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dS班“阅读分析”课教学探讨
1
作者 方建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PNdS是德文缩写,全称是Prüfungzum Nachweis deutscher Sprachkenntnisse(德语语言知识确认考试)。非德籍学生要在德国高等学府深造必须首先通过这一考试。
关键词 阅读分析能力 学员 语言错误 测试语言 教学探讨 课文分析 练习题 句子衔接 中级阶段 语法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改一段课文
2
作者 周保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高中 第二册 《神奇的极光》 语文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小黑兔、小松树和小鹰叫屈——谈苏教版小学语文中三篇课文的理念缺陷
3
作者 陈进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苏教版 小学 语文教学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鹰学飞》 课文分析 竞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卑微者的不幸人生——解读《老王》 被引量:7
4
作者 贺桂梅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2,7,共3页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 语文 课文分析 《老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地坛》中的宗教精神
5
作者 姜红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我与地坛》 宗教精神 高中 语文教学 课文分析 史铁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垓下之围》中项羽形象的再认识
6
作者 陈涛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8期60-60,共1页
教育部规划五年制高职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该文中不以成败论英雄,抓住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生死攸关的场面,展现了一代袅雄项羽的鲜明个性和英雄品格.在... 教育部规划五年制高职教材<实用语文>第一册<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该文中不以成败论英雄,抓住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生死攸关的场面,展现了一代袅雄项羽的鲜明个性和英雄品格.在讲授本文时,如何使学生对这位末路英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项羽的自刎如何去评说?是教师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而文章留给读者的最大疑问是项羽为何放弃逃生机会选择自杀?"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作为军事家,他应该不会不明白.本文我们将围绕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便再来重新认识一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围》 项羽 人物形象 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荷塘月色》的两个“忽然想起”所想起的
7
作者 何世长 李跃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3年第06M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忽然想起” 语文 高中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的置疑、释疑和存疑
8
作者 傅道春 江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北宋 苏轼 《水调歌头》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中角度的选择与使用
9
作者 李有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0
作者 石玉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4-45,共2页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德育的好文章,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优美的文学性,是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好教材,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 文化知识水平 课堂小结 课文分析 启发诱导 讲读 范读 设疑 巩固练习 社会主义祖国 步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对作者的敬畏之心
11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对话体课堂教学模式 评价鉴赏眼光 课文分析 主动阅读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中学英语课本中的歧义句
12
作者 毛荣贵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4期78-79,共2页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并不为罕见的有趣的语言现象。中学英语课本也不乏其例。就课文中出现的歧义句作一定的客观的分析,再结合课文内容对歧义决定取舍,这样做对于深化课文分析及理解不无裨益。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率高出汉语较多,而人...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并不为罕见的有趣的语言现象。中学英语课本也不乏其例。就课文中出现的歧义句作一定的客观的分析,再结合课文内容对歧义决定取舍,这样做对于深化课文分析及理解不无裨益。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率高出汉语较多,而人称代词的指代又往往是模棱两可的。初中英语第三册(P41)有一句: At last, after a year he could not wait any longer. He went to see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本 歧义句 人称代词 AMBIGUITY ARTIST 课文分析 课文内容 定语从句 句法功能 himse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疑”的魄力——读《怀疑与学问》
13
作者 苗金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怀疑与学问》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课文分析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学员在阅读课中的自学能力──由一堂生动活泼的阅读课想到的
14
作者 阎德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1-41,共1页
如何培养学员在阅读课中的自学能力──由一堂生动活泼的阅读课想到的阎德新去年九月中旬,我在本市职工中专听了一节职工高中语文阅读课,课题是刘厚明写的《带雷声的水》。听了这节课,令人有一种清新、振奋之感。这位中年教师的课堂... 如何培养学员在阅读课中的自学能力──由一堂生动活泼的阅读课想到的阎德新去年九月中旬,我在本市职工中专听了一节职工高中语文阅读课,课题是刘厚明写的《带雷声的水》。听了这节课,令人有一种清新、振奋之感。这位中年教师的课堂结构是这样安排的:一、全班学员自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能力 语文阅读课 中年教师 刘厚明 课堂结构 自读课文 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课文分析 设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瞥
15
作者 王丽红 《学科教育》 2000年第10期7-8,共2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法 我的叔叔于勒 课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性
16
作者 王润湘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体验性 教学环节 背景介绍 课文分析 迁移运用 “体验” 听说读写 课堂教学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诵经式”朗读探源及其矫正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红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诵经式”朗读探源及其矫正□彭红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盲点”———小学生“诵经式”朗读的不良现象。“诵经式”朗读,就是置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体裁及所表达的情感于不顾,用固定的腔调读每一篇课... “诵经式”朗读探源及其矫正□彭红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盲点”———小学生“诵经式”朗读的不良现象。“诵经式”朗读,就是置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体裁及所表达的情感于不顾,用固定的腔调读每一篇课文的郎读方法。其停顿方式基本上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教学 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 示范朗读 阅读能力 小学生 形象感受 分析课文 语文教师 课文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教学要凸显“阅读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4,共2页
据我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依然习惯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而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尤其是对于教材中的诗歌篇目,不少教师只满足于讲解诗歌的内容以及从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而不注重解读诗歌的方法。研读杨宇鹏老师对《观... 据我观察,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依然习惯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而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尤其是对于教材中的诗歌篇目,不少教师只满足于讲解诗歌的内容以及从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而不注重解读诗歌的方法。研读杨宇鹏老师对《观沧海》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对这一点体悟很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分析课文 教学设计 《观沧海》 阅读教学 指导与训练 注重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评语──师生交流的窗口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桂芹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0-43,共4页
作文评语──师生交流的窗口内蒙古赤峰十中牛桂芹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0余年,写作文评语是必作的工作,自然也有一些体会。作文评语是否有用,主要不在于是否要写评语这个形式,而在于写什么,怎样写,即评语的内容。我个人体会,作... 作文评语──师生交流的窗口内蒙古赤峰十中牛桂芹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0余年,写作文评语是必作的工作,自然也有一些体会。作文评语是否有用,主要不在于是否要写评语这个形式,而在于写什么,怎样写,即评语的内容。我个人体会,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窗口。好的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语 师生交流 语文教师 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 心理需求 艾森豪威尔 初中语文教学 分析课文 学生习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最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华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94-98,71,共6页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是一个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作初步的探讨.(一)在涉及 “最优化”问题之前,有必要对我国近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和...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是一个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作初步的探讨.(一)在涉及 “最优化”问题之前,有必要对我国近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变革历史作一简单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最优化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 教学法 语文教育 教学目的 分析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