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本体自动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童名文 牛琳 +2 位作者 杨琳 邹军华 上超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08-112,共5页
课程本体是课程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智能学习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人工建立课程本体依赖专家经验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课程本体自动构建技术。该技术以丰富的Web课程资源为数据源,集成网络爬虫、中文分词和关联规则挖掘等技... 课程本体是课程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智能学习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人工建立课程本体依赖专家经验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课程本体自动构建技术。该技术以丰富的Web课程资源为数据源,集成网络爬虫、中文分词和关联规则挖掘等技术,实现课程本体自动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建立的课程本体不仅具有较好的质量,而且执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体 本体自动构建 中文分词 关联规则挖掘 网络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本体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兴龙 杨开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共5页
很长时间以来,学者们都是在围绕课程是什么以及怎样理解课程来分析课程。这种基于现象学的分析思维产生了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局面,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疑惑。本文试图基于技术学的开发视角去研究课程构架与模型,并且借用"本体&qu... 很长时间以来,学者们都是在围绕课程是什么以及怎样理解课程来分析课程。这种基于现象学的分析思维产生了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局面,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疑惑。本文试图基于技术学的开发视角去研究课程构架与模型,并且借用"本体"这一术语来阐述在课程研究领域内关于设计和实施的内在规律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开发研究。本文指出课程本体即课程的技术化表征。课程本体的提出对当前课程开发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体 课程开发 教学本体 课程 教学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学习机会的课程本体观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牧华 宋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6,共7页
课程论学科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研究范式的数次转换。而研究范式变化的理论动因,则是对课程本体问题的不断追问与不同回答。以学习机会来重新诠释课程本体,是连接课程理论历史发展与未来脉动的结合点。回顾课程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论学科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研究范式的数次转换。而研究范式变化的理论动因,则是对课程本体问题的不断追问与不同回答。以学习机会来重新诠释课程本体,是连接课程理论历史发展与未来脉动的结合点。回顾课程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不难发现它与学习理论的演化之间内在对应、紧密交织的交互关系和互动机制。以学习机会为切入点、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本体,有利于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充分挖掘学习机会作为课程本体的教育意蕴。作为学习机会的课程本体观主张以计划的课程作为学生预设的、潜在的学习机会;以实施的课程作为学生实际的、体验的学习经历;以领悟的课程作为学生自主的、反思的学习经验。在未来课程改革中,需要从建设学习环境、整合学习资源、有效学习指导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作为学习机会的课程本体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体 学习机会 学习经历 学习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本体论:概念、意义与构建 被引量:7
4
作者 傅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99,共4页
课程本体论主要研究课程的"存在"问题,它是探究和思索作为"存在者"的课程何以"存在"的理论。它对课程发展乃至人类具有独特意义:它是课程理论的根基;是分析、批判现实课程的一种武器;能够为人们认识课程... 课程本体论主要研究课程的"存在"问题,它是探究和思索作为"存在者"的课程何以"存在"的理论。它对课程发展乃至人类具有独特意义:它是课程理论的根基;是分析、批判现实课程的一种武器;能够为人们认识课程提供哲学信念;能够为课程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吸取西方课程领域长期拒斥或忽视课程本体论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体 概念 意义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课程本体合作创建工具(UCOCE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大学课程本体合作开发工具(UCOCET)旨在为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人员及专业内各单门课程编制人员提供统一的课程本体编制工具,从而解决大学新兴专业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内不同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关键知... 大学课程本体合作开发工具(UCOCET)旨在为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人员及专业内各单门课程编制人员提供统一的课程本体编制工具,从而解决大学新兴专业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内不同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关键知识点缺漏、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此外,该工具通过为师生提供交叉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全部课程概貌,帮助来自母学科的专业教师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实施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本体 大学课程编制 本体创建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课程本体意蕴、困境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彩霞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深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意蕴、深刻的价值思索,构建起课程本体的意义基础。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初中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阻碍了个体精神生长和价值确立的进程。从后现代视角理解课程,由&qu...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深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意蕴、深刻的价值思索,构建起课程本体的意义基础。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初中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阻碍了个体精神生长和价值确立的进程。从后现代视角理解课程,由"大概念"统领知识内容、凝练文化主题、开展有意义对话,可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实践转向探究的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本体 大概念统领 意义侧面 拓展意义侧面 建构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的文化存在:一种本体论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登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9,共4页
对存在的研究和关注在整个西方哲学中是一以贯之的,而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就是对世界存在与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的研究。对本体的探讨意在获得事物存在价值的终极支持,对于克服目前课程理论研究的漂浮无据状态具有重大意义。本... 对存在的研究和关注在整个西方哲学中是一以贯之的,而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就是对世界存在与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的研究。对本体的探讨意在获得事物存在价值的终极支持,对于克服目前课程理论研究的漂浮无据状态具有重大意义。本体论的视野是对课程存在的工具化逻辑的扬弃,意味着作为一种文化特质存在的课程是在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共生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存在 课程本体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课程知识本体的构建与应用——以“教育技术新发展”课程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海斌 丁国柱 吴鹏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1,共8页
