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汉语的谓宾关系在朝鲜语中的直接对应格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承一
《汉语学习》
1981年第4期28-33,共6页
汉语和朝鲜语的语法,句子里都有宾语这个句子成分,但是,它在两种语言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不尽相同,表示的方法更不相同。汉语常常要靠词序来表示,即一般地说,放在谓语后边的体词就是宾语。如“他写信了”,“信”位于谓语“写”的后边,它...
汉语和朝鲜语的语法,句子里都有宾语这个句子成分,但是,它在两种语言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不尽相同,表示的方法更不相同。汉语常常要靠词序来表示,即一般地说,放在谓语后边的体词就是宾语。如“他写信了”,“信”位于谓语“写”的后边,它就是宾语,如果把“信”放在“写”的前边,说成“信写了”,“信”就不再是宾语,而成了主语。但在朝鲜语里却一般不靠词序,而是用附加格助词来表示。如在“”这三句话里,这个词都带宾格助词,所以不管它处于什么位置,都是宾语。由汉语的宾语经常出现在谓语后面,就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不管谓语后面的宾语同谓语之间是什么关系,都用“”的格式来同汉语的“谓语+宾语”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
谓宾
朝鲜语
汉语
谓语
朝鲜族学生
“信”
词序
主语
格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
2
作者
刘青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刘青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语序: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跟藏缅语族的语序:主语+宾语+动词谓语...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刘青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语序: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跟藏缅语族的语序:主语+宾语+动词谓语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宾语前置
主宾
谓宾
《古汉语研究》
自然语序
受事主语句
否定句
陈梦家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助动词·能愿动词·谓宾动词
被引量:
1
3
作者
安国
《汉语学习》
1981年第1期35-36,共2页
助动词、能愿动词和谓宾动词,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所指的是同一批动词: 能 能够 可 可以 会 可能 得(d) 敢 肯 愿意 情愿 乐意 想 要 应 应该 应当 该 必须 许 准 好(吃饱了好干活) 一般的汉语语法书,都承认这一批动词至少有...
助动词、能愿动词和谓宾动词,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所指的是同一批动词: 能 能够 可 可以 会 可能 得(d) 敢 肯 愿意 情愿 乐意 想 要 应 应该 应当 该 必须 许 准 好(吃饱了好干活) 一般的汉语语法书,都承认这一批动词至少有三个共同点: ① 它们的后面都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 ② 它们都不能带后加成分“着”“了”“过”。 ③ 它们都不能重叠。 这三条,说明这一批动词只具备有限的动词功能,不具备动词的全部功能。因此,人们把这一批动词看作动词这一大类之下的小类,或者称为动词的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宾
动词
能愿动词
辅助动词
宾语
副词
谓词
一般动词
句子结构
谓语
动词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
被引量:
54
4
作者
詹卫东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詹卫东一、引言关于“NP十的+VP”偏正结构①,汉语语法学界曾有过不少研讨和争论。不过主要是争论这一格式中VP的词类性质②。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这一格式。具体地说,是考察动词进入这一格...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詹卫东一、引言关于“NP十的+VP”偏正结构①,汉语语法学界曾有过不少研讨和争论。不过主要是争论这一格式中VP的词类性质②。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这一格式。具体地说,是考察动词进入这一格式的能力差异,以及分析这一格式对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系
认知语法
偏正结构
论旨角色
事件性
动作性
鉴别式
指人名词
单个动词
谓宾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一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陈一现代汉语中既有N的N短语,又有N的V短语,那么以动名兼类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以下记作N的V/N)就是一个歧义结构,有时是N的N,有时是N的V。研究这种“同形异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N的N...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陈一现代汉语中既有N的N短语,又有N的V短语,那么以动名兼类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以下记作N的V/N)就是一个歧义结构,有时是N的N,有时是N的V。研究这种“同形异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N的N与N的V两种短语的差异。从内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类词
主语
宾语
《邓小平文选》
谓语的选择
谓宾
动词
N的V
动名
动作行为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省得”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小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11,共7页
关于“省得”,当前语法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本文参考几种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省得”的词性 从可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前人对于“省得”的看法总共有三种:一种认为是动词,是谓宾动词,只带谓词性宾语,意义为不使...
