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优化——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相关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及新时代下的其他资源,优化当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求学体验,让高校教育环境被更多人所认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相关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及新时代下的其他资源,优化当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求学体验,让高校教育环境被更多人所认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一书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方法,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授课人员需要根据各个学科的个性化特点,结合信息技术优化当下的教学模式,为当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提供创新元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电子信息技术 深层次整合 深度融合 个性化特点 教学质量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主线: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钟柏昌 李艺 魏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6-29,共4页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的课程体系的转型 :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 ,再到主题活动主线 ,现在又面临工作主线的挑战。工作主线是指将“工作”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线索。“工作”是名词属性和动词属性的有机整合体 ,具有关联性、...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的课程体系的转型 :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 ,再到主题活动主线 ,现在又面临工作主线的挑战。工作主线是指将“工作”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线索。“工作”是名词属性和动词属性的有机整合体 ,具有关联性、共享性、相似性、连续性、目的性、反思性、社会性、层级性和依赖性等九大属性。工作主线有利于游离“任务”或“活动”设计本身 ,超越“为任务而任务”或“为活动而活动”的初级思维 ,消解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二元对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工作 任务 活动 工作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的概念演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42
3
作者 钟柏昌 李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93,共7页
计算思维正在走出计算机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显现为一种新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思想方法,并形成了丰厚的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三组有关联的思维结构:对象化思维和过程思维、抽象思维和可视化思维、工程思维和自动化思... 计算思维正在走出计算机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显现为一种新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思想方法,并形成了丰厚的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三组有关联的思维结构:对象化思维和过程思维、抽象思维和可视化思维、工程思维和自动化思维。在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努力探求其上游学科思维(思想)的背景下,以计算思维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内涵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克服"狭隘工具论"的影响,而且有利于将计算思维塑造成一种基本的学科素养,凸显其基础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 被引量:90
4
作者 李锋 王吉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23,共5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也转变着人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征。通过现状调研表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内在价值"模糊化"、内容"简单化"、方法"形式化"的不足。该文通过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也转变着人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征。通过现状调研表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内在价值"模糊化"、内容"简单化"、方法"形式化"的不足。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术前沿成果,可以看出发展学生"数据抽象、模型建设、自动化实现"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内在价值。从实施策略来看,建构计算思维的表现性标准、基于标准开展教学是落实计算思维教育的可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内在价值 计算思维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结果及其启示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健 吴旻瑜 万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在义务教育阶段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但仍任重道远;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各地区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课程政策和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但仍任重道远;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各地区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课程政策和教学条件各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处于“失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讨论 被引量:71
6
作者 李艺 钟柏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61,共7页
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核心素养体系应有方法论的自觉,从学科本质的追问开始是合理的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亦是如此。基于对核心素养和计算思维内涵的理解,可以将核心素养刻画为由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和双基层构成的"... 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核心素养体系应有方法论的自觉,从学科本质的追问开始是合理的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亦是如此。基于对核心素养和计算思维内涵的理解,可以将核心素养刻画为由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和双基层构成的"三层结构",将计算思维划分为对象与管理、设计与制作、合作与协作、系统与工程、规则与安全、伦理与道德等六组平行且互有关联的思维类别。如此,以计算思维为横向维度,以核心素养为纵向维度,便可形成一个6×3的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核心素养 计算思维 三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世纪发展——以IITB的“学校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卉 解月光 董玉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9,共6页
印度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一直颇为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为印度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虽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被众所周知,但是新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世人不甚了解。该研究描述了印... 印度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一直颇为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为印度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虽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被众所周知,但是新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世人不甚了解。该研究描述了印度新世纪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生的新变化,着重分析了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制定的"学校计算机课程模型",及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问题,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改革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信息技术课程 学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娟 张景生 +3 位作者 郭峰 王丽 崔丽娟 王志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对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青岛实验区的两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个案调查,从信息技术新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学校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影响信息...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对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青岛实验区的两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个案调查,从信息技术新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学校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若干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特征 学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启示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玉琦 刘向永 钱松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2010年前后,在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国家对本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展开了新一轮改革。该文通过对英国、日本、美国、印度和韩国等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总结了他们共性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课程实施形态分为学科... 2010年前后,在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国家对本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展开了新一轮改革。该文通过对英国、日本、美国、印度和韩国等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总结了他们共性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课程实施形态分为学科课程和整合课程两种,具体为分科、合科、融入、工具四大类,并且出现了在低年级设置独立学科的态势;课程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有助于终身学习的个人价值;各国家课程目标虽有不同理解,但总体指向综合的、全面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内容呈现出向STS发展的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综合比较,提出了对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国际比较 最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韩忠强 王世军 董玉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1-66,共6页
