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朴通事谚解》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语料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梅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朴通事》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它对于辞书编纂有重要价值,它对《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价值主要体现为:提前书证,补充词条、补充义项、补充例证。
关键词 《朴通事 《汉语大词典》 阙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谚文漫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振乾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43-44,共2页
朝鲜半岛南北两方所说的“谚文”,是对古代朝鲜文字的俗称,正式称呼叫“训民正音”。李氏王朝时期的朝鲜,朝野崇尚中华文化之风甚盛,文人们认为汉语是一种文明的高层次语言,称其为“官话”;而把本国创制的训民正音认作是一种粗俗的低层... 朝鲜半岛南北两方所说的“谚文”,是对古代朝鲜文字的俗称,正式称呼叫“训民正音”。李氏王朝时期的朝鲜,朝野崇尚中华文化之风甚盛,文人们认为汉语是一种文明的高层次语言,称其为“官话”;而把本国创制的训民正音认作是一种粗俗的低层次语言,称为“谚文”。在训民正音即谚文创制之前,朝鲜先后采用吏读、乡札、口诀等形式来记写自己的语言。这些记写方法,总起来说,就是通过音义结合的手法用汉字来记录朝鲜语言。此法局限性很大:一是汉字本身难学难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朝鲜 乡札 吏读 朝鲜人 燕山君 发音器 世宗 老乞大 朝鲜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世评话》词语考释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训世评话》①上下两卷,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古朝鲜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它是古朝鲜汉语译学家李边(1391—1473)编著的。其成书年代大约相当于明代成化年间。全书共编写了六十五则故事,先以文言叙述,后译为... 《训世评话》①上下两卷,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古朝鲜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它是古朝鲜汉语译学家李边(1391—1473)编著的。其成书年代大约相当于明代成化年间。全书共编写了六十五则故事,先以文言叙述,后译为白话文。从内容上看,主要纂集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朴通事》 通事 古朝鲜 人称代词 《老乞大》 《老乞大 汉语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文人对“四大奇书”的接受和批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溶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四大奇书"为明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自明末以来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匪浅。朝鲜王朝独尊儒家,卫道文人坚持传统的文学观,对小说一向持批评的态度。但是16世纪中期,朝廷大臣主动接受《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以金属活字出版,此... "四大奇书"为明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自明末以来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匪浅。朝鲜王朝独尊儒家,卫道文人坚持传统的文学观,对小说一向持批评的态度。但是16世纪中期,朝廷大臣主动接受《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以金属活字出版,此书开始广泛传播。17世纪以来中国小说的输入,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文化趋势,而朝鲜宫廷的王室人物以及士大夫两班阶层对小说的接受和批判,具有极为矛盾的心态。18世纪以后,中国小说的输入更加普遍,连国王英祖和思悼世子都很喜欢,而后却引起由正祖主持的对小说禁制的强化。但是19世纪以来,宫廷陆续收集翻译及创作小说,动员数十名译官加以翻译,再由宫女抄写,收藏于昌庆宫,这就是规模庞大的乐善斋本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奇书 朝鲜王朝 小说出版 文体反正 小说 乐善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平话》成书年代补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炳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0-80,共1页
《西游记平话》成书年代补证曹炳建现存《西游记平话》(下简称《平话》)残文有三处:(一)《永乐大典》中的“梦斩泾河龙”;(二)《销释真空宝卷》的有关文字;(三)朝鲜古代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车迟国斗圣”及有关的八... 《西游记平话》成书年代补证曹炳建现存《西游记平话》(下简称《平话》)残文有三处:(一)《永乐大典》中的“梦斩泾河龙”;(二)《销释真空宝卷》的有关文字;(三)朝鲜古代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车迟国斗圣”及有关的八条注文。前人界定《平话》的成书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平话》 成书年代 《西游记》 通事 吴承恩 元末明初 二郎神 古代汉语 宋真宗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