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考论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2
|
从“池塘生春草”中来——论谢眺对谢灵运诗的继承和发展 |
陈庆元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
3
|
“选自然之神丽”——谢灵运山水诗之探讨 |
王力坚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
4
|
佛教与谢灵运及其诗 |
齐文榜
|
《中州学刊》
|
1988 |
1
|
|
|
5
|
“元嘉之雄”与盛唐“诗仙”——谢灵运与李白山水诗之比较 |
高树森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
6
|
群籁虽参差 适我无非新——简论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审美取向及其美学意义 |
刘启云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7
|
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景物描写 |
冯兴炜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5 |
0 |
|
|
8
|
谢灵运山水诗辨议 |
胡明
|
《江淮论坛》
|
1984 |
4
|
|
|
9
|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
蒲友俊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
10
|
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组合 |
王艳峰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9 |
0 |
|
|
11
|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兼论无以判断舍人与昭明和记室对陶诗识力之高低 |
力之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12
|
谢灵运美学成就论 |
吴功正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4 |
0 |
|
|
13
|
船山为何独钟康乐诗 |
汤劲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
|
|
|
14
|
论谢胱诗 |
王钟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3
|
|
|
15
|
从二谢到何逊——南朝山水诗发展轨迹 |
魏清荣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
16
|
王船山对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评价 |
谭承耕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0 |
|
|
17
|
从玄言诗到山水诗之我见——论晋宋之际的文咏因革 |
张金海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6 |
0 |
|
|
18
|
论山水诗的特殊目的——山水诗形成原因新探 |
胡大雷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
19
|
读诗笔记二则 |
赵开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2 |
0 |
|
|
20
|
文论信息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