关于“省得”,当前语法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本文参考几种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省得”的词性 从可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前人对于“省得”的看法总共有三种:一种认为是动词,是谓宾动词,只带谓词性宾语,意义为不使发生某种不好的情况;一种认为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目的关系,表示避免发生某种不希望的情况;一种认为是副词,有一定关联作用,表示以避免发生的意思。 “省得”到底是什么词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性成分
后一分句
复句形式
谓宾
动词
前一分句
副词
状中结构
中心语
表目
述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鼓”一词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安其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关于音乐学术语"建鼓"一词的产生年代,学者们依据的文献不同,其观点也各有不同。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建鼓一词的各类历史文献记载层出不穷。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国语.吴语》、《管子.桓公问》和战国楚简中的记载最为...
关于音乐学术语"建鼓"一词的产生年代,学者们依据的文献不同,其观点也各有不同。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建鼓一词的各类历史文献记载层出不穷。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国语.吴语》、《管子.桓公问》和战国楚简中的记载最为珍贵,这些文献中对建鼓渊源的追述和制鼓原理的描述很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鼓
产生
年代
谓宾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
被引量:
15
8
作者
云汉
峻峡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云汉,峻峡由后缀"化"构成的词(以下简称"X化"词)近年来数量剧增,运用范围日渐广泛,因此,围绕"X化"词的探讨也愈益深入。其中一个问题是,"X化"同到底词性何属?对此,不少语言学家在他们的著述中...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云汉,峻峡由后缀"化"构成的词(以下简称"X化"词)近年来数量剧增,运用范围日渐广泛,因此,围绕"X化"词的探讨也愈益深入。其中一个问题是,"X化"同到底词性何属?对此,不少语言学家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有所涉及,大家都认为"X化"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性
名词
“化”
数量词组
修饰名
谓宾
动词
非谓形容词
词的语法特征
带后
非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
被引量:
1
9
作者
金岩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6期28-29,共2页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金岩朝鲜语和汉语都有转成宾语和认定宾语,但这两者的出现环境并不相等。为使朝鲜族同学在学习汉语的转成宾语句和认定宾语句时,避免或少犯一点错误,本文对比朝汉语这两种宾语句的组成条件及其异同点。...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金岩朝鲜语和汉语都有转成宾语和认定宾语,但这两者的出现环境并不相等。为使朝鲜族同学在学习汉语的转成宾语句和认定宾语句时,避免或少犯一点错误,本文对比朝汉语这两种宾语句的组成条件及其异同点。1.朝鲜语和汉语的转成宾语表示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性宾语
朝鲜语
汉语动词
“把”字句
结果宾语
语转
直接宾语
体词性宾语
“被”字句
谓宾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使动句和意动句
10
作者
王重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2-58,90,共8页
使动句和意动句是古代书面语中常见的规律性很强的特殊句式,因它们不合乎一般的句式表达规律而有其自身结构和规律,如果不了解其特性,不掌握其规律,阅读、理解,翻译,势必形成障碍,不是讲不通,就是理解有错误。这两类句式不太合今天语言...
使动句和意动句是古代书面语中常见的规律性很强的特殊句式,因它们不合乎一般的句式表达规律而有其自身结构和规律,如果不了解其特性,不掌握其规律,阅读、理解,翻译,势必形成障碍,不是讲不通,就是理解有错误。这两类句式不太合今天语言习愤,固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不应视为麻烦和累赘。这正是我国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的例证。而且这两种语句的表意手段、表达方式在今天的语言词汇中还有其痕迹,如:丰富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动
使动
谓语
动宾句
宾语
词性变化
句式
谓宾
动宾关系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
11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2-62,共1页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一、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男人爱漂亮,女人爱潇洒",反映了男女差别的一种审美观念,即潇洒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是异性所爱.若宾语互换说成"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所反映的观念与上述歌词...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一、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男人爱漂亮,女人爱潇洒",反映了男女差别的一种审美观念,即潇洒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是异性所爱.若宾语互换说成"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所反映的观念与上述歌词完全相同而不是相反,这是为什么?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无标记
1995年
研究生
谓宾
动词
师徒关系
小主语
大主语
现代学校教育
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洁、整齐、生动——谈古汉语活用词的修辞效果
12
作者
范欧金
《齐鲁学刊》
1982年第3期92-96,共5页
一个词在句中被用作别类的词,充当别类词的语法职务,在语法学中叫做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方式。本文打算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一修辞方式,讨论的范围限于名词、...