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概念模型,是智能教学系统的核心。目前针对一门具体课程的协同本体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较少,文章以"教育技术新发展"课程为例,从课程本体的研究现状出发,研究课程知识本体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利用学习元... 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概念模型,是智能教学系统的核心。目前针对一门具体课程的协同本体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较少,文章以"教育技术新发展"课程为例,从课程本体的研究现状出发,研究课程知识本体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利用学习元平台的功能及特点,实现了课程知识本体的协同构建,探索本体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推荐、课程知识自动标记、学习路径指导、课程可视化导航、个人知识地图、课程资源检索、知识自动问答等方面的实践应用。研究中,本体的建构者也是学习的参与者,在构建课程知识本体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知识的建构;本体采用协同构建方式,引入了"大众"参与,化解了本体建构的难度;本体在学习资源与知识组织方面的多种应用场景,对于提升教学实践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本体 本体建构 学习元平台 学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古语课程领域语义Web的推理与检索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苏依拉 吉亚图 窦葆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由于蒙古语网络教学相对落后,蒙古语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利用率较低,并且基于关键字的教学资源检索缺少在语义层面上的处理和表示,导致检索结果不全面和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蒙古语课程领域语义Web的检索方法。通过建立教学领域&q... 由于蒙古语网络教学相对落后,蒙古语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利用率较低,并且基于关键字的教学资源检索缺少在语义层面上的处理和表示,导致检索结果不全面和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蒙古语课程领域语义Web的检索方法。通过建立教学领域"人工智能(■■)"课程蒙文本体,利用关系数据库MySQL、语义相似度以及推理规则等工具与方法,实现构建基于蒙古语教学领域查询与检索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并且建立了蒙古语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和互操作的知识层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语 语义WEB 课程本体 推理 信息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哲学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永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6-19,43,共5页
课程哲学不是对课程实践进行现实性的描述和技巧上的解答,而是从哲学的视域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智慧。其研究主题包括课程本体论、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课程伦理学、课程美学五个领域。主要的研... 课程哲学不是对课程实践进行现实性的描述和技巧上的解答,而是从哲学的视域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智慧。其研究主题包括课程本体论、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课程伦理学、课程美学五个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思辨法、俗民志研究和文本诠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哲学 课程本体 课程认识论 课程价值论 课程伦理学 课程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何以建构美好生活——基于课程美育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萍 殷世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而“美好生活”蕴藏着生活之中的享受劳动创造之美、体验自由民主之美、呈现良善淳厚之美、展现和谐通达之美。从学校育人的角度,需要通过课程建构美好生活和学会享受美好生活,即通过课程美育构建美好生活。美好...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而“美好生活”蕴藏着生活之中的享受劳动创造之美、体验自由民主之美、呈现良善淳厚之美、展现和谐通达之美。从学校育人的角度,需要通过课程建构美好生活和学会享受美好生活,即通过课程美育构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与课程美育之间有着多重的内在本质关联:美好生活为课程美育提供价值引领、构成课程美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课程美育的实施动力;而课程美育则昭示着美好生活的本质回归、融为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内容,并为美好生活建构提供孕育土壤。以课程构建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课程美育树立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以课程本体之美,构建美好教育生活世界;以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课程美育 美好教育生活 美好生活素养 课程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人性论:课程人性基础的发展走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文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88,共7页
在我国,课程的人性基础研究从缺位到回归,但其方法论陷入困境,引发了多重问题。对此进行反思与超越,生发出“学习人性论”的新观点。“学习人性论”以“起点一过程一结果”相整合的整体取向方法论,缓解了已有各种人性假设的分崩离析而... 在我国,课程的人性基础研究从缺位到回归,但其方法论陷入困境,引发了多重问题。对此进行反思与超越,生发出“学习人性论”的新观点。“学习人性论”以“起点一过程一结果”相整合的整体取向方法论,缓解了已有各种人性假设的分崩离析而深达其内在的一致性,消解了已有人性基础囿于“起点论”或“结果论”的问题而实现贯通一体的建构,推动了课程人性基础的发展。基于“学习人性论”,课程要激活学习人性、依靠学习人性进而成就学习人性。这就赋予了课程不同于政治、经济等活动的人性发展使命,凸显了人性领域的“教育学自觉”,有利于确立人性研究与观照的“教育学立场”,也有利于审视和校准课程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学习人性论”呼唤确立以学习为本的课程本体论,建构以学习为重的课程价值论和创新促进学习的课程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人性论 人性基础 课程本体 课程价值论 学习为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及其推理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春霞 彭成 +1 位作者 罗妹秋 牛振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73-578,共6页
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已成为知识图谱、网络学习和知识服务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数学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数学课程本体,设计了基于数学课程本体的数学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方法。数学课程本... 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已成为知识图谱、网络学习和知识服务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数学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数学课程本体,设计了基于数学课程本体的数学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方法。数学课程本体的特点是:数学课程本体包括数学课程上层本体、数学课程内容本体以及数学课程习题本体。数学课程上层本体描述不同数学课程共享的概念化知识,数学课程内容本体描述特定课程的知识,数学课程习题本体描述数学课程习题的内涵和性质。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特点是: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分层融合性,概念的正实例和负实例的引入,以及与数学课程内容本体的有机衔接。基于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方法的特色是:构建了推理类型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从本体角度给出了推理知识的类型和在数学课程知识图谱中的定位和关联关系。离散数学课程实验,表明了知识图谱构建和推理方法的有效性。数学课程知识图谱及其推理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显式的课程知识表示、知识组织和知识推理模型,从而改善了知识服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知识图谱 知识推理 数学课程上层本体 数学课程内容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