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微球腔谐振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克逸 金乐天 +1 位作者 周绍祥 刘之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0Z2期221-226,共6页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近场耦合状态下的光学微腔进行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微腔中不同阶径向模式的各方面性能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通过改变耦合参数,选择性增强特定模式的途径。研究了数种非均匀介质微腔的性能改变,指出选择性...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近场耦合状态下的光学微腔进行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微腔中不同阶径向模式的各方面性能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通过改变耦合参数,选择性增强特定模式的途径。研究了数种非均匀介质微腔的性能改变,指出选择性增强特定模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类方法:一是对于均匀介质分布的微腔,通过改变耦合参数来改变修逝波场的场强和相位分布,例如改变入射波的入射角,改变耦合间距。二是通过区域性改变微腔的折射率分布来改变微腔的修逝波场的场强和相位分布,如折射率改变(△n)折射率梯度(dn/dr)。探讨选择性抑制高阶模形成改善微腔性能的途径。使得基模获得到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模式体积为研究原子或离子与微腔的相互作用提供更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微球腔 谐振模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计算 谐振 能量分布 品质因数 棱镜耦合 梯度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谐振模式开关控制器在火控电源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孝敬 林青松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28-2429,共2页
目前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高频、高效、高密度化、低压、大电流化和多元化。准谐振模式转换器因其低电磁干扰特性及高效率特性可用于反馈开关模式电源的设计,尤其适用于电视中高频信号的处理,能起到低电流、过电压、过负载保护的功能,... 目前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高频、高效、高密度化、低压、大电流化和多元化。准谐振模式转换器因其低电磁干扰特性及高效率特性可用于反馈开关模式电源的设计,尤其适用于电视中高频信号的处理,能起到低电流、过电压、过负载保护的功能,并有动态自供电(DSS)、准谐振工作、跳跃周期工作、过压保护、过载及短路保护等优点。采用NCPl207型控制器,以准方波共振模式运行的火控电源,可以降低回扫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其功效,给出了空载运行模型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技术 谐振模式 开关控制 NCPl2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模式原理及最大增益分析
3
作者 张澧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11,共9页
LLC谐振变换器具有高效率功率变换和宽范围输入电压适应性的突出优势,但是关于变换器最大增益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以LLC谐振变换器的最大增益为研究对象,根据串并联谐振的进行过程对变换器的谐振模式进行了划分,即变换器可分为... LLC谐振变换器具有高效率功率变换和宽范围输入电压适应性的突出优势,但是关于变换器最大增益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以LLC谐振变换器的最大增益为研究对象,根据串并联谐振的进行过程对变换器的谐振模式进行了划分,即变换器可分为欠谐振、完全谐振和过谐振3种谐振模式.当变换器工作在完全谐振模式时,变换器增益达到最大值,对应的开关频率称为临界频率.最后,通过建立变换器状态方程推导得到最大增益和临界频率的时域表达式,并结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谐振模式 临界频率 最大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阻作为微波电路封装谐振模式抑制层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博文 田立卿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7-440,共4页
通常将微波电路置于金属封装之内。如果该封装波导谐振模恰好位于电路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电路与封装谐振模间的耦合将干扰电路的工作。在腔内放入覆有膜电阻的介质基片,可以有效地削弱封装谐振模,避免了放入吸波材料的传统方法给军用、... 通常将微波电路置于金属封装之内。如果该封装波导谐振模恰好位于电路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电路与封装谐振模间的耦合将干扰电路的工作。在腔内放入覆有膜电阻的介质基片,可以有效地削弱封装谐振模,避免了放入吸波材料的传统方法给军用、宇航用毫米波电路带来的可靠性和机械加工难题。膜电阻的吸波性能取决于膜电阻方阻值和介质层厚度,使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应用该方法削弱后的最低阶封装谐振模的品质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集成电路 封装 谐振模式 抑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谐振模式宽带长波红外超表面吸收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奕 梁中翥 +7 位作者 孟德佳 陶金 梁静秋 秦正 候恩柱 秦余欣 吕金光 张宇昊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为了满足红外探测器件集成化和对红外宽光谱范围吸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长波红外波段(8~14μm)的超宽带、高吸收、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收器。通过在金属-介质-金属三层异质的超材料吸收器结构的顶部金属周围镶嵌一层介质形成超表... 为了满足红外探测器件集成化和对红外宽光谱范围吸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长波红外波段(8~14μm)的超宽带、高吸收、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收器。通过在金属-介质-金属三层异质的超材料吸收器结构的顶部金属周围镶嵌一层介质形成超表面,以增加谐振强度和吸收带宽。在8~13.6μm的带宽范围内,该结构有超过90%的平均吸收率,覆盖了大部分长波红外大气窗口波段,对红外探测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镶嵌的金属-介质组成的介质波导模式和谐振腔模式的结合以及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激发是形成宽带高吸收的主要原因,并且谐振模式的谐振波长可以通过相关参数来进行调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可调谐宽带长波红外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该设计方法可推广到中波红外波段、甚至长波红外或其它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长波红外 介质波导 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测模型的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判定
6