一个词在句中被用作别类的词,充当别类词的语法职务,在语法学中叫做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方式。本文打算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一修辞方式,讨论的范围限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不及物动词活用为及物动词。为了称说方便,姑且把这种词称为“活用词”。一在古汉语中,许多活用词是为了简化句式而使用的。因为它除了本身的词义外,还兼表一个与它活用后的语法职务相应的词义;在句意中这两个词义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结合为一个词组的意思;从而改变普通句式的结构,使句子由繁变简,造成结构简洁的修辞效果。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不及物动词
句式
谓宾
结构
词义
语法现象
语法关系
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得(dei)”的归类问题
13
作者
铁根
昌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4,共3页
“得(dei)”的归类问题铁根,昌吉"得()"①是一个地道的口语常用词。国内外有影响的汉语语法论著或高校教材,只要提到这个"得",几乎都把它列入助动词一类,然而都没有根据各自提出的助动词特点加以论证。就目前我们所能见...
“得(dei)”的归类问题铁根,昌吉"得()"①是一个地道的口语常用词。国内外有影响的汉语语法论著或高校教材,只要提到这个"得",几乎都把它列入助动词一类,然而都没有根据各自提出的助动词特点加以论证。就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鉴别助动词的标准来看,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谓词性成分
谓宾
动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一般动词
名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惯用语
14
作者
崔奉春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26-30,共5页
惯用语指的是各种语言中富于民族特点的一种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带有特殊语感的习惯性词组。它属于熟语,但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它在内容、结构和功能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要表示一个人...
惯用语指的是各种语言中富于民族特点的一种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带有特殊语感的习惯性词组。它属于熟语,但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它在内容、结构和功能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要表示一个人代人受过,有时不说“受冤枉”之类的话,而采取形象的说法,说“背了黑锅”。“背黑锅”就是一种惯用语。我们不能把它的含义理解成一般自由词组的意思,即:“脊梁上背负着黑色的锅”,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精练、形象的比喻。在朝鲜语中表示类似的意思却用另一种说法:“(头上)戴上了胡芦瓢” 汉语惯用语,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种: 一种是利用其比喻意义的。比如:“敲边鼓”,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有从旁边敲鼓助威的动作,但作为惯用语的“敲边鼓”,意思是以此打比方:好象从旁边敲鼓一样帮人说话或助威。同样的意思在朝鲜语中不采取这样的比喻,而采取“扇簸箕”“摇扇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
汉语
谓宾
结构
惯用词
朝鲜语
从旁边
语感
比喻意义
说法
基本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汉语的谓宾关系在朝鲜语中的直接对应格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承一
出处
《汉语学习》
1981年第4期28-33,共6页
文摘
汉语和朝鲜语的语法,句子里都有宾语这个句子成分,但是,它在两种语言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不尽相同,表示的方法更不相同。汉语常常要靠词序来表示,即一般地说,放在谓语后边的体词就是宾语。如“他写信了”,“信”位于谓语“写”的后边,它就是宾语,如果把“信”放在“写”的前边,说成“信写了”,“信”就不再是宾语,而成了主语。但在朝鲜语里却一般不靠词序,而是用附加格助词来表示。如在“”这三句话里,这个词都带宾格助词,所以不管它处于什么位置,都是宾语。由汉语的宾语经常出现在谓语后面,就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不管谓语后面的宾语同谓语之间是什么关系,都用“”的格式来同汉语的“谓语+宾语”相对应。
关键词
宾语
谓宾
朝鲜语
汉语
谓语
朝鲜族学生
“信”
词序
主语
格助词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
2
作者
刘青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文献研究所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文摘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刘青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语序: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跟藏缅语族的语序:主语+宾语+动词谓语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
