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在中东外交的新攻势——评谢瓦尔德纳泽的中东之行
1
作者 陈和丰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8,25+1,共4页
在中东形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当口,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中东之行,自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苏联不失时机,主动出击,为其争取中东和谈的主导权赢得了重要的一分。但另一方面,也使美苏在中东的政治竞争更加激化。
关键词 谢瓦尔德纳泽 转折性变化 中东问题 阿以冲突 中东局势 戴维营协议 政治竞争 国家关系恶化 阿拉法特 美国新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何辞职——谢瓦尔德纳泽 如是说
2
作者 方舟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4期18-20,1,共4页
本期回忆录栏摘介了新近出版的苏联前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回忆录,其中谈到了他辞职前后的情况。
关键词 谢瓦尔德纳泽 苏美关系 我不知道 阿拉法特 伊拉克人 多国部队 联合国安理会 军事行动 毫不含糊 阿赫罗梅耶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7
3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8期20-23,共4页
伊尔库茨克,1990年8月2日清晨7时45分,贝克接到先行回华盛顿的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金米特的电话,对方用暗语向贝克传递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中情局百分之百地确认伊拉克即将入侵科威特。一小时后,贝克将这一最新情报告诉了谢瓦尔德... 伊尔库茨克,1990年8月2日清晨7时45分,贝克接到先行回华盛顿的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金米特的电话,对方用暗语向贝克传递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中情局百分之百地确认伊拉克即将入侵科威特。一小时后,贝克将这一最新情报告诉了谢瓦尔德纳泽,但后者仍不相信,这位苏联外长说:危机正在消除。贝克据此判断萨达姆或许向苏联人保证过他决不会越过科威特边界。在下午正式会谈行将结束前,他们又按老习惯,双方只留下译员和最亲密的助手,开始私下会谈,正在此时,塔特怀勒突然闯了进来,谢瓦尔德纳泽感到纳闷,因为她只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才会这样闯进来。塔特怀勒将一封电报交给了贝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瓦尔德纳泽 苏联人 普里马科夫 副国务卿 塔特 萨达姆 巴乔 亚佐夫 伊尔库茨克 克留奇科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11
4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2期25-28,共4页
1991年6月17日,帕夫洛夫总理率先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对“大买卖”建议“发难”,他指出,这一建议的实质就是将国家利益出卖给外国垄断集团,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阴谋”,他说:“我认识一些哈佛大学的先生们,他们根体不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 1991年6月17日,帕夫洛夫总理率先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对“大买卖”建议“发难”,他指出,这一建议的实质就是将国家利益出卖给外国垄断集团,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阴谋”,他说:“我认识一些哈佛大学的先生们,他们根体不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根本无法指望他们会把什么都解释清楚。”他还说,根据这一计划,苏联将必须“站在以色列和尼加拉瓜一边”,他因此而慷慨陈词:谁想这样干都悉听尊便,但是我不干!接着,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发言,他认为“大买卖”是西方国家破坏苏联稳定的巨大阴谋。帕夫洛夫接着又向代表们说,由于6年来的日夜操劳,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因此有必要“削减”戈尔巴乔夫的总统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留奇科夫 帕夫洛夫 日夜操劳 总统权力 亚佐夫 谢瓦尔德纳泽 巴乔 波波夫 西方国家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向浓雾的光束——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探析
5
作者 田中青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6期3-5,1,共4页
7月末8月初在巴黎举行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是柬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与会代表的现实态度,使第一阶段的会议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无疑给柬问题的政治解决带来了希望之光。但是问题远未达到隧道的尽头,未来的道路仍是漫长曲... 7月末8月初在巴黎举行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是柬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与会代表的现实态度,使第一阶段的会议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无疑给柬问题的政治解决带来了希望之光。但是问题远未达到隧道的尽头,未来的道路仍是漫长曲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问题 政治解决 柬埔寨人 临时联合政府 监督机构 阮基石 努克 谢瓦尔德纳泽 联合国秘书长 日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10
6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1期25-28,共4页
