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适形放射疗法同步顺铂及奈达铂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凤玲 毛进星 +2 位作者 何宝贞 叶金辉 高婷花 《北方药学》 2017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疗法(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顺铂及奈达铂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IMRT与...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疗法(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顺铂及奈达铂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IMRT与顺铂治疗,对照组给予IMRT与奈达铂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17%稍低于对照组的81.25%,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与IMRT与顺铂治疗相比,采用IMRT与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IMRT与顺铂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疗法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 顺铂 奈达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卡培他滨与调强适形放射疗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方丽 李国强 +5 位作者 张萌 焦茹茹 张少华 谢玉环 贾玉茹 吕晓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卡培他滨联合调强适形放射(IMRT)疗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4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2例患者分为氟尿嘧啶组和卡培他滨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对氟尿嘧啶组患... 目的 :探讨用卡培他滨联合调强适形放射(IMRT)疗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4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2例患者分为氟尿嘧啶组和卡培他滨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对氟尿嘧啶组患者进行氟尿嘧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卡培他滨组患者进行卡培他滨+IMRT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卡培他滨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氟尿嘧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卡培他滨联合调强适形放射疗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癌灶的转移率,提高其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老年患者 卡培他滨 调强适形放射疗法 氟尿嘧啶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疗初治青年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宏霞 陈竹林 +1 位作者 毛多喜 刘晶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初治青年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IMRT的初治青年鼻咽癌95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讨初治青年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IMRT的初治青年鼻咽癌95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为84.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8.4%、77.9%,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RFS)分别为98.9%、96.8%、91.6%,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FFS)分别为91.6%、82.1%、76.8%,1、3、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89.5%、81.1%、74.7%。患者预后与N分期、T分期、EB-VCA-Ig A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原发肿瘤体积、化疗方式、治疗前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及吸烟无关(P>0.05);且N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B-VCA-Ig A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初治青年鼻咽癌采用IMRT效果好,总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效果、近期预后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奕彤 郭文昌 +4 位作者 张勇乾 胡琪璐 郭利涛 雷玉莹 隋爱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2期38-43,共6页
目的观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效果、近期预后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7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 目的观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效果、近期预后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7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术后2~4周给予调强适形放疗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6个周期。比较治疗后2个月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变化,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卡氏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oring,KPS)和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变化,观察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VEGF和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个月VEGF和EGF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周KPS评分、QOL评分均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KPS评分、QOL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且恶心呕吐、脱发、头痛头晕、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替莫唑胺 预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靶区同期整合补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军茂 郑明民 +6 位作者 许卫东 姚波 蒋华勇 王平 张富利 赵一虹 何合良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41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部靶区、全程同期整合补量调强放疗(whole-fiel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WF-SIB IMRT)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4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部靶区、全程同期整合补量调强放疗(whole-fiel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WF-SIB IMRT)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4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I~IIb期13例,III~IVb期29例。处方:(gross target volumes,GTV)2.1~2.3 Gy/次,(clinical target volumes 1,CTV1)1.9~2.0 Gy/次、(clinical target volumes 2,CTV2)1.8 Gy/次,放射总剂量分别为70~80.5、62.7~70.0、50.4 Gy。12例患者治疗后有病灶残存,局部立体定向照射5~18.9 Gy。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12~63个月),4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3.0%、97.4%、74.0%和86.2%;急性反应主要为1~2级黏膜和唾液腺反应,分别为90.5%和85.7%;晚期为1级口干(47.6%)。结论 IMRT鼻咽癌靶区达到了较理想的剂量分布,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局部、区域控制率高,降低了3~4级急、慢性反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的鼻窦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文其 毛艳 +2 位作者 范小玲 康敏 覃玉桃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5期277-278,共2页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简称调强放疗,能较好保护鼻咽癌患者的腮腺、脊髓、脑干等,因此可减少或减轻相应的放疗并发症,但其也能否保护鼻窦,减少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症状,目前尚无报道。本研...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简称调强放疗,能较好保护鼻咽癌患者的腮腺、脊髓、脑干等,因此可减少或减轻相应的放疗并发症,但其也能否保护鼻窦,减少放疗后的放射性鼻窦炎症状,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鼻咽CT或MRI对IMRT后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IMRT后的放射性鼻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Radiotherapy Intensity-Modulated) 鼻窦炎(Sinusi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及血清CYFRA21-1、SC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颜春晓 法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102例晚期宫颈癌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102例晚期宫颈癌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研究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和SCC水平、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评分,并观察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血清CYFRA21-1、SC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FACT-G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CYFRA21-1、SCC水平低于对照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CYFRA21-1、SCC水平和毒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联合化疗 治疗效果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鳞状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治疗1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 被引量:1
8
作者 叶万立 王建芳 吴东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4,共7页
目的:评估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序贯放化疗组(19例)与同步... 目的:评估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序贯放化疗组(19例)与同步放化疗组(19例),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其中同步放化疗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序贯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2.1%(8/19)和63.2%(12/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15/19)和84.2%(16/19),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3和10.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2和15.6个月,其中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7)。两组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均可控,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且体力状况评分≤2分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均能有效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其中同步放化疗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胆管肿瘤/药物疗法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有机铂化合物/治疗应用 综合疗法 存活率 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临床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玉锋 尹强 +3 位作者 牟玲 秦永春 牟宗梅 张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临床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脑胶质瘤术后接受三维适型放疗的患者分别采用CT、MRI与CT融合、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方法勾画放疗靶区,分析其优缺点。结果三种方法勾画的临床靶区体积(CTV)无...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临床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脑胶质瘤术后接受三维适型放疗的患者分别采用CT、MRI与CT融合、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方法勾画放疗靶区,分析其优缺点。结果三种方法勾画的临床靶区体积(CTV)无统计学差异;根据MR灌注成像时伪彩图显示无脑血容量区可准确勾画临床靶区边界。结论 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法能为脑胶质瘤术后勾画临床靶区,尤其是生物靶区提供影像基础,符合当前由解剖影像向生物功能影像为基础的放射治疗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临床靶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