作者 张星亮 杜文娟 王海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解释直驱风机并网引发系统失稳机理的重要理论成果,但其理论研究中基于黑箱量测模型的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判定鲜有介绍。以往开环模式谐振风险的判定依赖于精确参数化模型,而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取直驱风机的详细参数...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解释直驱风机并网引发系统失稳机理的重要理论成果,但其理论研究中基于黑箱量测模型的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判定鲜有介绍。以往开环模式谐振风险的判定依赖于精确参数化模型,而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取直驱风机的详细参数,无法建立系统精确参数化模型。为此,文中提出基于量测模型的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判定方法。首先,将待研究直驱风机视为黑箱模型,通过扫频法注入电压扰动测量其频率响应;然后,采用矢量拟合技术对量测模型的频率响应进行拟合后得到阻抗传递函数矩阵,进而转化为时域状态空间模型接入闭环系统,利用基于量测模型的开环模式谐振通用分析方法判定系统失稳风险;最后,通过仿真算例演示开环模式谐振风险的分析与判定过程。结果表明:基于量测模型亦可以进行开环模式谐振风险的判定,且所提方法无须获取直驱风机内部详细参数,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风险 量测模型 直驱风机 传递函数矩阵 矢量拟合 系统辨识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直流馈入交流系统谐振灵敏度分析
7
作者 王顺亮 傅美霓 +4 位作者 马俊鹏 周诗丁 张岩 刘天琪 彭茂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6-146,共11页
由于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中含有换流设备,谐振分析的建模过程更加复杂,无法同时兼顾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元件建模的多样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系统振荡风险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工频等值电路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 由于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中含有换流设备,谐振分析的建模过程更加复杂,无法同时兼顾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元件建模的多样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系统振荡风险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工频等值电路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元件等值化简后生成系统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方法,并据此求解系统谐振模式。然后基于此构造交流元件参数在系统谐振模式下的振荡风险灵敏度模型,将直流系统化简后接入交流系统,分析振荡频段区间内元件参数、网络结构与谐振模式之间的灵敏度关系。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含直流系统馈入的交流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元件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模式 s域节点导纳矩阵 灵敏度分析 振荡风险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DFIG并网系统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及验证
8
作者 陈江 杜文娟 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32,共9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提出开环模式分析通用方法评估系统振荡风险;最后以两个算例进行了开环模式谐振现象的分析与实验。得到结论:硬件在环仿真的结果符合开环模式分析的结果,在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系统稳定性下降。留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系统闭环模式,系统参数的合理整定可以减小开环模式谐振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 硬件在环仿真 双馈感应发电风电场 振荡风险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广义模式谐振分类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冰冰 向念文 +3 位作者 王书来 丁超 倪晓军 赵泽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515-7530,I0003,共17页
近年来模式谐振的含义及现象不断外延,由同步机低频模式谐振延伸到新能源机组宽频模式谐振,导致传统模式谐振分类难以适用。为深入研究并解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模式谐振问题,该文首先对传统模式谐振的含义进行梳理,并提出广义模式谐... 近年来模式谐振的含义及现象不断外延,由同步机低频模式谐振延伸到新能源机组宽频模式谐振,导致传统模式谐振分类难以适用。为深入研究并解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模式谐振问题,该文首先对传统模式谐振的含义进行梳理,并提出广义模式谐振的分类。然后,归纳国内外电力系统发生的广义模式谐振事件及理论分析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电力系统广义模式谐振危害及抑制方法研究现状。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广义模式谐振的研究难点和未来方向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谐振 低频模式 宽频模式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磁振荡模式(TM_(010))微波谐振腔的多点点火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贵新 侯凌云 +3 位作者 王强 刘永喜 黄健 王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针对目前火花塞点火系统燃烧速度慢、燃烧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谐振腔实现多点点火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优化,确定了横磁振荡模式(TM010)谐振腔的尺寸及其发生谐振时的场强分布。同时采用高速相机和压力传感器... 针对目前火花塞点火系统燃烧速度慢、燃烧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谐振腔实现多点点火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优化,确定了横磁振荡模式(TM010)谐振腔的尺寸及其发生谐振时的场强分布。同时采用高速相机和压力传感器,对点火燃烧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燃烧压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火花塞的点火方法相比,在实验气压为200 k Pa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到达压力峰值的时间约15%,并且可以使峰值压力提高约5%。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多点点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多点点火 微波谐振模式 横磁振荡模式(TM010) 电场畸变 火花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注对谐振腔中TM模式谐振频率和电磁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福民 张华福 马晓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63-1769,共7页
