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课程理论与西方课程研究的伦理政治之维
1
作者 周嘉腾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共16页
作为教育领域左翼运动的重要思想构成,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表征着西方课程研究的伦理政治转向。它既是抵制极右势力并因应“反文化”浪潮的政治策略,也成为克服施瓦布时代课程理论危机的可能进路。批判课程理论是一个多元异质的学术流派... 作为教育领域左翼运动的重要思想构成,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表征着西方课程研究的伦理政治转向。它既是抵制极右势力并因应“反文化”浪潮的政治策略,也成为克服施瓦布时代课程理论危机的可能进路。批判课程理论是一个多元异质的学术流派,主张课程即政治。在价值追求和理论逻辑上,它将否定性的抗争与肯定性的希望结合起来,在承认了知识的社会建构性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以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权力批判为代表的不同的批判路线。在方法论立场上,它接受了结构/机制分析的思路并致力于底层书写。然而,批判课程理论的批判逻辑潜藏着隐匿的不平等与逻辑的悖反,陷入了知识化约论和相对主义的理论陷阱,导致了课程研究学科自主性的失守。批判课程理论需要在社会批判和儿童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捍卫课程知识之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强度来构建“强有力的课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课程理论 批判教育学 课程研究 课程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生课程研究——评《研究生课程:现实问题与改革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传毅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南京大学和中...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南京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成专门研究团队,集聚汪霞、刘贵华、宗晓华、吕林海、孟照海、孙俊华、操太圣、张海军、杨素红、汪雅霜和师悦等一批学者的集体智慧,形成《研究生课程:现实问题与改革策略》一书,对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课程 研究生教育改革 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南京大学 课程质量 问题导向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国际课程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方林 陈时见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1,共8页
本文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与引文分析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三种SSCI期刊2000-2016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研究机构形成了多伦多大学、奥克兰大学等两所大学为核心... 本文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与引文分析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三种SSCI期刊2000-2016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研究机构形成了多伦多大学、奥克兰大学等两所大学为核心凝聚子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儿童的话语权、教师知识、科学教育、公民教育等领域,研究前沿为儿童利益、课程决策、教师叙事研究、性别教育、学校选择等;《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与故事》、《什么是课程理论》等著作或论文构成了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课程探究》 课程研究杂志》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当代课程研究创新与本土特色的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功江 王佩 申国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共6页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鼻祖,杜威课程观本质上反映了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中国教育家学者将外国教育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和本土适应性改造的典范。陶行知课程观...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鼻祖,杜威课程观本质上反映了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中国教育家学者将外国教育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和本土适应性改造的典范。陶行知课程观,根植于“生活教育”理论,又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课程观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对我国当今课改不乏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陶行知 课程 当代价值 课程研究的本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 被引量:18
5
作者 靳玉乐 李殿森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共11页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课程研究 课程理论 课程问题 课程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课程研究范式的多维转换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广 马云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43,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课程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转换;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由"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方法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课程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转换;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由"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因"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渐次涵盖了"科学研究";课程研究的文化语境由"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课程研究的场域由封闭的"象牙塔"走向开放的"田野";课程研究的主体已由旁观的"族外人"转变为直接参与的"族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课程研究范式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斯登豪斯及其“人文课程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慎英 刘良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4,共4页
由斯登豪斯主持的“人文课程研究”作为一项经典性行动研究案例 ,在教育领域持续不断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不仅使得行动研究在英国复兴 ,而且发展出一种以“过程模式”著称的课程开发模式 ,同时 ,它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作为... 由斯登豪斯主持的“人文课程研究”作为一项经典性行动研究案例 ,在教育领域持续不断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不仅使得行动研究在英国复兴 ,而且发展出一种以“过程模式”著称的课程开发模式 ,同时 ,它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等观念影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为研究者” 斯登豪斯 “人文课程研究 “过程模式”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志希 何玲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2,共2页
中国的英语教育在显性课程建设方面为进入 2 1世纪已经作好了准备。这体现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和大学英语教材的连续改革等方面。这说明中国的英语教育的显性课程研究已经跟上了时代的要求 ,但是对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的方面—... 中国的英语教育在显性课程建设方面为进入 2 1世纪已经作好了准备。这体现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和大学英语教材的连续改革等方面。这说明中国的英语教育的显性课程研究已经跟上了时代的要求 ,但是对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的方面———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有所欠缺。本文试图从探讨英语教育显性课程设置方案的教育性问题出发 ,认真探讨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育 隐性课程 研究意义 可行性分析 课程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的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清 靳玉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9,共5页
质的课程研究在当今课程领域方兴未艾。质的课程研究极富人文精神的方法论思想集中体现在崇尚自然主义、注重整体探究、关注互动过程、采用归纳分析、主张多元理解、承认价值关联等方面。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 人文精神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课程研究的本土意识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万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研究日益呼唤一种本土意识,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课程研究中的原创意识、求真意识、自主意识、民族意识。当前我国课程理论界明显缺乏本土意识,表现在传统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仆从心态、局部共同... 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研究日益呼唤一种本土意识,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课程研究中的原创意识、求真意识、自主意识、民族意识。当前我国课程理论界明显缺乏本土意识,表现在传统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文化仆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依赖性等。缺乏本土意识的课程研究将危及到自主的文化领导权的保持,弱化研究者的专业敬畏感与自我身份认同,加剧学术浮躁之风。当前致力于研究问题域的转换、探求“体验性”课程研究及学术规范与评价机制改革等几方面,可以作为提高研究本土意识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本土意识 课程理论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虞永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8,共3页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方案”研究旨在以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来丰富和完善指向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研究指向和谐发展的幼儿园课程。