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合中建立第三空间——从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看谢默斯·希尼的《贝奥武甫》译本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成坚 邓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中的杂合既是译者一种后殖民文化反抗的态度与策略,同时也指涉了当今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构成的特征。在异质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彼此融合中重新定义爱尔兰性——建立第三空间,则是当代北爱尔兰文化发展的方向。作为当代爱尔兰文坛主将的希尼以其翻译实践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米·巴巴 杂合 第三空间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与反乡土--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对“原乡神话”的超越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心源 徐胜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爱尔兰文学对"原乡神话"的追逐起源于叶芝,然而希尼却看到了它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怀疑和反思,希尼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化的乡土意象来摆脱对"原乡神话"的乌托邦式寄托,并将这些意象与文化价值的... 爱尔兰文学对"原乡神话"的追逐起源于叶芝,然而希尼却看到了它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怀疑和反思,希尼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化的乡土意象来摆脱对"原乡神话"的乌托邦式寄托,并将这些意象与文化价值的相互指涉和冲击相关联。这一极具个人气质的表达方式使得北爱尔兰的乡土经验最终达到了普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原乡神话 日常生活 普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言说方式——论谢默斯·希尼的诗集《外出度冬》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个人经验洞开为广阔的民族经验,实践了他的"诗是文化的自我回归"的诗学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外出度冬》 民族经验 文化自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默斯·希尼诗歌的“位置”观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燕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5-114,139,共10页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 "位置"或"地域"这一概念在谢默斯·希尼诗歌中不仅指涉令人感怀的地理方位,更是激发诗人新奇想象与对爱尔兰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催化剂,据此希尼得以反观社会政治现实。希尼寓不同地域于诗歌表达,在挖掘爱尔兰性、唤起爱尔兰民族记忆的同时,亦不断反思"地域"与诗歌的关系、诗歌的地位,以及诗人甚至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定位。本文以《挖掘》、《托兰人》和《斯特森岛》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探讨希尼诗歌中的"位置"观,旨在证明:诗人在面对社会现实义务与自我艺术追求相矛盾时应保持中立,并主动承担彰显文学内省特性与文学良知功效的诗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位置”观 艺术追求 文学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希尼翻译研究述评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谢默斯·希尼不仅是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成就卓绝的翻译家,他自1970年代初以来着手翻译工作,作为典型的后殖民翻译家,其译本均呈现出对当代爱尔兰文化政治的关照,但我国对于希尼的翻译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总... 谢默斯·希尼不仅是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成就卓绝的翻译家,他自1970年代初以来着手翻译工作,作为典型的后殖民翻译家,其译本均呈现出对当代爱尔兰文化政治的关照,但我国对于希尼的翻译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总结国内希尼研究现状、国外希尼翻译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希尼翻译研究的三个可行性方向:希尼译本的整体研究、希尼翻译与诗歌的互文性研究、希尼与爱尔兰翻译传统的关联性研究。本文认为,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和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下,希尼的翻译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文学 谢默斯·希尼 国内外希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中的希尼诗歌艺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力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3,271-277,共16页
本文置于后殖民的理论语境中,从生态、女性主义和内部殖民等视角,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60至80年代的诗歌作品进行再解读,来感悟其诗歌中体现的后殖民相关理论的色彩,以及希尼在实现诗歌纠正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特诗性美... 本文置于后殖民的理论语境中,从生态、女性主义和内部殖民等视角,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60至80年代的诗歌作品进行再解读,来感悟其诗歌中体现的后殖民相关理论的色彩,以及希尼在实现诗歌纠正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特诗性美,以此探寻希尼诗歌的艺术要素与创作策略,并期望对相关诗歌文学的理论研究起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谢默斯·希尼 诗歌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坚和“口语诗”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2,123,共4页
关键词 口语 诗歌创作 诗到语言为止 民间文化 于坚诗歌 诗歌形式 诗歌语言 谢默斯·希尼 书面语 汉语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