将电子注视为等离子体柱,从填充等离子体柱的谐振腔的物理模型出发,推导了圆柱腔填充中心电子注时TM0m0模式的特征方程,并重点分析了填充电子注的圆柱腔中TM010模式和TM020模式的谐振频率和电磁场分布随等离子频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 将电子注视为等离子体柱,从填充等离子体柱的谐振腔的物理模型出发,推导了圆柱腔填充中心电子注时TM0m0模式的特征方程,并重点分析了填充电子注的圆柱腔中TM010模式和TM020模式的谐振频率和电磁场分布随等离子频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注的等离子体频率不断增大,谐振频率也不断增大,谐振腔内电场和磁场的分布也随之发生改变。当电子注的等离子体频率超过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时,谐振腔内的电磁场分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电子注内外电场方向相反和趋肤效应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 电子注 等离子体 等离子频率 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型双微盘谐振腔模式特性
12
作者 陈昱任 王卓然 +1 位作者 袁国慧 任培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44,共7页
基于直径为7.2μm的微盘谐振腔器件,分别引入对称缺陷和非对称缺陷,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缺陷位置和尺寸对各自微盘谐振腔各阶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缺陷半径增大,各阶谐振模式向短波长移动并且由高到低逐级受到抑制.在对称缺陷腔... 基于直径为7.2μm的微盘谐振腔器件,分别引入对称缺陷和非对称缺陷,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缺陷位置和尺寸对各自微盘谐振腔各阶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缺陷半径增大,各阶谐振模式向短波长移动并且由高到低逐级受到抑制.在对称缺陷腔、非对称缺陷腔中内嵌一个微盘,构成内嵌型双微盘谐振腔,并优化缺陷腔、内嵌微盘尺寸及位置,可实现1 128nm、1 109nm波长的稳定单模谐振.该内嵌型双微盘谐振腔微盘模式简单,实现了谐振模式的简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微腔 微盘谐振 回音壁模式 腔体缺陷 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引发的开环模式谐振及其传播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379-4389,共11页
针对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研究不同直流网控制策略引起的开环模式谐振及其传播方向,发现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将增加开环模式谐振的发生概率,扩大谐振的传播范围,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文建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针对多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研究不同直流网控制策略引起的开环模式谐振及其传播方向,发现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将增加开环模式谐振的发生概率,扩大谐振的传播范围,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文建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分别在主从控制、下垂控制等不同直流网控制策略下的闭环线性化模型,分析并揭示开环模式谐振的产生机理和传播特性。然后,评估不同控制策略对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以CIGRE5端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为例,验证上述分析和结论的正确性,提出消除谐振的参数调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开环模式谐振机理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风电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晨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78-2786,共9页
研究了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风电场接入引发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基于系统的闭环互联动态模型,将风电场和系统其余部分建模为两个开环子系统,论证了开环模式谐振和近似强模式谐振是相同的模式条件,并定义为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 研究了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风电场接入引发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基于系统的闭环互联动态模型,将风电场和系统其余部分建模为两个开环子系统,论证了开环模式谐振和近似强模式谐振是相同的模式条件,并定义为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根据特征值灵敏度理论,提出了一种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风电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分析方法。分析表明,近似强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风电场接入可能会导致系统发生负阻尼次同步振荡。最后,通过改进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算例演示了所提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有效性和有关结论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风电场接入 模式谐振 次同步相互作用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型潮流控制器引发的模式谐振现象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995-5004,共10页
针对含电流型潮流控制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文分别建立主从控制下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和电流型潮流控制器的线性化传递模型,阐述二者能够引起模式谐振的模型特征。然后,对比分析2种主要谐振现象(闭环模式谐振和开环模式谐振)的产生... 针对含电流型潮流控制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文分别建立主从控制下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和电流型潮流控制器的线性化传递模型,阐述二者能够引起模式谐振的模型特征。然后,对比分析2种主要谐振现象(闭环模式谐振和开环模式谐振)的产生条件和判定依据,论证其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可知开环模式谐振和闭环模式谐振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数学描述,且开环模式谐振点对系统稳定性的危害要大于闭环模式谐振点。