目前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构建了幼儿园...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方案”研究旨在以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来丰富和完善指向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研究指向和谐发展的幼儿园课程。目前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构建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活动设计和组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园 课程研究 活动设计 组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汪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迄今为止,课程研究概而言之有两大范式:现代课程研究和后现代课程研究。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需要取长补短,既以现代范式的长项为基础,又汲取后现代范式中的建设性的观点,超越现代与后现代,从而走出... 迄今为止,课程研究概而言之有两大范式:现代课程研究和后现代课程研究。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需要取长补短,既以现代范式的长项为基础,又汲取后现代范式中的建设性的观点,超越现代与后现代,从而走出课程研究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现代 后现代 概念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高职专业课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亚州 蒋晓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0-225,共6页
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突出农业生态、生活、生产、示范的四大首都功能定位,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实现北京农业功能定位的必须生产工具,因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于2009年向北京市教委备... 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突出农业生态、生活、生产、示范的四大首都功能定位,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实现北京农业功能定位的必须生产工具,因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于2009年向北京市教委备案了目录外《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高职专业(国内首创),并于2010年开始面向北京市招生。为做好专业建设,调研北京都市农业装备技术发展及从业人员现状,分析得知从业人员呈现出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综合素质较低的缺陷,已不能满足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经过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技术领域和岗位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等内容,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装备 应用技术 高职 课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董玉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从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中的几点不足入手,进而就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体系架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若干领域、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等展开讨论,试图回答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本文从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中的几点不足入手,进而就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体系架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若干领域、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等展开讨论,试图回答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期望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研究 体系化 方法论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40年综述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邓泽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5,共7页
通过分析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文献,厘清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进程,特别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从基于学科知识的建筑模式走到基于职业活动的过程模式,又从基于职业活动的过程模式走向基于结果的... 通过分析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文献,厘清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进程,特别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从基于学科知识的建筑模式走到基于职业活动的过程模式,又从基于职业活动的过程模式走向基于结果的成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研究的文化觉醒——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辛继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对课程文化的内涵、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课程文化的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而且对学校课程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实施与深化、信息技术文化的复杂境况中所遭遇的现实... 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对课程文化的内涵、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课程文化的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而且对学校课程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实施与深化、信息技术文化的复杂境况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探索。这既彰显了课程文化研究的现实关怀与实践品格,也体现了研究视野的开放与理论的创新,以及我国课程研究对自身生存境域、文化传统,乃至研究的主体性、独特性的文化觉醒。展望未来,课程文化研究需要在直面现实问题的同时增强课程文化理论的解释力度,在学科交融中持守课程文化研究自身的内在秉性,在与外域文化和理论的对话中深化和创新本土课程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研究 课程文化 文化觉醒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改革的本体论探寻——以泰勒课程研究范式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万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2,共6页
借助哲学本体论对人类价值理想无限追寻的理性思维,基于泰勒经典课程研究范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价值本体、内容本体、实施本体、评价本体几个方面厘清体育课程改革的"本体"所在,以期为陷入困境的学校体育课程改... 借助哲学本体论对人类价值理想无限追寻的理性思维,基于泰勒经典课程研究范式,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价值本体、内容本体、实施本体、评价本体几个方面厘清体育课程改革的"本体"所在,以期为陷入困境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哲学思考的线索。研究认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向,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导向,使"以人为本"落实在体育课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当中,逐步成为教育者和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促进体育课程流派走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本体论 泰勒课程研究范式 以人为本 运动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及启示——基于国际SSCI《Curriculum Inquiry》期刊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仕德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5,共5页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研究五个层面。未来我国课程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重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教学品质,将教与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化;第二,课程研究视域有待于完善提升;第三,继续重视课程理论原创新、本土课程实践转化、课程变革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相关主题深入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课程研究 课程探究》 主题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上)——潜在课程研究评介 被引量:9
19
作者 田慧生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当今的课程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研究正在崛起。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 在当今的课程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研究正在崛起。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隐喻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这部分经验却又经常而有效地对学生发生着影响。有关潜在课程的概念目前虽还不够明确,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已成为当今课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课程 课程理论研究 研究评介 传统课程 正式课程 伴随学习 新课题 课程研究 研究领域 功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原则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论述体育课程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其研究的知识框架、原则、方法,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五对关系。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课程研究 原则 方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