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缘巧合选莫言——兼谈语文版高中选修读本的编辑理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夏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共3页
今年九月上旬,我社中学语文部商量出版选题,计划为四种高中选修教材编写课外读本,内容拟分为“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优秀新闻选读”“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中外短篇小说名作选读”四种。之前我社已出版六种选修教材的读本,如《中国...
今年九月上旬,我社中学语文部商量出版选题,计划为四种高中选修教材编写课外读本,内容拟分为“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优秀新闻选读”“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中外短篇小说名作选读”四种。之前我社已出版六种选修教材的读本,如《中国现当代散文选读》《中外现当代诗歌选读》《唐宋诗词选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读本
选修教材
编辑理念
高中
语文版
中国古代小说
莫言
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这个“约”字怎么解
2
作者
罗献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3,共1页
人教社主编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编选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书信体散文《训俭示康》。作者在文中教诲、训诫儿子司马康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作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课本注释...
人教社主编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编选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书信体散文《训俭示康》。作者在文中教诲、训诫儿子司马康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作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课本注释日:“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这个注释从字面上粗略地看是可以说得通的.似乎也颇为符合作者引用的意图(论证节俭的好处),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并不恰当。因为它既不符合逻辑和情理,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本意。究其原因,是注释者把句中的“约”字解释错了。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
《训俭示康》
课本注释
书信体散文
合作者
课外读本
高中语文
司马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这个“约”字怎么解》商榷
3
作者
水绍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4,共1页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所载罗献中《这个“约”字怎么解》一文认为:人教社主编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将其所选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注为“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这“既不符合逻辑和情理,也不符合...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所载罗献中《这个“约”字怎么解》一文认为:人教社主编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将其所选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注为“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这“既不符合逻辑和情理,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本意。该句中的‘约’字不应释为‘俭约’,而应释为‘约束’。全句应该翻译为:‘因为约束自己(严于律己)而犯过失的很少。”’愚不敢苟同罗文之说,特陈拙见,以资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
《中学语文教学》
《训俭示康》
课外读本
高中语文
司马光
人教社
过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缘巧合选莫言——兼谈语文版高中选修读本的编辑理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夏放
机构
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部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共3页
文摘
今年九月上旬,我社中学语文部商量出版选题,计划为四种高中选修教材编写课外读本,内容拟分为“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优秀新闻选读”“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中外短篇小说名作选读”四种。之前我社已出版六种选修教材的读本,如《中国现当代散文选读》《中外现当代诗歌选读》《唐宋诗词选读》等。
关键词
课外读本
选修教材
编辑理念
高中
语文版
中国古代小说
莫言
巧合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个“约”字怎么解
2
作者
罗献中
机构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3,共1页
文摘
人教社主编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编选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书信体散文《训俭示康》。作者在文中教诲、训诫儿子司马康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作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课本注释日:“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这个注释从字面上粗略地看是可以说得通的.似乎也颇为符合作者引用的意图(论证节俭的好处),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并不恰当。因为它既不符合逻辑和情理,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本意。究其原因,是注释者把句中的“约”字解释错了。事实上,
关键词
“约”
《训俭示康》
课本注释
书信体散文
合作者
课外读本
高中语文
司马光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个“约”字怎么解》商榷
3
作者
水绍韩
机构
重庆市永川来苏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4,共1页
文摘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所载罗献中《这个“约”字怎么解》一文认为:人教社主编高中语文课外读本第二册将其所选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注为“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这“既不符合逻辑和情理,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本意。该句中的‘约’字不应释为‘俭约’,而应释为‘约束’。全句应该翻译为:‘因为约束自己(严于律己)而犯过失的很少。”’愚不敢苟同罗文之说,特陈拙见,以资商榷。
关键词
“约”
《中学语文教学》
《训俭示康》
课外读本
高中语文
司马光
人教社
过失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缘巧合选莫言——兼谈语文版高中选修读本的编辑理念
张夏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这个“约”字怎么解
罗献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这个“约”字怎么解》商榷
水绍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