1991年春,苏联经济遇到了前所来有的危机。这个国家的GNP和生活水平出现了自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最严重的滑坡现象,对饱受困苦的苏联老百姓来说,改革成了可诅咒的恶梦。戈尔巴乔夫及其同僚瓦解了旧体制,但是却没有能成功地建立一种新体制... 1991年春,苏联经济遇到了前所来有的危机。这个国家的GNP和生活水平出现了自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最严重的滑坡现象,对饱受困苦的苏联老百姓来说,改革成了可诅咒的恶梦。戈尔巴乔夫及其同僚瓦解了旧体制,但是却没有能成功地建立一种新体制,甚至连供人望梅止渴的蓝图也没有。苏联领导人称之为“过渡性阶段”并许诺实行私有化,但由于缺乏法律,特别是缺乏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过渡性阶段”成了乱哄哄的内部权力争夺战,私有化则成了一纸空文。而戈尔巴乔夫日益摇摆不定的态度更使事态日趋复杂化。毋庸讳言,戈尔巴乔夫长期来一直在有关苏联的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谢瓦尔德纳泽 布什政府 内部权力 普里马科夫 滑坡现象 帕夫洛夫 克留奇科夫 苏联政府 前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5
7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6期16-19,共4页
摄像机镜头在克里姆林富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里移动着,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面的戈尔巴乔夫注视着镜头,向全体苏联人民发表新年献词,他宣布,1989年是“结束冷战的年份”,而90年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硕果累累的时期”,苏联“经过了困难的一... 摄像机镜头在克里姆林富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里移动着,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面的戈尔巴乔夫注视着镜头,向全体苏联人民发表新年献词,他宣布,1989年是“结束冷战的年份”,而90年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硕果累累的时期”,苏联“经过了困难的一年,也是改革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他呼吁“理智和善良、耐心和容忍”。在向苏联人民致意后,他又录下了给美国人民的新年献词,他说:“在马耳他会晤期间,布什总统和我一致认为摆脱冷战及其武器是必要的,90年代就能开辟真正合作的年代。“他警告千万别再出现一年前的美苏关系的“暂停”现象,在1990年,美国必须不再被“犹豫、观望及疑神疑鬼”分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民 新年献词 谢瓦尔德纳泽 美苏关系 克里姆 巴乔 摄像机镜头 布什政府 美国人民 林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6
8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7期17-21,共5页
正当戈尔巴乔夫在飞越大西洋的座机中用午餐时,传来了叶利钦拨选为俄罗斯新总统的消息,俄罗斯政局“尘埃落定”,戈尔巴乔夫对左右说:“好了,我们将同这个人打交道,我毫无怨言。”在抵达渥太华作短暂停留时,他向记者们宣布:“如果叶利钦... 正当戈尔巴乔夫在飞越大西洋的座机中用午餐时,传来了叶利钦拨选为俄罗斯新总统的消息,俄罗斯政局“尘埃落定”,戈尔巴乔夫对左右说:“好了,我们将同这个人打交道,我毫无怨言。”在抵达渥太华作短暂停留时,他向记者们宣布:“如果叶利钦是在玩政治游戏的话,我们将处境艰难。”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闻讯后接连给布什打去3个电话,警告说戈尔巴乔夫情绪“乖戾,说话带刺”。他向布什建议不要在戈尔巴乔夫到达白宫后马上举行正式会谈,最好是“先在四周散步”,让他放松一下。 1990年5月30日,星期三,晚上6时50分,戈尔巴乔夫那蓝白相间的总统专机在安德鲁空军机场着陆,从专机里出来的戈尔巴乔夫看上去苦恼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谢瓦尔德纳泽 布什政府 蓝白相间 苏联社会 巴乔 罗尼 两德统一 苏联政府 斯塔夫罗波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3
9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4期22-25,共4页
贝克带着他的夫人及助手,外加来自各路的随行记者,去看看“苏联是否真的动作起来”,贝克对随访记者吹风:如果我们经“考验”发现苏联方面是认真对待全球性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将进行外交上的新的合作。贝克的话是有根据的,老记们对此就一... 贝克带着他的夫人及助手,外加来自各路的随行记者,去看看“苏联是否真的动作起来”,贝克对随访记者吹风:如果我们经“考验”发现苏联方面是认真对待全球性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将进行外交上的新的合作。贝克的话是有根据的,老记们对此就一无所知了。原来,在贝克的密码箱里还有一封布什总统致戈尔巴乔夫总统的亲笔信。布什在信中写道:他已注意到戈尔巴乔夫于1988年12月在联合国的演讲词,戈氏说道,改革的目的“就是使苏联更为强大”。布什对此评述道: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谢瓦尔德纳泽 克罗夫特 斯考 演讲词 巴乔 苏联政府 雅科夫列夫 格尔伯 中美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刚曝光的秘密
10
作者 方舟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8-20,1,共4页
《一个刚曝光的秘密》一文介绍了一名叛逃的苏联科学家向西方情报机构透露的苏联研制生化武器的情报。
关键词 苏联人 生化武器 切尼 谢瓦尔德纳泽 生物制剂 军事计划 应用微生物学 北约部队 撒切尔夫人 梅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迫在眉睫的苏联粮食危机
11
作者 陈鸿斌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0期21-22,共2页