最后,在Matlab软件平台中搭建含电流型潮流控制器的多端直流系统,得出直流系统控制系统与电流型潮流控制器间,以及多个电流型潮流控制器间均会发生模式谐振现象,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刻画了模式谐振对控制器参数稳定域的影响,可为实际工程的参数整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潮流控制器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模式谐振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并联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的风电场多开环模式谐振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彦 王海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5,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采用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研究了多台具有相同参数的直驱风电机组并联并网后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多开环模式谐振现象,构建了以直驱风电机组为反馈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为前馈子系统组成的闭环...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采用开环模式谐振分析方法研究了多台具有相同参数的直驱风电机组并联并网后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多开环模式谐振现象,构建了以直驱风电机组为反馈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为前馈子系统组成的闭环互联模型。针对网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外环和锁相环动态主导的振荡模式,研究2个子系统之间的多开环模式谐振。模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台直驱风电机组的并网会导致锁相环模式的阻尼降低;并联并网直驱风电机组的数目增加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锁相环 网侧换流器 次同步振荡 多开环模式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次同步谐振扰动清除时序对轴系扭矩放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翁宗林 卢继平 +4 位作者 乔梁 高道春 谢应昭 徐兵 尹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2,共7页
针对多模式次同步谐振中暂态扭矩放大现象,将轴系扭矩视为轴系对冲击力的响应,建立了一个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简化四自由度模型。对该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法,推导得到了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显式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扰... 针对多模式次同步谐振中暂态扭矩放大现象,将轴系扭矩视为轴系对冲击力的响应,建立了一个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简化四自由度模型。对该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法,推导得到了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显式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扰动所激发的发电机轴系各自然振荡频率均以余弦形式参与轴系扭振,并且在其自振荡频率半周期的偶数倍时切除扰动,则可使轴系扭矩峰值取得较小值。运用PSCAD/EMTDC对上都串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次同步谐振 扰动清除时序 轴系扭矩放大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压电微机电系统轮廓模式谐振器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燕 王璐烽 +1 位作者 丁芩华 何杰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672,共6页
压电微机电系统(MEMS)为各种高性能滤波器、振荡器和传感器等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氮化铝(AlN)MEMS轮廓模谐振器(CMR)具有工作频率跨度大,品质因数高,体积小及能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频器件且与集成电路(IC)技术兼容等优点,具有较好的... 压电微机电系统(MEMS)为各种高性能滤波器、振荡器和传感器等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氮化铝(AlN)MEMS轮廓模谐振器(CMR)具有工作频率跨度大,品质因数高,体积小及能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频器件且与集成电路(IC)技术兼容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AlN MEMS CMR的原理与典型结构、制备工艺及应用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分析了CMR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机电系统 氮化铝 轮廓模式谐振 滤波器 振荡器 射频前端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谐振器的薄导电板侧向回射增强设计
19
作者 尚玉平 冯桂生 廖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361,共9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无源介质谐振器腔内磁偶极子谐振的准超方向性再辐射,旨在增强薄导电板受到平面电磁波侧向照射时的后向散射截面。在平面电磁波激励下,设计适当的长方介质体中可诱导产生具有磁偶极子再辐射特征的混合电磁谐振模式。以长... 该文提出了基于无源介质谐振器腔内磁偶极子谐振的准超方向性再辐射,旨在增强薄导电板受到平面电磁波侧向照射时的后向散射截面。在平面电磁波激励下,设计适当的长方介质体中可诱导产生具有磁偶极子再辐射特征的混合电磁谐振模式。以长方介质体为基本谐振单元,将两个相同的介质体沿入射波传播方向紧密级联以组成一个超单元。超单元的两个介质体中的磁场强度与电场强度矢量均呈现相反的方向且相近的幅度,接近等幅而反相的内部场分布使超单元类似一个二元准超方向性磁偶极子阵列,由此产生的准超方向性再辐射有效地贡献于后向散射截面增强。进一步,由镜像原理,将超单元剖面厚度减半并加载于薄导电板表面。结果表明,剖面厚度仅为0.078λ0的介质谐振器形成基于磁偶极子的准超方向性再辐射,在谐振频率处可显著修改薄导电板的侧向回射特性,进而在相对宽带宽角范围内对侧向入射波实现有效的后向散射截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增强 介质谐振 混合电磁谐振模式 超方向性再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学报》征稿通知——多模谐振电磁超表面及天线专题
20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多模谐振电磁超表面及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接口部件。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对大宽带、高速率的迫切需求,探索基于多模谐振原理的高性能超表面及天线精确设计方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通过同时激发单个谐... 多模谐振电磁超表面及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接口部件。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对大宽带、高速率的迫切需求,探索基于多模谐振原理的高性能超表面及天线精确设计方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通过同时激发单个谐振器的多个谐振模式,能在尺寸缩减、带宽拓展的情况下显著提升器件性能,故多模谐振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化、超宽带和低延时的微波无源器件和电路中,它也是高性能超表面及天线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源器件 谐振模式 天线设计 器件性能 超宽带 带宽拓展 低延时 尺寸缩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