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膜系理论的疾病治疗原则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3 位作者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83-1987,共5页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基于膜系理论,可指导临床膜系疾病的治疗。外通性膜系是重要的祛邪途径,临床可采用汗、吐、下等方法,通过调畅外通性膜系的气津输布,以祛邪而出。内通性膜系是疾病传变的重要途径,其常见病理为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异常等,可通过调理膜系气津输布治疗疾病。调畅膜系气津输布时,应重点关注少阳与中焦气机,以恢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全身膜系起源于肾,在膜系疾病早期注重顾护肾膜,可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疾病中晚期调补肾阴肾阳,可治疾病之本,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理论 治疗原则 祛邪 气机 调畅津液输布 顾护肾膜 分消走泄 和解少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