关键词
甲骨文
宾语前置
主宾
谓宾
《古汉语研究》
自然语序
受事主语句
否定句
陈梦家
现代汉语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助动词·能愿动词·谓宾动词
被引量:
1
3
作者
安国
出处
《汉语学习》
1981年第1期35-36,共2页
文摘
助动词、能愿动词和谓宾动词,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所指的是同一批动词: 能 能够 可 可以 会 可能 得(d) 敢 肯 愿意 情愿 乐意 想 要 应 应该 应当 该 必须 许 准 好(吃饱了好干活) 一般的汉语语法书,都承认这一批动词至少有三个共同点: ① 它们的后面都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 ② 它们都不能带后加成分“着”“了”“过”。 ③ 它们都不能重叠。 这三条,说明这一批动词只具备有限的动词功能,不具备动词的全部功能。因此,人们把这一批动词看作动词这一大类之下的小类,或者称为动词的附类。
关键词
谓宾
动词
能愿动词
辅助动词
宾语
副词
谓词
一般动词
句子结构
谓语
动词功能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
被引量:
54
4
作者
詹卫东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詹卫东一、引言关于“NP十的+VP”偏正结构①,汉语语法学界曾有过不少研讨和争论。不过主要是争论这一格式中VP的词类性质②。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这一格式。具体地说,是考察动词进入这一格式的能力差异,以及分析这一格式对N...
关键词
语义关系
认知语法
偏正结构
论旨角色
事件性
动作性
鉴别式
指人名词
单个动词
谓宾
动词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一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摘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陈一现代汉语中既有N的N短语,又有N的V短语,那么以动名兼类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以下记作N的V/N)就是一个歧义结构,有时是N的N,有时是N的V。研究这种“同形异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N的N与N的V两种短语的差异。从内部关系...
关键词
兼类词
主语
宾语
《邓小平文选》
谓语的选择
谓宾
动词
N的V
动名
动作行为
形容词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省得”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小荣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11,共7页
文摘
关于“省得”,当前语法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本文参考几种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省得”的词性 从可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前人对于“省得”的看法总共有三种:一种认为是动词,是谓宾动词,只带谓词性宾语,意义为不使发生某种不好的情况;一种认为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目的关系,表示避免发生某种不希望的情况;一种认为是副词,有一定关联作用,表示以避免发生的意思。 “省得”到底是什么词呢?
关键词
谓词性成分
后一分句
复句形式
谓宾
动词
前一分句
副词
状中结构
中心语
表目
述宾结构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鼓”一词考
被引量:
1
7
作者
安其乐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文摘
关于音乐学术语"建鼓"一词的产生年代,学者们依据的文献不同,其观点也各有不同。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建鼓一词的各类历史文献记载层出不穷。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国语.吴语》、《管子.桓公问》和战国楚简中的记载最为珍贵,这些文献中对建鼓渊源的追述和制鼓原理的描述很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建鼓
产生
年代
谓宾
结构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
被引量:
15
8
作者
云汉
峻峡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摘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云汉,峻峡由后缀"化"构成的词(以下简称"X化"词)近年来数量剧增,运用范围日渐广泛,因此,围绕"X化"词的探讨也愈益深入。其中一个问题是,"X化"同到底词性何属?对此,不少语言学家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有所涉及,大家都认为"X化"词是...
关键词
形容词性
名词
“化”
数量词组
修饰名
谓宾
动词
非谓形容词
词的语法特征
带后
非社会化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
被引量:
1
9
作者
金岩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6期28-29,共2页
文摘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金岩朝鲜语和汉语都有转成宾语和认定宾语,但这两者的出现环境并不相等。为使朝鲜族同学在学习汉语的转成宾语句和认定宾语句时,避免或少犯一点错误,本文对比朝汉语这两种宾语句的组成条件及其异同点。1.朝鲜语和汉语的转成宾语表示主语...
