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遵循、指向与技术范式——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郑辉英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9,共9页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对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是全面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人...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对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是全面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人本主义和泛在学习等理论为指导,把握建设理念、建设重点、建设要求的实践指向,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导向下,构建了“两筑四探四强化”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技术范式,即筑牢理论资源、实践资源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基础;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热点时政、产业发展、日常生活的课程思政资源库素材;强化全员参与、学科统整、本土开发、数字赋能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资源 跨境电商实务 两筑四探四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审度、行动反思与路向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富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2,共11页
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肩负着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一系列进展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继续优化适应和改进升级的需求,在建设实践中需要... 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肩负着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一系列进展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继续优化适应和改进升级的需求,在建设实践中需要全面审度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组合使用、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改进等问题。同时需要不断反思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行动的“长项”和“弱点”,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遵循的专业教育与价值塑造相统一、显性教育目标与隐性教育渠道相统一、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续与创新探索相统一等内在要求进行修正与完善;对存在的覆盖面不够全、类型仍旧单一、层次递进较弱、缺乏相互支撑等突出短板进行识别和补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思政课程引领、开展课程分类指导、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依托各级教研平台、改进质量监测评价等,重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样态和未来图景,为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向提供多样化的理论引导与行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精神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系统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姗姗 毕鑫 +1 位作者 李林 赵富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3,共11页
北京冬奥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鲜活资源,应深入挖掘其思政育人元素,发挥引领指向的育人功能。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 北京冬奥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鲜活资源,应深入挖掘其思政育人元素,发挥引领指向的育人功能。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系统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促成北京冬奥精神完美转化,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不断提质增效,应分别强化、优化、完善及扩展北京冬奥精神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赋能基础、增效实力、提质方法及拓域范围四大板块,不断丰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意蕴,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特色与实力,夯实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学理性与实践性,拓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渠道与范围。研究从四大板块实现了北京冬奥精神与体育课程思政二者的逻辑互构,助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达成预期的思政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精神 冬奥会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协调城乡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玉梅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185-186,共2页
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主要针对利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协调城乡课堂教学育人功能进行分析,介绍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的价值... 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主要针对利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协调城乡课堂教学育人功能进行分析,介绍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取向,探讨了城乡课堂教学在建设课程思政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育资源 城乡课堂教学 育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要义及实践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5-38,共4页
“UI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要义主要体现在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命运共同体,拓宽延伸课程思政育人资源,促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三个方面。“UI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要修订完善“UI设计类”课程教学大纲,拓宽丰富“U... “UI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要义主要体现在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命运共同体,拓宽延伸课程思政育人资源,促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三个方面。“UI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要修订完善“UI设计类”课程教学大纲,拓宽丰富“UI设计”类课程思政资源,创新“UI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完善“UI设计”类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设计类课程 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资源 教学方法 素养能力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创新与路径推展研究 被引量:61
6
作者 赵富学 李林 +2 位作者 王杰 赵鹏 李壮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7-394,共8页
提升质量与增强效应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的实际,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创新方法和推展路径进行凝练与设计。认为... 提升质量与增强效应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的实际,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创新方法和推展路径进行凝练与设计。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路径中凸显出思政元素凝练不准、教学要求落实不够、方法创新模式不活、路径设计策略不优等核心问题。需要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际,寻求方法创新的导向与思路,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提质增效目的提供多元化方案与选择,设计出适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并在积极推展的过程中寻求提质增效的突破口。突出不同体育课程类型的特点和要求,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提升优化过程能够与体育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开展过程中实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元素 课程思政资源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2
7
作者 黄锁明 李丽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39-42,共4页
深入开展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工科人才至关重要。当前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思政目标聚焦度不够、课程思政元素选择精准性不够、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供给度不够、教学方法改革性不够等问题。新工科课... 深入开展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工科人才至关重要。当前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思政目标聚焦度不够、课程思政元素选择精准性不够、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供给度不够、教学方法改革性不够等问题。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应以全局思维确立课程思政目标,以引申转化融通课程思政内容,以多重维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以量身定制设计思政授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思政资源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维思政”建设研究——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河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25-27,共3页
思政课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和独有特色。“三维思政”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管理服务思政。“三维思政”涵盖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三维思维”建设要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强化课程思政资源挖... 思政课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和独有特色。“三维思政”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管理服务思政。“三维思政”涵盖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三维思维”建设要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强化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利用,优化管理服务思政特色育人氛围,加强党对“三维思政”建设的全面领导,构建思政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维 课程 课程思政资源 管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