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含水油田深部调堵实时评价
1
作者 王翔 张贵才 +1 位作者 蒋平 裴海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4,共7页
通过深部调堵迫使液流转向是启动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有效技术,现场实施深部调堵时,缺少可靠的实时监测评价方法。从堵剂作用机制出发,以孤东七区Ng6^(3+4)单元为例,结合特高含水油藏地下油水分布特征推导出不同级次水驱带渗流阻力方... 通过深部调堵迫使液流转向是启动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有效技术,现场实施深部调堵时,缺少可靠的实时监测评价方法。从堵剂作用机制出发,以孤东七区Ng6^(3+4)单元为例,结合特高含水油藏地下油水分布特征推导出不同级次水驱带渗流阻力方程。结果表明:通过用总渗流阻力的变化可表征深部调堵对极端水洗带的控制程度;定义调堵控制因数作为深部调堵实时评价指标,实时反映深部调堵控制效果;调堵控制因数曲线与对应油井产油量曲线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可用于判断施工见效时间及有效期、指导调驱体系的筛选及注入时机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堵 特高含水 实时评价 生产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调堵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怀江 徐占东 +2 位作者 罗健辉 戴广海 王德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90,96,共7页
水平井在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多产水产气现象,需要采用适当的调堵技术。本文归纳了复杂结构井调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调堵剂置入方式不同的三大类调堵技术:①分隔注入技术,如使用预置式工作筒;②定位注入技术,在割... 水平井在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多产水产气现象,需要采用适当的调堵技术。本文归纳了复杂结构井调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调堵剂置入方式不同的三大类调堵技术:①分隔注入技术,如使用预置式工作筒;②定位注入技术,在割缝套管水平井中使用环空化学封隔层,在连续套管水平井中使用二元注入法;③笼统注入技术。通过对众多现场试验的分析,讨论了高产气、高含水的原因,调堵措施,施工工艺,调堵结果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图2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调堵技术 调堵 二元注入法 注入技术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固化含油污泥调堵剂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振杰 陈世波 +2 位作者 齐斌 董家斌 李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为解决裂缝性和大孔道等高渗地层的调堵技术难题,研究了新型的含油污泥调堵剂.通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微细活性矿物AK、增强剂AX和稳定剂BT,使含油污泥中的砂泥组分和油质沥青组分充分乳化分散,增强含油污泥调堵剂的活性,实现含油污泥调... 为解决裂缝性和大孔道等高渗地层的调堵技术难题,研究了新型的含油污泥调堵剂.通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微细活性矿物AK、增强剂AX和稳定剂BT,使含油污泥中的砂泥组分和油质沥青组分充分乳化分散,增强含油污泥调堵剂的活性,实现含油污泥调堵剂的可固化性能和浆体施工性能的优化.通过试验研究,优选出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含油污泥调堵剂最佳配方.评价试验表明,研究的新型含油污泥调堵剂,具有浆体稳定性好,析水小,抗窜强度高,流动性好和触变性强的特点,能够保证现场的顺利施工,具有一定的现场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油污泥调堵 调堵 裂缝性地层 大孔道地层 漏失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调堵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曹功泽 侯吉瑞 +2 位作者 岳湘安 庄绪超 铁磊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4,共3页
深部封堵技术是改善窜流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体系是新型的聚合物凝胶调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模拟了吉林扶余油田的基质和高渗透条带,研究了这种调堵剂在油藏运移过程中的动态成胶性能。研究结... 深部封堵技术是改善窜流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体系是新型的聚合物凝胶调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模拟了吉林扶余油田的基质和高渗透条带,研究了这种调堵剂在油藏运移过程中的动态成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在运移过程中仍能形成凝胶,其初始成胶时间与在静态条件下基本相同,但完全成胶时间比在静态条件下长;调堵剂完全成胶后,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封堵系数高达3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封 窜流型油藏 调堵 成胶时间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喉尺度调堵剂微球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鲁光亮 王健 +3 位作者 鲁道素 范伟 康博 刘长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8-750,共3页