关键词
谓词性宾语
朝鲜语
汉语动词
“把”字句
结果宾语
语转
直接宾语
体词性宾语
“被”字句
谓宾
动词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使动句和意动句
10
作者
王重刚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2-58,90,共8页
文摘
使动句和意动句是古代书面语中常见的规律性很强的特殊句式,因它们不合乎一般的句式表达规律而有其自身结构和规律,如果不了解其特性,不掌握其规律,阅读、理解,翻译,势必形成障碍,不是讲不通,就是理解有错误。这两类句式不太合今天语言习愤,固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不应视为麻烦和累赘。这正是我国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的例证。而且这两种语句的表意手段、表达方式在今天的语言词汇中还有其痕迹,如:丰富词汇。
关键词
意动
使动
谓语
动宾句
宾语
词性变化
句式
谓宾
动宾关系
主语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
11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2-62,共1页
文摘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一、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男人爱漂亮,女人爱潇洒",反映了男女差别的一种审美观念,即潇洒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是异性所爱.若宾语互换说成"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所反映的观念与上述歌词完全相同而不是相反,这是为什么?答...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无标记
1995年
研究生
谓宾
动词
师徒关系
小主语
大主语
现代学校教育
语言环境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洁、整齐、生动——谈古汉语活用词的修辞效果
12
作者
范欧金
出处
《齐鲁学刊》
1982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一个词在句中被用作别类的词,充当别类词的语法职务,在语法学中叫做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方式。本文打算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一修辞方式,讨论的范围限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不及物动词活用为及物动词。为了称说方便,姑且把这种词称为“活用词”。一在古汉语中,许多活用词是为了简化句式而使用的。因为它除了本身的词义外,还兼表一个与它活用后的语法职务相应的词义;在句意中这两个词义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结合为一个词组的意思;从而改变普通句式的结构,使句子由繁变简,造成结构简洁的修辞效果。如:
关键词
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不及物动词
句式
谓宾
结构
词义
语法现象
语法关系
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得(dei)”的归类问题
13
作者
铁根
昌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摘
“得(dei)”的归类问题铁根,昌吉"得()"①是一个地道的口语常用词。国内外有影响的汉语语法论著或高校教材,只要提到这个"得",几乎都把它列入助动词一类,然而都没有根据各自提出的助动词特点加以论证。就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鉴别助动词的标准来看,把"...
关键词
助动词
谓词性成分
谓宾
动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一般动词
名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语法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惯用语
14
作者
崔奉春
出处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26-30,共5页
文摘
惯用语指的是各种语言中富于民族特点的一种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带有特殊语感的习惯性词组。它属于熟语,但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它在内容、结构和功能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要表示一个人代人受过,有时不说“受冤枉”之类的话,而采取形象的说法,说“背了黑锅”。“背黑锅”就是一种惯用语。我们不能把它的含义理解成一般自由词组的意思,即:“脊梁上背负着黑色的锅”,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精练、形象的比喻。在朝鲜语中表示类似的意思却用另一种说法:“(头上)戴上了胡芦瓢” 汉语惯用语,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种: 一种是利用其比喻意义的。比如:“敲边鼓”,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有从旁边敲鼓助威的动作,但作为惯用语的“敲边鼓”,意思是以此打比方:好象从旁边敲鼓一样帮人说话或助威。同样的意思在朝鲜语中不采取这样的比喻,而采取“扇簸箕”“摇扇子”
关键词
惯用语
汉语
谓宾
结构
惯用词
朝鲜语
从旁边
语感
比喻意义
说法
基本意义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汉语的谓宾关系在朝鲜语中的直接对应格式
崔承一
《汉语学习》
198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
刘青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助动词·能愿动词·谓宾动词
安国
《汉语学习》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
詹卫东
《汉语学习》
CSSCI
1998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动名兼类词与N的V/N结构
陈一
《求是学刊》
CSSCI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说“省得”
李小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建鼓”一词考
安其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再议带后缀“化”的词
云汉
峻峡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朝汉语转成宾语认定宾语的对比
金岩
《汉语学习》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使动句和意动句
王重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1995年第5期《问题征答》答案选登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简洁、整齐、生动——谈古汉语活用词的修辞效果
范欧金
《齐鲁学刊》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得(dei)”的归类问题
铁根
昌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汉语惯用语
崔奉春
《汉语学习》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