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理念下“故事数学”的执行路径与课堂模型
1
作者 周智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0-44,共5页
“故事数学”是一种以跨学科理念为引领的新型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重构数学认知路径,帮助学习者在具象认知中逐步建构抽象思维,推动育人方式由单一的学科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实践中,基于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创生广度的目标... “故事数学”是一种以跨学科理念为引领的新型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重构数学认知路径,帮助学习者在具象认知中逐步建构抽象思维,推动育人方式由单一的学科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实践中,基于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创生广度的目标指引,确立学材故事化、学堂场景化、学生角色化、学程情节化、学创资源化的执行路径,并构建“起(趣引学)—承(续建构)—转(化应用)—合(融拓展)”的结构化课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常规课 故事数学 结构化 课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介入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钧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由于缺乏专家指导,且专业教学评价的技术门槛较高,导致教师在常态课堂中只能借助作业练习评估教学效果,随之产出片面的教学反思。ChatGPT具有处理复杂模型和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为地理教育输出高质量内容。鉴于此,本... 由于缺乏专家指导,且专业教学评价的技术门槛较高,导致教师在常态课堂中只能借助作业练习评估教学效果,随之产出片面的教学反思。ChatGPT具有处理复杂模型和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为地理教育输出高质量内容。鉴于此,本文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提出一种ChatGPT介入常态教学行为评价的路径,即录音转文字、精细文本、文本编码、结果分析、教学改善,并提出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提示词和课堂观察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施实例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评价实践中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人工智能 ChatGPT 课堂观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TRU”课堂评价模型介绍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九诗 鲍建生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6,共5页
TRU(Teaching for Robust U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s)课堂评价模型,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密西根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一项数学课堂评价工具,该模型从数学内容、认知需求、学习机会、学生表现度和课堂练习反馈五个维度分析课堂。... TRU(Teaching for Robust U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s)课堂评价模型,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密西根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一项数学课堂评价工具,该模型从数学内容、认知需求、学习机会、学生表现度和课堂练习反馈五个维度分析课堂。本文介绍TRU评价模型的基本框架和特点,探讨该模型带给我国数学教育的启示:重视概念性和过程性学习、学情分析、重视学生自我观点阐述和对他人观点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 课堂评价模型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S的课堂互动双编码分析模型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红美 张剑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63,74,共8页
媒体技术的更新促进着课堂教学环境的变迁,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只有不断优化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才能持续地发挥其教育应用价值。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局限性为基础,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优化和改进,研究发现... 媒体技术的更新促进着课堂教学环境的变迁,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只有不断优化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才能持续地发挥其教育应用价值。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局限性为基础,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优化和改进,研究发现,已有学者对FIAS的改进仍存在改变了FIAS原有分析矩阵结构和割裂了技术与教育之间关系两大问题;以技术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互动分析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设计了基于ARS课堂互动双编码分析模型(ARSIAS),克服了已有FIAS编码改进中存在的两大问题;ARSIAS教学实践应用将量化分析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基于ARS的课堂互动双编码分析模型还可调整、延伸至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互动教学分析和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应答系统(ARS) CLICKER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 课堂互动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辰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61-64,共4页
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仍为被动学习,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将碎片化的知识、认知形成结构化,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 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仍为被动学习,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将碎片化的知识、认知形成结构化,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从情境、任务、思维、评价四大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与说明。“四维结构”课堂教学模型构建了“筛选资源,整合情境;分层设问,自主建构;搭阶降难,推理论证;多元融合,优化提质”四条教学路径。此模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降低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陡度,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 任务 思维 评价 四维结构 课堂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7-79,83,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授课。"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即是通过互联网来规避传统课堂的一些缺点和弊端。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现状,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授课。"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即是通过互联网来规避传统课堂的一些缺点和弊端。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现状,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流程更加合理化,从而提高教学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翻转课堂模型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语文:素养导向的教育生态重构
7
作者 刘宏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6,共4页
“品质语文”教学主张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思与革新。通过理论溯源与实践探索,深化对“品”文化与“质”文化内涵的理解,明确了“品质语文”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品质语文”通过构建“四层四品”课程体系与“四环双流向”... “品质语文”教学主张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思与革新。通过理论溯源与实践探索,深化对“品”文化与“质”文化内涵的理解,明确了“品质语文”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品质语文”通过构建“四层四品”课程体系与“四环双流向”课堂模型,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范式升级,重构了素养导向的语文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语文 课程体系 课堂模型 素养导向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碧梅 鲍海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战略性目标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英语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思辨缺席。在此调研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 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战略性目标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英语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思辨缺席。在此调研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建构了一个提高思辨能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助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小组合作能力和强化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思辨缺席 思辨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模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滔滔黄河”为例
9
作者 高川秀 宫君原 《地理教学》 2022年第20期37-40,共4页
传统分科教学,虽能使学生在本学科垂直领域内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快速梳理框架、记忆知识点,但因交叉学科知识的缺失,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综合思维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提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背景下,HSA课堂模型打破学科边界,将文... 传统分科教学,虽能使学生在本学科垂直领域内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快速梳理框架、记忆知识点,但因交叉学科知识的缺失,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综合思维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提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背景下,HSA课堂模型打破学科边界,将文、理、艺跨学科深度融合,摆脱分科教学单一纵向的教学困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在融合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具化。地理学科是HSA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有效载体,本文以《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滔滔黄河”为例,确定合理的多学科整合教学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讲解为辅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地理学科跨界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贴合实际的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整合 融合教育 HSA课堂模型 地理教学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调查活动的课堂实施策略--SASI框架引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睿杰 霍丽琳恩·李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2-70,共9页
支持学生统计调查活动框架,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的一项中小学统计课堂设计与评价框架,该框架从统计调查活动的实施和统计思维习惯的培养两个方面提出统计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框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结合课堂实例... 支持学生统计调查活动框架,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的一项中小学统计课堂设计与评价框架,该框架从统计调查活动的实施和统计思维习惯的培养两个方面提出统计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框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结合课堂实例说明统计课堂活动的构建及对中小学统计活动开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I 统计调查活动 课堂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整合的思、辨、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第一期课程整合“教练工作坊”走进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凡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
中小学校在推进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惑与问题?哪些才是阻碍课程整合实施的"真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校长和教师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一期课程整合"教练工作坊"中,来自... 中小学校在推进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惑与问题?哪些才是阻碍课程整合实施的"真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校长和教师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一期课程整合"教练工作坊"中,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18位校长或学校课程负责人,通过近观"明德",了解明德课程谱系的变化;对话"教练"程红兵校长,直面课程整合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而展开了一场有关课程整合的深度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教练工作坊” 跨学科整合 主题课程 “红树林课程” “明德课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明德样本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红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美好的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理想的学校是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和谐统一,优秀的课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卓越的语文是沉潜经典与走进社会的和谐统一。基于核心素养,明德建构语文课程谱系:语文必修课程——... 美好的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理想的学校是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和谐统一,优秀的课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卓越的语文是沉潜经典与走进社会的和谐统一。基于核心素养,明德建构语文课程谱系:语文必修课程——以要素组合为路径的语文课堂模型建构;语文选修课程——以学科跨界为路径的语文课程模型建构;语文活动课程——以社会进入为路径的语文生态模型建构,以此实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模型 学科跨界 课堂模型 要素组合 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