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的职普课程融通?——以卑尔根社区学院与伯克利学院课程衔接体系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梅 汪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5-95,共11页
课程衔接是高等教育阶段职普衔接的基础。以美国卑尔根社区学院与伯克利学院的课程衔接体系为例,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两所学院衔接课程的类型、目标和内容,探索出美国社区学院与本科院校不同类型课程衔接的具体内涵。结果发现:在通识... 课程衔接是高等教育阶段职普衔接的基础。以美国卑尔根社区学院与伯克利学院的课程衔接体系为例,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两所学院衔接课程的类型、目标和内容,探索出美国社区学院与本科院校不同类型课程衔接的具体内涵。结果发现:在通识课程方面,社区学院的课程学分、目标和内容均明显多于本科院校;在专业类大课方面,社区学院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略高于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方面,社区学院的课程学分和内容基本与本科院校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美国 职普融通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论视角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雷姗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55-59,共5页
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表现为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中高职课程各自为阵、课程设置缺乏对接意识以及课程衔接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手段。中央集权的职教课程管理体制、社会配合程度低、生源的素质差异和课程设置及教学... 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表现为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中高职课程各自为阵、课程设置缺乏对接意识以及课程衔接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手段。中央集权的职教课程管理体制、社会配合程度低、生源的素质差异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方式不合理等是制约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几个主要因素。据此可以从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沟通平台、改革教学管理、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等方面促进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晓萍 李子建 +1 位作者 陈楷红 崔晶盈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2-44,共3页
为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 为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小学 语文 课程衔接 评价标准 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7
4
作者 高原 曹晔 +1 位作者 罗勇华 邓玉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8X期11-13,共3页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二者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由于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不健全,课程衔接存在错位与震荡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因此,采取相关策略完善...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二者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由于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不健全,课程衔接存在错位与震荡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因此,采取相关策略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 课程衔接 专业建设 课程开发 教学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覃岭 伍伟杰 +1 位作者 范爱民 陈粟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5,共4页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中、高级工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为目标,从核心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转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避...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中、高级工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为目标,从核心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转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避免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程衔接 数控技术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温福军 郭海龙 +1 位作者 刘越琪 孟国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共4页
针对中高职汽车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中出现问题,根据珠三角岗位能力调研对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将汽车的职业能力分为6个等级,从经验能力到策略能力,对中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及目标进行界定,以中高职汽车运用... 针对中高职汽车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中出现问题,根据珠三角岗位能力调研对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将汽车的职业能力分为6个等级,从经验能力到策略能力,对中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及目标进行界定,以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接口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架构、课程标准开发流程和课程领域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 汽车专业 课程衔接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原 曹晔 马四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0,共3页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然而,长期以来,中、高职课程衔接始终存在震荡,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整体的办学效益.分析中...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然而,长期以来,中、高职课程衔接始终存在震荡,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整体的办学效益.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震荡的根本原因,从实质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已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课程衔接 制约因素 对策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育锋 周凤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0-34,共5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研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些基本问题抽样调查了一部分中职生、高职生、中职校、高职校以及高职教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研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些基本问题抽样调查了一部分中职生、高职生、中职校、高职校以及高职教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衔接 现状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研究--以江苏省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演克武 王建华 杨海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1-85,共5页
专升本是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分段培养的一种形式,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专升本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升本教育当前面临着两个阶段课程体系内容衔接不畅、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等问题。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 专升本是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分段培养的一种形式,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专升本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升本教育当前面临着两个阶段课程体系内容衔接不畅、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等问题。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和企业作为专升本培养程序上三个不同的培养阶段,应该是一个包含衔接和提升的"螺旋链"。基于罗伯特·卡茨的岗位能力素质结构模型,以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酒店具体岗位能力素质结构剖析和与其相匹配的课程进行对比分析,从转段机制、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高专、本科、企业和学生合作共赢的课程衔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课程衔接 “螺旋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子建 杨晓萍 +1 位作者 柴赛飞 颜明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30-35,共6页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相邻但又有差异的教育阶段,为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从课程衔接的视野出发,分析了数学课程衔接的涵义与定位,并提出了解决课...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相邻但又有差异的教育阶段,为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从课程衔接的视野出发,分析了数学课程衔接的涵义与定位,并提出了解决课程衔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衔接 小学数学 教育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数学课程 途径 差异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重大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制度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育锋 陈鸿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我国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衔接 政策 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 被引量:57
12
作者 杨晓萍 伍叶琴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4,共6页
幼小课程衔接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重庆市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幼小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 幼小课程衔接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重庆市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幼小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建议当前我国幼小课程衔接中课程目标要小步子化、课程内容要生活化、课程组织要统整化、课程实施要活动化、课程评价要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小学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实然与应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孙露 杨若凡 石伟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27-31,60,共6页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基于对中本贯通试点院校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问题的把握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基于对中本贯通试点院校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问题的把握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本贯通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长春 童洪志 梁艺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近年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政策导向多,实践内容少;理论总结多,批判思维少;国外介绍多,自主创新少;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等研究不足。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衔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论视角论中高职课程衔接内涵及其条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41,共5页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中高职一体化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推进;中高职课程目标一致性和内容递进性;以企业为载体的中高职沟通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内涵 逻辑起点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 被引量:49
16
作者 朱琳佳 芦京昌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7-59,共3页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模块化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 被引量:35
17
作者 祝士明 马东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37-41,共5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和影响着整个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实现整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顺利学习的基础,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目前,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缺乏衔接,且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 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和影响着整个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实现整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顺利学习的基础,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目前,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缺乏衔接,且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不匹配。因此,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层次、职业能力层次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衔接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衔接,进而实现中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的衔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孩子不仅仅是背着书包开始学校教育——关于幼小课程衔接的对话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文乔 桂诗章 杨晓萍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1,共4页
幼小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幼小课程的成功衔接除了有赖于教师课程观的转变,还有赖于不同社群疆界的跨越,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教材编写者及研究者等多方的沟通与合作。"人&qu... 幼小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幼小课程的成功衔接除了有赖于教师课程观的转变,还有赖于不同社群疆界的跨越,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教材编写者及研究者等多方的沟通与合作。"人"的衔接是跨越不同社群疆界的关键。幼小课程衔接需要倾听来自各方不同的声音。受《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社委托,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在重庆组织了一次相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下文是对此座谈会记录的整理。与会嘉宾:于波——女,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教授,西南教育课程中心师资培训部主任,《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编委、分册副主编。陈维礼——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名校"、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朝阳小学校长。古代——女,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示范幼儿园、重庆市一级幼儿园北碚实验幼儿园园长,从教长达35年,从事幼教工作27年,历任园长21年。陈洪——女,小学高级教师,北碚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11年。陈玲——女,小学高级教师,北碚实验幼儿园大班年级组长,从事幼教工作12年。吉雪原——女,小学高级教师,朝阳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语文教师,从教28年,长期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李晓玲——女,幼教高级教师,朝阳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从事幼教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衔接 学校教育 示范幼儿园 幼儿园园长 小学数学 高级教师 教材编写者 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艳杰 吕晓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幼小课程衔接问题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受到来自教师、父母以及政府的极大关注。探讨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可以采取三个角度,即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经验的连续性以及生态转衔。
关键词 幼小课程衔接 幼儿身心发展 学习经验的连续性 生态转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熔 毛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2,共4页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目标定位失衡、专业课程重复、职业技能倒挂等问题,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编写,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目标定位失衡、专业课程重复、职业技能倒挂等问题,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编写,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贯通的职业资格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高职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