当前,苏联经济的燃眉之急,是如何来确保今年冬天的粮食供应。在苏联,以乌拉尔为中心的西西伯利亚、北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沿岸、中部黑土带和有“谷仓”之称的乌克兰南部,今年均遭受到严重的干旱袭击。全国的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今年入... 当前,苏联经济的燃眉之急,是如何来确保今年冬天的粮食供应。在苏联,以乌拉尔为中心的西西伯利亚、北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沿岸、中部黑土带和有“谷仓”之称的乌克兰南部,今年均遭受到严重的干旱袭击。全国的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今年入春以来,乌拉尔为主的广袤地区持续干热,而西部的欧洲地区却淫雨兼旬,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两股迥然相异的气流,一直在伏尔加河地区隔岸对峙,但进入6月后热气流终于越过伏尔加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粮食危机 热气流 迥然相异 粮食减产 粮食供应 谢瓦尔德纳泽 粮食生产者 伏尔加格勒州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12
12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3期23-26,共4页
在离开基辅后,布什就直接飞回缅因州,他打算在那里休整一下。当他看到8月18日——19日的情报简报时,他察觉到苏联那里情况不妙。8月17日的“总统每日简报”中写道苏联传统派正在为反对新联盟条约而进行最后的斗争。它注意到雅科夫列夫... 在离开基辅后,布什就直接飞回缅因州,他打算在那里休整一下。当他看到8月18日——19日的情报简报时,他察觉到苏联那里情况不妙。8月17日的“总统每日简报”中写道苏联传统派正在为反对新联盟条约而进行最后的斗争。它注意到雅科夫列夫已经警告“有影响的斯大林集团”正打算发动一场“党和国家的政变”。“每日简报”还写道“传统派利用武力恢复秩序的危险性正在增强”。这些阴谋者“希望能拉拢戈尔巴乔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雅科夫列夫 克罗夫特 斯考 亚佐夫 缅因州 谢瓦尔德纳泽 克留奇科夫 斯梅尔 福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斯科通信6
13
作者 书耘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5期25-26,共2页
为什么这里战火难熄? 琳姊: 是的,正如来信所说:当世界上的某些局部战争,如阿富汗、柬埔寨、安哥拉……的战场趋于沉静,冲突转向政治解决的时候,在前苏联土地上却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这里的新闻媒介,几乎没有一天没有战争报道。电视播... 为什么这里战火难熄? 琳姊: 是的,正如来信所说:当世界上的某些局部战争,如阿富汗、柬埔寨、安哥拉……的战场趋于沉静,冲突转向政治解决的时候,在前苏联土地上却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这里的新闻媒介,几乎没有一天没有战争报道。电视播放的战场镜头:坦克奔驶、枪炮轰鸣、残垣断壁的村镇、抚尸痛哭的亲人、还有那孩子们的木然表情……面对这些画面,我厌恶、我痛心。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往日的兄弟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炮声 电视播放 政治解决 新闻媒介 奥塞梯人 谢瓦尔德纳泽 人民阵线 主体民族 德涅斯特河 民族主义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的内幕2
14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3期18-22,1,共6页
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当时任苏联总理的雷日科夫曾在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最近他撰写的对这场大地震的回忆录,重现了当时的情景,同时也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见第24页)本期外刊摘编还选译了新近联... 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当时任苏联总理的雷日科夫曾在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工作。最近他撰写的对这场大地震的回忆录,重现了当时的情景,同时也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见第24页)本期外刊摘编还选译了新近联合国出版的《2000年全球展望》一书中的有关内容,供读者参考。连载继续刊登《冷战结束的内幕(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谢瓦尔德纳泽 克留奇科夫 布什政府 切尼 克罗夫特 第比利斯事件 苏美关系 卡斯特罗 亚佐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向
15
作者 王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8年第6期33-36,共4页
戈尔巴乔夫上任两年多,经过苏共二十七大,确定'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其基本国策,而出于对国内外种种因素的考虑,调整了对外政策,策略上趋于灵活,并试图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以确保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 戈尔巴乔夫上任两年多,经过苏共二十七大,确定'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其基本国策,而出于对国内外种种因素的考虑,调整了对外政策,策略上趋于灵活,并试图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以确保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虽然苏联现行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意图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对外政策 苏共二十七大 勃列日涅夫 苏联领导人 美苏争霸 谢瓦尔德纳泽 苏共中央 国际环境 美苏关系 对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尔茨访苏与苏联关于短程导弹问题的新建议
16
作者 谷继 《国际展望》 1987年第8期2-3,20+1,共4页
时而对骂,时而对话,这是当前美苏关系的一大特点。在使馆间谍风波的阴影下,舒尔茨的莫斯科之行却取得了成功。促使苏联在短导问题上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美苏达成中导协议的前景如何?