对课程改革实验区——山东省各地高中骨干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对进一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几点启示:(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二)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提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得... 对课程改革实验区——山东省各地高中骨干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对进一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几点启示:(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二)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提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得到更多的促进专业发展的机会;(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意识 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梳理思路简议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艺 朱彩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文章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本质与价值、结构与形态、功用与效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思想应该是一类特定的知识树、是"思想—方法—技巧"多要素综合体、能揭示课程本质彰显课程价值、与学习者认知规律相协调... 文章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本质与价值、结构与形态、功用与效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思想应该是一类特定的知识树、是"思想—方法—技巧"多要素综合体、能揭示课程本质彰显课程价值、与学习者认知规律相协调利于引导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思想 文件管理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伦理教育现状探析——国际视野下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蓓蓉 赵琳 任友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
信息伦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包含的信息伦理教学内容对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文在综述各国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五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内... 信息伦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包含的信息伦理教学内容对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文在综述各国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五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现行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中涉及的信息伦理知识点较少,编排比较集中,案例讨论较少。教材编著者在今后必修课程教材的建设中,应深入理解信息伦理教育的内涵,融入式编排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组织现实案例讨论等实践反思环节,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提升信息伦理教育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伦理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教材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国ICT课程变革反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建设——基于知识、人本与社会三维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颖 解月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97,共6页
2013年2月,英国教育部在新发布的国家学习计划草案中,将原有的ICT课程更名为计算(Computing)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上都进行了深层次变革,从早先的课程应用取向回归至专业取向。通过分析英国此次课程变革的背景、原因和做... 2013年2月,英国教育部在新发布的国家学习计划草案中,将原有的ICT课程更名为计算(Computing)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上都进行了深层次变革,从早先的课程应用取向回归至专业取向。通过分析英国此次课程变革的背景、原因和做法,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英国此次变革是在其达成知识、人本与社会统一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回归。借鉴其变革思路,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内容建设可以基于课程目标影响源——知识、人本与社会三维融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在课程目标方面,用数字智慧进行替代描述,建设立体化三维目标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用内容嵌套分级法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适应数字化社会生活需要,重视计算思维和高阶思维活动的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变革 目标 内容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树的结构及思维品质讨论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彩兰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
秉持"投射型"课程建设思路,文章探究了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树"丛"的设计,确立程序设计树、文件管理树、数据管理树、编辑制作树、通讯与交流树等五个思想树,以此为基础分析思想树"丛"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各... 秉持"投射型"课程建设思路,文章探究了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树"丛"的设计,确立程序设计树、文件管理树、数据管理树、编辑制作树、通讯与交流树等五个思想树,以此为基础分析思想树"丛"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各思想树指向的思维品质,形成计算思维、管理思维、结构化思维、设计思维、合作思维等思维品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思想 思想树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探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树培 王荣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共5页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诞生至今并不很长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信息技术教育者大多充满激情与梦想,但是质疑、退缩、困难也一直常伴左右。新课程改革十年后各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无踪影的现实,更加凸显了信息技术课...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诞生至今并不很长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信息技术教育者大多充满激情与梦想,但是质疑、退缩、困难也一直常伴左右。新课程改革十年后各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无踪影的现实,更加凸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堪忧前景。该文基于这种背景,回顾与概述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程与争议,畅想了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可能方向:工具性的夯实与保持,即平衡大众技术与精英技术的关系,关注技术应用中学生的精彩观念;人文性的丰富与拓展,即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思维价值,融入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知识与思想,明晰技术应用的可能风险与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核心价值 工具性 人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秋爽 钱松岭 董玉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 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丰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彰显课程人文精神。该教学实验研究采取不等控制组设计,经过教学处理之后,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体验""反思性实践"、促进"开放、合作"的学习文化形成等方面;其内容开发向度在社会、学生与特定的"课程事实"三方面有其具体涵义;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实验课程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研究”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被引量:39
17
作者 赵可云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文章对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能进入"深水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理论与实践"脱节依旧是当前困扰整合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对设计研究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设计研究可以为时下打破整合的瓶颈提供新的思... 文章对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未能进入"深水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理论与实践"脱节依旧是当前困扰整合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对设计研究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设计研究可以为时下打破整合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整合研究应当走进课堂,关注学科与具体问题;在组织方式上,需形成教师—专家学者合作机制;在研究过程上,重视对整合的系统记录、评价与提炼;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区域性与整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设计研究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玉琦 刘向永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文章首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方式、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进行了比较,然后又提出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文章首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方式、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进行了比较,然后又提出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演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玉琦 钱松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32,共5页
该文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其发展特征与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结论包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定位于育人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身... 该文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其发展特征与趋势,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结论包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定位于育人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层次性、灵活性与选择性为特点;课程内容则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核心,体现出STS(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综合趋势;课程评价向形成性评价方向转变,强调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此外,还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国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作品评价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坤敏 刘红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评价 “作品评价法” 评价方法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