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职业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
1
作者 吕莉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如人其景;讲述人物栩栩如声,如见其人;讲述事件绘声绘色,如临其境;讲述科学准确严谨,如进自然。其次,从语言的外部属性来看,语速、语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确的运用语速和语调,可以大大增强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化和讲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职业教育 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语言 生动形象 外部特征 讲述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课堂语言艺术
2
作者 邱燕 彭秋江 王广云 《职教论坛》 2004年第2期28-,共1页
  从教育专业用语来看,课堂语言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为目标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表情、动作、姿态).因此它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一方面又具有规范性.它既是教法、教态和教学语言的统一,也是教师身教与...   从教育专业用语来看,课堂语言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为目标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表情、动作、姿态).因此它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一方面又具有规范性.它既是教法、教态和教学语言的统一,也是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口头语言 结合运用 口语 书面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课堂语言艺术及运用的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凌琳 《福建茶叶》 201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艺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对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课堂语... 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艺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对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课堂语言技术,这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英语教学语言类型和特点,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堂语言技术,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浅议
4
作者 李庚煦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2期63-65,共3页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语言的传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来完成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增强表现力,激发...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语言的传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来完成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增强表现力,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以极大的美的享受。课堂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农村中小学教师 体态语言 听者 课堂教学 音量 讲者 板书语言 口头语言 语言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要注意语言姿态和表情修养 被引量:2
5
作者 易仲民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3期11-12,共2页
课堂语言的姿态和表情,是教师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在外部体态上的自然流露,是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形态和神态表现。语言学家把讲话时的手势、姿态、动作称为“人体语言”,把讲话时的面部表情称为“副语言”。这种“人体语言”和“副语言... 课堂语言的姿态和表情,是教师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在外部体态上的自然流露,是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形态和神态表现。语言学家把讲话时的手势、姿态、动作称为“人体语言”,把讲话时的面部表情称为“副语言”。这种“人体语言”和“副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表情达意的重要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常常需要从讲话的姿势和表情中取得帮助,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情境,使讲课内容和讲课者溶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他们头脑里形成活生生的语言形象。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语言艺术 教师 人体语言 课堂教学质量 修养 思想感情 语言 语言情境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