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叠腔腔参数对内腔倍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鹏飞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使用矩阵光学方法分析了V型折叠腔内腔倍频激光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分析了腔几何参数包括腔的尺寸、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以及倍频晶体的热焦距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并作了数值计算和讨论。
关键词 V型折叠腔 内腔倍频激光器 谐振腔稳定性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倍频腔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春兰 李同保 +1 位作者 马艳 张宝武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实现通过腔外倍频钛宝石可调谐激光(851.1nm)而得到所需波长(425.6nm)的光。首先根据二次谐波产生理论讨论了针对利用LBO晶体倍频851.1nm光时有关晶体参数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环型外谐振倍频腔的几何参数... 为了实现通过腔外倍频钛宝石可调谐激光(851.1nm)而得到所需波长(425.6nm)的光。首先根据二次谐波产生理论讨论了针对利用LBO晶体倍频851.1nm光时有关晶体参数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环型外谐振倍频腔的几何参数,包括腔的尺寸,反射镜的曲率半径等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倍频光输出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型谐振倍频腔 最佳聚焦 矩阵光学 谐振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双端泵浦U型腔Nd∶YVO_4激光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强 汪岳峰 +2 位作者 竹孝鹏 侯军燕 卫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基于传输矩阵理论,针对端面抽运的U型腔Nd∶YVO4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U"型腔各个臂长得到不同腔臂长条件下谐振腔的稳区范围和晶体中心处的振荡光斑,比较稳区范围以及振荡光斑,找出... 基于传输矩阵理论,针对端面抽运的U型腔Nd∶YVO4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U"型腔各个臂长得到不同腔臂长条件下谐振腔的稳区范围和晶体中心处的振荡光斑,比较稳区范围以及振荡光斑,找出一组腔参数值使谐振腔能够在较高泵浦功率下保持稳定且振荡光斑足够理想。按照确定的腔参数值进行了具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按选定参数设计的谐振腔在调Q重复频率为100 kHz,泵浦功率为60 W时,激光器能够稳定工作并输出21.6 W的高重频激光,谐振腔稳区范围的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双端端面抽运 谐振腔稳定性 Nd∶YV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双端抽运三程折叠谐振腔板条激光器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溯平 陈培锋 +1 位作者 王英 龚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获得简单紧凑的固体激光器,采用半导体端面抽运三程折叠谐振腔板条激光器,建立了热透镜等效腔模型,进行了等效腔稳定性及腔内基模光斑半径的仿真分析,将新型结构与平-平腔结构进行了比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程折叠腔长为170mm... 为了获得简单紧凑的固体激光器,采用半导体端面抽运三程折叠谐振腔板条激光器,建立了热透镜等效腔模型,进行了等效腔稳定性及腔内基模光斑半径的仿真分析,将新型结构与平-平腔结构进行了比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程折叠腔长为170mm时,获得了21W的1064nm激光功率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6.4%,斜效率为25%,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M^2因子分别为10.8和2.76。同等条件下,水平方向上M^2因子从平-平腔的152.7优化到三程折叠腔的10.8;输出光斑水平方向尺寸由平-平腔的10.8mm压缩到三程折叠腔的4.1mm,验证了结构简单紧凑的端面抽运三程折叠谐振腔激光器光束的输出能力。该研究对获得腔内调Q和腔内倍频532nm激光器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谐振腔 双端抽运 谐振腔稳定性 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V型腔参量对输出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魏勇 范一鸣 +3 位作者 李宏民 陶家友 钱坤 周岳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激光腔型设计时,为了使激光具有良好的输出性能,需要找出谐振腔参量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V型折叠腔的图解分析法和多元件光学谐振腔的等价腔分析法,将折叠腔近似等价后,对等价的共轴球面空腔的稳定性和输出光束质量进行理... 在激光腔型设计时,为了使激光具有良好的输出性能,需要找出谐振腔参量对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V型折叠腔的图解分析法和多元件光学谐振腔的等价腔分析法,将折叠腔近似等价后,对等价的共轴球面空腔的稳定性和输出光束质量进行理论求解分析,找到了V型折叠腔参量和激光输出性能的内在联系。通过计算给定的条件可知,当折叠角θ=0.15π时,总腔长L的理想取值范围为(70,80)mm,最佳取值为75 mm,端面镜曲率半径R1、R2的允许变化范围为(60,75)mm,折叠镜曲率半径R3的最小取值为45 mm,随着左(右)侧子腔g-参数积增大,右(左)侧端面镜上的基模光斑半径和远场发散角增大。上述等价腔分析法和结论对激光腔型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折叠腔 光束质量 等价腔分析法 谐振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