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兴亲属义类词缀探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楚群
陈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新世纪以来"哥、弟、姐、妹、爷、嫂、爸、妈"等类词缀大量造出新词语,其造词的语义理据包括事件造词、现象造词、人名造词三种方式。从表达色彩看,除了"嫂"之外,其他类词缀构成的新词语一般都具有调侃色彩;从造词...
新世纪以来"哥、弟、姐、妹、爷、嫂、爸、妈"等类词缀大量造出新词语,其造词的语义理据包括事件造词、现象造词、人名造词三种方式。从表达色彩看,除了"嫂"之外,其他类词缀构成的新词语一般都具有调侃色彩;从造词能力看,各亲属义类词缀差别很大,其中"哥"和"姐"的造词能力最强,这种造词能力的差别,既和语素的概念内涵有关,也和社会文化有关,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名词
类词缀
造词能力
调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审美形态论纲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苏淮
陈敏
+2 位作者
林彬
秦红梅
韩晓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共5页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它的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亚审美形态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形态。它背后潜藏着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倾向。因此,亚审美形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和社会化生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审美形态
社会心理
形象
性
调侃性
社会化生产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诨名绰号中也有美号
3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16-I0016,共1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风大变,读书人以相互取调侃性绰号为乐。 唐宋之文化氛围更加开放,世人争取绰号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关键词
绰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诨名
文化氛围
社会风气
调侃性
读书人
士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兴亲属义类词缀探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楚群
陈波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生活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编号:12&ZD17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词语规范及科学语言规范观研究"(编号:13BYY059)
文摘
新世纪以来"哥、弟、姐、妹、爷、嫂、爸、妈"等类词缀大量造出新词语,其造词的语义理据包括事件造词、现象造词、人名造词三种方式。从表达色彩看,除了"嫂"之外,其他类词缀构成的新词语一般都具有调侃色彩;从造词能力看,各亲属义类词缀差别很大,其中"哥"和"姐"的造词能力最强,这种造词能力的差别,既和语素的概念内涵有关,也和社会文化有关,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亲属名词
类词缀
造词能力
调侃性
Keywords
kinship appellation noun
quasi-affixes
wors-formation ability
meaning of risicule
分类号
I109.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审美形态论纲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苏淮
陈敏
林彬
秦红梅
韩晓云
机构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江西体育运动学校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亚审美化与审美心理变化的研究"(编号:05WX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亚审美形态”是指人的一种愉悦的观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情状和对象的特征。其表现特征和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的社会特征一是尚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二是“亚审美”从形态上看,总是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三是它的社会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亚审美形态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形态。它背后潜藏着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倾向。因此,亚审美形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和社会化生产性。
关键词
亚审美形态
社会心理
形象
性
调侃性
社会化生产
性
Keywords
subaesthetic formation
social psychology
images
ridicule
socialized productivity
分类号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诨名绰号中也有美号
3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16-I0016,共1页
文摘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风大变,读书人以相互取调侃性绰号为乐。 唐宋之文化氛围更加开放,世人争取绰号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关键词
绰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诨名
文化氛围
社会风气
调侃性
读书人
士风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兴亲属义类词缀探究
刘楚群
陈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审美形态论纲
郑苏淮
陈敏
林彬
秦红梅
韩晓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诨名绰号中也有美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