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查分析法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罗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共3页
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在编制无水土流失实测资料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时,无资料可借鉴,但又必须完成预测内容。调查分析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开发建设项目扰动地面的坡度、林草覆盖度、沟谷、崩塌、地表形态、... 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在编制无水土流失实测资料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时,无资料可借鉴,但又必须完成预测内容。调查分析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开发建设项目扰动地面的坡度、林草覆盖度、沟谷、崩塌、地表形态、固体物质补给等水土流失因子的变化进行调查分析,按各因子变化的推测结果,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得出表征各因子综合性变化的侵蚀模数,用以表明各因子相对于背景值的综合性变化程度和危害,从而满足方案编制要求,避免水土流失预测数据的臆造。以贵州省织金县大新桥水库灌溉工程的大坝建设区为例,说明调查分析法对水力侵蚀模数的具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预测 调查分析法 侵蚀模数 开发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0——数量化Ⅲ类(Quantification Theory Type Ⅲ) 被引量:2
2
作者 章俊华 《中国园林》 2000年第2期79-83,共5页
设计规划学中 ,特别是涉及到社会调查方面的内容 ,一般较多是以“定性”的文字、形式来表示 ,而这些“定性”的文字表示转变为“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数量化Ⅰ~Ⅳ类。本文将着重以数量化Ⅲ类为主题 ,并以绿地设计的选择条... 设计规划学中 ,特别是涉及到社会调查方面的内容 ,一般较多是以“定性”的文字、形式来表示 ,而这些“定性”的文字表示转变为“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数量化Ⅰ~Ⅳ类。本文将着重以数量化Ⅲ类为主题 ,并以绿地设计的选择条件为例 ,对数量化Ⅲ类的概念、应用、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Ⅲ类 定性数据 绿地设计 调查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调查统计分析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薇 孙金旭 +1 位作者 郑根峰 赵盼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2期97-98,共2页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有助于加强党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将统计学方法与高校思政教学有效融合,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有助于加强党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将统计学方法与高校思政教学有效融合,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从而寻求高校思政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调查统计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汶河干流段河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尚艳丽 崔海滨 +4 位作者 张哲 侯世文 王如岩 姚萌 王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2,74,共3页
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是河流健康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大汶河干流段大汶口和戴村坝两个始末水文断面1956—2022年实测径流资料系列,采用分项调查分析法对实测径流量进行了还原计算,进而计算出历年该河段流量过程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影响... 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是河流健康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大汶河干流段大汶口和戴村坝两个始末水文断面1956—2022年实测径流资料系列,采用分项调查分析法对实测径流量进行了还原计算,进而计算出历年该河段流量过程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影响大汶河干流段流量过程发生变化的因素包括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形成的供需矛盾、大量水利工程拦蓄、上游生产生活耗水不断增加等;大汶河干流段50%以上年份处于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区,但在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后,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赋分呈逐年增大趋势,说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对河流健康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河干流 过程变异 分项调查分析法 累积曲线 河流健康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工作课程改革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荣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4,共2页
本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对高校社区工作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总结提出问题切入讨论法、实验推动实习法、调查分析法和参与活动法。
关键词 社区工作 问题切入讨论 实验推动实习 调查分析法 参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尽 孙传敏 +1 位作者 刘莉 刘显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11-2912,29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新增耕地 调查和统计分析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