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新编中学语文单册课本若干注释的商榷
1
作者 陈斌 何世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笔者曾撰《对高中语文若干注释的商榷》一文,对高中双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积多年教学所得,再对中学单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一、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新编初五... 笔者曾撰《对高中语文若干注释的商榷》一文,对高中双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积多年教学所得,再对中学单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一、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新编初五册《羽林郎》) 其中“徒区区”,课本注释为:“不过是白费心机。区区,指心,这里引申为心机、心计。”将“区区”作如是解,不妥。 “区区”在此是“款诚”、“忠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本注释 中学语文 新编 “之” 宾语 慧空禅院 分句 法先王 褒禅山 “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涉世家》注释商榷三则——“怅恨”“用”“并”
2
作者 左林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陈涉世家》 课本注释 “怅恨” “用” 中学 语文 “并”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油翁》的两个注释辨析
3
作者 金朝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欧阳修 《卖油翁》 课本注释 人教版 初中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文言注释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斌 何士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3,共3页
中学文言注释商榷陈斌,何士英中学文言注释虽经诸多名家之手,仍有疏漏待参处,今举数例,就教于方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新编初六册《曹刿论战》)“情”,课本注为“实情”。江夏、肖毅主编的《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 中学文言注释商榷陈斌,何士英中学文言注释虽经诸多名家之手,仍有疏漏待参处,今举数例,就教于方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新编初六册《曹刿论战》)“情”,课本注为“实情”。江夏、肖毅主编的《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1985年版119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商榷 中庶子 课本注释 “解” 信陵君 《古代汉语》 卿大夫 马缰绳 “诚” “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一则注释
5
作者 陈彬 世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12-112,共1页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咏”,课本注释为“唱歌”。“咏而归”一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第五册译为:“一路唱着歌走回来。”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作如是解...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咏”,课本注释为“唱歌”。“咏而归”一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第五册译为:“一路唱着歌走回来。”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作如是解。这样解释,从字面上看是说得过去的。但对其中“归”字的解释,愚以为值得商榷。一般选本沿用朱熹《论语集注》的说法。东汉王充在《论语·明雩》和东汉郑玄混合《鲁论》《齐论》《古论》等二十篇所集成的郑本《论语》,认为“咏而归”是“雩祭时,一边歌舞,一边把祭品献给神灵”。这样理解才符合史实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坐 冉有 子路 沂水 课本注释 教学参考书 浴乎沂 《齐论》 《鲁论》 祭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推敲 择善而从——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注释研究
6
作者 王永昌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我在教文言文备课时,首先把文章读懂,把字词句的意义搞清楚.有时发现一些注释不尽准确和翔实,就查阅工具书和参阅其它质量较高的读本,对同一词句的几种注释加以比较推敲,以择善而从,这也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吧.经过充分的比较思考... 我在教文言文备课时,首先把文章读懂,把字词句的意义搞清楚.有时发现一些注释不尽准确和翔实,就查阅工具书和参阅其它质量较高的读本,对同一词句的几种注释加以比较推敲,以择善而从,这也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吧.经过充分的比较思考,作出明确的选择;或者博采众长,作出比较精当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教学 死君 课本注释 晋文公 “之” 郑国 国君 姬姓国 文备 《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旋其面目”解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质彬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秋水》 中学 语文 “旋其面目” 人教版 课本注释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疏”“上书”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元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6,共2页
中学语文课本或读本中选录了几篇以“书”“疏”命篇的古文,它们是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李邕的《谏以妖人郑普思为秘书监书》、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和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它们涉及四种古代应用文体... 中学语文课本或读本中选录了几篇以“书”“疏”命篇的古文,它们是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李邕的《谏以妖人郑普思为秘书监书》、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和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它们涉及四种古代应用文体——书、疏、上书、上疏,因课本注释太过简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 上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谏太宗十思疏》 《论积贮疏》 语文课本 应用文体 课本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箕踞”
9
作者 刘丽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6,共1页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攀缘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一句,对其中的『箕踞』,有的教材注为『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蹲着或坐着』.