使用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新的膨胀倍率评价方法,从微观角度测定了新型孔喉尺度调堵剂微球的形态和膨胀倍率,研究了温度、矿化度和水化膨胀时间对微球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微球的粒径膨胀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矿化度的... 使用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新的膨胀倍率评价方法,从微观角度测定了新型孔喉尺度调堵剂微球的形态和膨胀倍率,研究了温度、矿化度和水化膨胀时间对微球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微球的粒径膨胀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调堵剂微球在尕斯油藏地层水矿化度为17 4501 mg/L、油藏温度126℃下膨胀15 d,其粒径膨胀倍率为3.93,表现出良好的抗温抗盐和老化稳定性。通过多测压点长岩心填砂管实验,研究了调堵剂微球的运移封堵性能。调堵剂微球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一定的封堵能力。利用天然岩心进行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达1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堵 微球 温度 矿化度 性能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达引朋 李建辉 +3 位作者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中高含水井 调堵压裂 增油控水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调堵剂凝胶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继红 王亚楠 +2 位作者 赵提财 于海明 刘明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6,135,共3页
采用RS600流变仪PP20防滑锥板测量系统,通过流变特性实验,研究低温调堵剂凝胶的黏弹特性、屈服应力特性和蠕变回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调堵剂凝胶为黏弹性体,其弹性特征强于黏性特征,损耗角始终低于45°;低温调堵剂凝胶表现出较... 采用RS600流变仪PP20防滑锥板测量系统,通过流变特性实验,研究低温调堵剂凝胶的黏弹特性、屈服应力特性和蠕变回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调堵剂凝胶为黏弹性体,其弹性特征强于黏性特征,损耗角始终低于45°;低温调堵剂凝胶表现出较强的屈服应力特征,屈服应力变大,达到屈服点后存在应变变软,其屈服应力随主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说明主剂质量分数大的调堵剂凝胶自身的材料胶结强度较大.调堵剂凝胶体系具有蠕变-回复特性,在定应力和相同加载时间下测得调堵剂凝胶的柔量与主剂质量分数有关,主剂质量分数小时,柔量大,调堵剂凝胶容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堵 凝胶 流变性 屈服应力 蠕变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层大孔道调堵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2 位作者 余华洁 魏文兴 罗建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对储层孔隙、骨架颗粒、胶结物和油藏流体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储层中形成大孔道。储层大孔道对油藏注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油层大孔道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具有渗透率高、孔喉半径大等特点,要求堵剂具有相当的...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对储层孔隙、骨架颗粒、胶结物和油藏流体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储层中形成大孔道。储层大孔道对油藏注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油层大孔道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具有渗透率高、孔喉半径大等特点,要求堵剂具有相当的强度、适宜的固化时间、价格经济,为减少对中、低渗透层的污染还要求堵剂有合适的粒径。因此需要研制针对性强的大孔道封堵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油田进入了高含水、特高含水期,封堵大孔道和低成本、高效的调剖剂的研究和应用在各大专院校和胜利、大庆、大港等油田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已形成了以颗粒类调堵剂、聚合物凝胶堵剂、颗粒类与聚合物凝胶复合堵剂为主的大孔道调剖堵水技术。文中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油层大孔道调堵技术进行了回顾,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 预交联聚合物 水技术 调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井综合调堵助排剂研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闫玉鹏 张玉蝶 吴永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2-95,共4页
为解决稠油蒸汽吞吐井汽窜和注汽指进问题,利用室内实验,研制出高温调堵助排剂,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可以进行现场试验。该助排剂的研制成功为稠油注汽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汽窜 调堵 助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膨颗粒对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调堵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亮 张汝生 +2 位作者 伍亚军 武俊文 柳建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49,共5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具有高温高盐、出水规律复杂等特点,普遍采收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填砂管模型和二维可视化缝洞模型研究了超支化缓膨颗粒在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条件下的选择性堵水机理和流道调整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膨颗粒...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具有高温高盐、出水规律复杂等特点,普遍采收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填砂管模型和二维可视化缝洞模型研究了超支化缓膨颗粒在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条件下的选择性堵水机理和流道调整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膨颗粒具有优良的抗温抗盐性能、油水选择性和液流转向性能。缓膨颗粒在模拟水中的最大膨胀倍数为14倍,堵水率66.7%,堵油率7.0%;可有效封堵高渗管,调剖后高渗管与低渗管的分流比从98∶2降至23∶77。微观可视化物模实验结果表明,水化膨胀的弹性颗粒在大尺寸裂缝中通过挤压变形和堆积压实作用形成卡封,从而调整流道促使深部液流转向,并通过逐级封堵和运移来实现后续水驱沿程扩大波及效率,有利于提高缝洞型油藏采收率。