。最后,从构建稳定房价的长效机制、地区间差异化调控以及发挥相对谨慎系数的乘数作用等方面对政策启示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相对谨慎系数 房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再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幼松 苏东水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共5页
国内需求的萎靡不振已成当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城镇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与此紧密相连,预防性储蓄强度在居民储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 国内需求的萎靡不振已成当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城镇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与此紧密相连,预防性储蓄强度在居民储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用30个省际地区1985-201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前后城镇居民存在着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强度的结构变化,这种转变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强度 不确定性 相对谨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茜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138,共3页
中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运用30个省际地区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基于理性消费者最大化其一生效用的假设,推导出衡量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新公式。随后,运用30个省际地区199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不同省份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对谨慎系数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