关键词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箕踞” 中学 语文 课本注释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渐离的职业
10
作者 李彦永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第四册 《送董绍南游河北序》 课本注释 典故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故老”
11
作者 王美淼 叶丽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故老” 2004年第6期 《陈情表》 课本注释 注释辨正 语文建设 年老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机启发引导培养钻研兴趣——《屈原列传》词语教学札记
12
作者 张志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抓好词语教学这一点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相机启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教学 《屈原列传》 启发引导 札记 兴趣 课本注释 词义 举贤 引导学生 文言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项令》教学设计
13
作者 董代华 张利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传记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思路 课本注释 《强项令》 中学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日牛马嘶”新解
14
作者 宓励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X期25-25,共1页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作品写女主人公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在兄长的逼迫下,再嫁太守家时有这样一句场面描写:“其日牛马嘶”。课本注释:“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嘶,马叫。”把“牛马嘶”释成“牛马乱叫”,似未安。...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作品写女主人公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在兄长的逼迫下,再嫁太守家时有这样一句场面描写:“其日牛马嘶”。课本注释:“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嘶,马叫。”把“牛马嘶”释成“牛马乱叫”,似未安。 一、不合情理。这天是太守家婚娶的大喜日子,自然是车马盈门,十分热闹,而这个“乱”字,显然与这种气氛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嘶 太守 复指 课本注释 高中语文教材 一个语素 刘兰芝 复音词 婚娶 《孔雀东南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故乡》主题之新解
15
作者 邓良秀 《教师》 2014年第7期44-45,共2页
关于《故乡》一文的主题,课本注释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 关于《故乡》一文的主题,课本注释上是这样写的: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想要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鲁迅 课本注释 中国农村 辛亥革命 社会根源 “我” 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颓唐≠精神不振作
16
作者 唐光辉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2期8-8,共1页
《背影》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其中的“颓唐”,课本注释作“精神不振作”。诚然,查检各种辞书,对于“颓唐”一词,无一不作如是解释。可是联系此一“颓唐”所处的具体语境,则... 《背影》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其中的“颓唐”,课本注释作“精神不振作”。诚然,查检各种辞书,对于“颓唐”一词,无一不作如是解释。可是联系此一“颓唐”所处的具体语境,则该释义尚需斟酌。我们知道:“精神不振作”,描叙的是精神状况,而这里的“颓唐”所描叙的却是人物的“老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不振 课本注释 《背影》 具体语境 精神状况 辞书 少年 释义 三体 无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纫”作何解?
17
作者 卢继文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11期32-32,共1页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要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中的“纫”字,课本注释为:“纫”结.笔者认为,此注未妥.理由如下:一、从推敲诗句的本意看.这几句诗,是焦仲卿、刘兰芝被迫暂时惜别,在大道口与仲卿“誓天不相负”之后兰...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要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中的“纫”字,课本注释为:“纫”结.笔者认为,此注未妥.理由如下:一、从推敲诗句的本意看.这几句诗,是焦仲卿、刘兰芝被迫暂时惜别,在大道口与仲卿“誓天不相负”之后兰芝所说.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磐石坚硬,千年不烂,万年不变.人们常说:“海枯石烂不变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苇 刘兰芝 焦仲卿 课本注释 《孔雀东南飞》 形容词 生动形象 磐石 玉台新咏 多年生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不耻”,还是“不齿”?
18
作者 古良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12期40-40,共1页
今年4月7日《四川日报》第三版《这样的”跪求”应该》一文中,有如是一句话:“有些人屈服于权势,拜倒子金钱,沉迷于美色而下跪的丑闻,时有见诸于报端,令人不耻.”
关键词 意动用法 君子不齿 高中语文 课本注释 词的用法 可思议 同列 丑闻 讲得通 巫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