图11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缓膨颗粒 油水选择性 调堵机理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的流变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继红 刘明君 张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采用RS600流变仪同轴圆筒测量系统,分析温度、地层水矿化度、胶凝时间、渗流速度等因素对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低温调堵剂溶液的温度、矿化度敏感性,认为该调堵剂体系只适合于较低温度油藏的有效封堵,在高盐油藏... 采用RS600流变仪同轴圆筒测量系统,分析温度、地层水矿化度、胶凝时间、渗流速度等因素对低温凝胶类调堵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低温调堵剂溶液的温度、矿化度敏感性,认为该调堵剂体系只适合于较低温度油藏的有效封堵,在高盐油藏中应用时要注意溶液的黏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堵剂溶液的抗剪切能力与渗流速度有关,在低剪切应力和低渗流速度条件下将发生严重剪切稀释,应当控制调堵剂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速度;该调堵剂溶液在胶凝过程中表现为高黏弱弹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堵 凝胶 低温油藏 流变性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案重复可调堵水技术的应用与认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洪志 王群 唐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通过对可调堵水技术应用效果分析,确定了可调堵水技术在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必要性。通过现场试验数据证明堵水工具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从油藏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单井堵水效果和平面效果。既有从理论上的推理,也有试... 通过对可调堵水技术应用效果分析,确定了可调堵水技术在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必要性。通过现场试验数据证明堵水工具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从油藏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单井堵水效果和平面效果。既有从理论上的推理,也有试验数据的进一步证实,从而证明了该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管柱 调堵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驱剖面调堵剂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生 孙英蕃 +2 位作者 田明磊 仪纪敏 徐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0,155-156,共4页
基于有机化学领域离域效应原理,采用单一变量法研制调堵剂体系,对调堵剂进行不同地层温度、矿化度和pH值的敏感性评价,并开展了室内高温物理模拟岩心驱替实验,评价调堵剂对于地层剖面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由4种药剂经过交... 基于有机化学领域离域效应原理,采用单一变量法研制调堵剂体系,对调堵剂进行不同地层温度、矿化度和pH值的敏感性评价,并开展了室内高温物理模拟岩心驱替实验,评价调堵剂对于地层剖面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由4种药剂经过交联结构互穿反应形成,成胶黏度可调,抗高温能力至少达300℃,抗酸碱、抗盐条件成胶能力强,单管封堵率至少为93.1%,30倍孔隙体积高速汽驱冲刷后封堵率仍大于70%,选择性剖面改善能力强,在90d、300℃高温下测试,封堵率仍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蒸汽驱 汽窜 调堵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技术研究裂缝性油藏改性淀粉凝胶调堵液流转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冷光耀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9-632,共4页
针对常规方法研究裂缝性油藏封堵后液流转向过程不能观察油藏内部孔隙结构和流体运移特征的问题,运用改性淀粉凝胶封堵人工裂缝,利用CT扫描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裂缝性油藏调堵液流转向机理,通过CT图像呈现岩心孔隙特征、油水分布... 针对常规方法研究裂缝性油藏封堵后液流转向过程不能观察油藏内部孔隙结构和流体运移特征的问题,运用改性淀粉凝胶封堵人工裂缝,利用CT扫描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裂缝性油藏调堵液流转向机理,通过CT图像呈现岩心孔隙特征、油水分布及裂缝封堵后注入水扩大波及体积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裂缝贯穿整条岩心,孔隙分布均匀,平均孔隙度22.7%,注入水沿着裂缝窜流,不能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压差,基质波及程度低,一次水驱原油采收率仅为10.6%。改性淀粉凝胶可有效封堵裂缝孔道,迫使注入水液流转向,启动岩心基质,二次水驱波及体积大约扩大到岩心基质体积的2/3,最终采收率为46.1%,提高了35.5%。CT扫描技术为研究封堵裂缝性油藏机理提供了可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改性淀粉凝胶 调堵 CT技术 液流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Z高温调堵剂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远林 赵玲莉 +1 位作者 马立华 张新贵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6年第3期72-76,共5页
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的特点,具有埋深浅,地层胶结疏松,且储集层本身不均质性非常严重,平面上和纵向上渗透率级差可达十几倍。由于蒸汽介质与稠油流度差异及蒸汽的重力超覆等,造成注汽过程中蒸汽发生指进和汽窜。表现为生产井的... 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的特点,具有埋深浅,地层胶结疏松,且储集层本身不均质性非常严重,平面上和纵向上渗透率级差可达十几倍。由于蒸汽介质与稠油流度差异及蒸汽的重力超覆等,造成注汽过程中蒸汽发生指进和汽窜。表现为生产井的产液量、产液温度和产水大幅度上升,产油量下降。针对稠油开采过程汽窜较为严重的问题,室内开展了耐高温调堵剂研究,KZ高温堵剂,该剂具有良好悬浮稳定性,固化后强度高,对于高渗透地带能起到很好的封堵作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高温调堵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调堵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杰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42-645,共4页