关键词 舒尔 美苏关系 访苏 谢瓦尔德纳泽 英斯 战略核武器 美国朝野 间谍活动 条约草案 军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联外长访日看解冻中的日苏关系
17
作者 金戈 《国际展望》 1986年第3期9-11,共3页
从对抗到对话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于1月15日至19日对日本作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向,恢复了中断8年之久的日苏外长定期协商。这意味着一个东方军事超级大国与一个西方经济超级大国的双边关系,正在从对抗走向对话,从紧张走向缓和。谢瓦尔德... 从对抗到对话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于1月15日至19日对日本作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向,恢复了中断8年之久的日苏外长定期协商。这意味着一个东方军事超级大国与一个西方经济超级大国的双边关系,正在从对抗走向对话,从紧张走向缓和。谢瓦尔德纳泽的东京之行是10年来苏联外长的首次访日,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观察家的极大关注。在从莫斯科出发前,苏联外长就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日苏关系 谢瓦尔德纳泽 东方军 领土问题 勃列日涅夫 日至 西方经济 经济合作 文化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的印度之行
18
作者 郭文 《国际展望》 1986年第23期10-12,共3页
从11月25日至28日,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苏共中央国际事务负责人多勃雷宁和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的陪同下,率领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了印度。这是自1980年勃列日涅夫访印以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对印... 从11月25日至28日,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苏共中央国际事务负责人多勃雷宁和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的陪同下,率领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了印度。这是自1980年勃列日涅夫访印以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对印度进行的第一次访问,也是戈尔巴乔夫就任总书记后的首次亚洲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谢瓦尔德纳泽 苏共中央 阿赫罗梅耶夫 印度之行 巴乔 多勃雷宁 技术协定 国际事务 苏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安会最后文件签署10年
19
作者 国文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6期8-9,共2页
编辑同志: 今年8月1日是欧安会最后文件签署10周年,包括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首次在正式国际场合露面的苏联新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内的35国外长在赫尔辛基举行了庆祝活动。望介绍一下什么是欧安会?其最后文件是怎样签署的?10年来的发展如何?
关键词 欧安会最后文件 美国国务卿 谢瓦尔德纳泽 外长会议 庆祝活动 美苏关系 欧洲安全 舒尔 欧洲裁军会议 人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美苏关系展望
20
作者 邹国昌 《国际展望》 1986年第2期5-7,共3页
1985年是美苏关系从僵持走向松动的一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几次互相写信。美苏外长举行了5次会谈。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访问华盛顿,同里根进行了会谈。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也两度去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会见。美苏议员代表团互访。中断了6年... 1985年是美苏关系从僵持走向松动的一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几次互相写信。美苏外长举行了5次会谈。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访问华盛顿,同里根进行了会谈。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也两度去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会见。美苏议员代表团互访。中断了6年的美苏贸易联合委员会也在莫斯科恢复了会谈。这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苏关系 美国国务卿 谢瓦尔德纳泽 武器控制谈判 联合委员会 核武器问题 舒尔 中东问题 苏方 海上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