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膜系理论的疾病治疗原则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83-1987,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QYKJZD-SSW-SLH02,QYKJZD-SSW-SLH02-02)。
-
文摘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基于膜系理论,可指导临床膜系疾病的治疗。外通性膜系是重要的祛邪途径,临床可采用汗、吐、下等方法,通过调畅外通性膜系的气津输布,以祛邪而出。内通性膜系是疾病传变的重要途径,其常见病理为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异常等,可通过调理膜系气津输布治疗疾病。调畅膜系气津输布时,应重点关注少阳与中焦气机,以恢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全身膜系起源于肾,在膜系疾病早期注重顾护肾膜,可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疾病中晚期调补肾阴肾阳,可治疾病之本,顾护正气。
-
关键词
膜系理论
治疗原则
祛邪
调畅气机
调畅津液输布
顾护肾膜
分消走泄
和解少阳
-
Keywords
Membrane system theory
Principles of disease treatment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Regulate qi movement
Regulate distribution of fluids
Protect renal membrane
Separating dispersion and mobilizing discharge
Harmonizing Shaoyang
-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