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VcTP课程模型 |
王帆
张舒予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2
|
基于iSchool教育理念的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模型 |
洪亮
刘宣冶
侯雯君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3
|
早期儿童教育课程模型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的未来取向 |
卜玉华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4
|
TIMSS课程模型及测评框架的演变及启示 |
郏超超
杨涛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5
|
课程评价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 |
王烨晖
边玉芳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6
|
北京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基本模型解析 |
李群
王荣珍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7
|
基于超链接以音乐为核心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音乐课程的技术和思想平台及研制模型 |
刘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27
|
|
8
|
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测评建模与应用——课程综合评价参考模型研究 |
孙洪涛
郑勤华
陈耀华
陈丽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9
|
高职院校“五维度”课程诊断模型研究与实践 |
王娟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22
|
|
10
|
面向学习对象课程群模型的构建 |
袁德明
马晓绛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高校课程思政圈层协同模型重构研究 |
姜凤敏
张良
包启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12
|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测量:框架与途径 |
辛涛
王烨辉
李凌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3
|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明德样本 |
程红兵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4
|
“预期课程”框架下的学习机会探析 |
靳玉乐
全晓洁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5
|
基于标准化课程的心血管手术室亚专科护理培训 |
赵晶
高兴莲
王曾妍
赵诗雨
|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6
|
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学分转换方法探析:课程相似度计算 |
张润芝
黄荣怀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 |
吴蕴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8
|
“无边界课程”:给成长无限可能 |
王欢
王伟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模型驱动的智能教学系统分层规划的研究 |
李益才
张小真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
2005 |
1
|
|
20
|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评价与成效--以“英语教学研究”课程为例 |
张蔚磊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2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