针对常规氮气泡沫稳泡性能差、对地层水的调堵强度低等缺点,添加栲胶与其复配,得到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室内从成胶性能、起泡性能、耐温耐盐性能、配伍性及封堵性能等6个方面对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加... 针对常规氮气泡沫稳泡性能差、对地层水的调堵强度低等缺点,添加栲胶与其复配,得到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室内从成胶性能、起泡性能、耐温耐盐性能、配伍性及封堵性能等6个方面对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栲胶对氮气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基本无影响,但是增强了体系的稳泡性能,提高了体系的残余阻力因子,增强了封堵强度。该体系的耐盐性较强,可应用于高矿化度地层,与目前常用的高温起泡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高温地层的封堵效果较好。应用栲胶复合氮气泡沫体系对4口高含水井及2口汽窜井分别进行了调堵和封窜施工,结果表明该体系对调剖降水和封堵汽窜均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胶 氮气泡沫 调堵 性能评价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藏窜流通道调堵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同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6-730,共5页
陆相沉积类型的砂岩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注水冲刷后形成的窜流通道加剧了平面矛盾,严重影响了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根据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的成因和现状及技术和经济的要求,从堵剂的类型、封堵机理及性能等方面综述... 陆相沉积类型的砂岩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注水冲刷后形成的窜流通道加剧了平面矛盾,严重影响了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根据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的成因和现状及技术和经济的要求,从堵剂的类型、封堵机理及性能等方面综述了符合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特点的六大类堵剂,主要包括聚合物凝冻胶类、树脂类、颗粒类、沉淀类、微生物类和泡沫类调堵剂。六类调堵剂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砂岩油藏的特征,系统全面地研究封堵窜流通道的抑制方法,筛选合适的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窜流通道 调堵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油水井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玉功 唐冬珠 武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2期32-36,46,共6页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堵水剂选择中温凝胶堵水剂G542和高强度有机封口剂G521;调剖剂选择聚合物冻胶调剖剂TP-1和聚合物微球调剖剂WQ-1。现场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选择注采关系对应明显的注水井X175-15井和油井X175-16井成功实施了双向调堵技术。施工后,油井X175-16井日均增油3.62 t,含水由88.6%下降至54.7%。下降了33.9%;注水井X175-15注水压力提高2 MPa,调堵结束后两个月井组累计增油196 t,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技术为解决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调堵 姬塬油田 低渗裂缝性油藏 低渗油田裂缝性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油藏油水井双向调堵技术应用及完善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德来 张育超 +2 位作者 乔南方 刘毅 钟智勇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9期150-152,共3页
安塞油田天然微裂缝发育,注水开发时易出现水驱沿主向裂缝窜流,侧向油井长期不见效,油藏稳产难度大。针对裂缝窜流高含水井,开展油水井双向调堵压裂,注水井端自适应深部调驱,改变注水液流方向,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油... 安塞油田天然微裂缝发育,注水开发时易出现水驱沿主向裂缝窜流,侧向油井长期不见效,油藏稳产难度大。针对裂缝窜流高含水井,开展油水井双向调堵压裂,注水井端自适应深部调驱,改变注水液流方向,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油井端堵水转向压裂造新缝,挖潜侧向剩余油,提高油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中高含水井 双向调堵 自适应深部 水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体系对高温封窜调堵剂成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南君 叶仲斌 +2 位作者 覃孝平 王胜华 杨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适合于高温油藏的封窜调堵剂在满足强度、经济性等性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封窜调堵剂的封堵效果受到油层温度、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油层温度越高,封窜调堵剂的稳定性越差。YT油田的油层温度为96℃,地层水矿化度... 适合于高温油藏的封窜调堵剂在满足强度、经济性等性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封窜调堵剂的封堵效果受到油层温度、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油层温度越高,封窜调堵剂的稳定性越差。YT油田的油层温度为96℃,地层水矿化度为16150mg/L,为了防止CO2气窜,通过对封窜调堵剂交联剂加量的筛选,交联助剂及其加量的筛选,筛选出了适合YT油田的耐高温封窜调堵剂的交联剂和交联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CO2气窜 CO2驱油 封窜调堵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