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被引量:170
1
作者 叶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共11页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进而对教学过程展开中必然涉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出动态整合性的再认识。为此,研究者的功夫不要重在提出新论点上,而需放在"清"全局之"思",对自己的认识作出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上深化研究,进而形成在再认识基础上的系统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性质 要素关系 预设与生成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实现机制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卜玉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58,共4页
"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其实现机制是能够激活思维,生成资源开放的教学结构,是教师能够合理反馈,将学生主动学习向深层次推进的教学展开过程;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内化新知识的开放... "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其实现机制是能够激活思维,生成资源开放的教学结构,是教师能够合理反馈,将学生主动学习向深层次推进的教学展开过程;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内化新知识的开放式、延伸式教学结束处理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主动发展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质的量”课堂教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婷 王祖浩 《化学教学》 CAS 2007年第7期21-24,共4页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核心概念。是定量地揭示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的难点。多年来,“物质的量”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专利”,如何教好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今天,当我们细心阅读上海市第二...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核心概念。是定量地揭示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的难点。多年来,“物质的量”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专利”,如何教好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今天,当我们细心阅读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化学新教材,“物质的量”出现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我们时常听到,“物质的量”概念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物质的量 初中生 中学化学 反应规律 化学教师 课程改革 化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4
作者 张玉强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2期26-28,37,共4页
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的过程。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学习状态 学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机智的类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爱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6-38,共3页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人,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中组织、应急处理、课后延伸等方面都需要优秀的才智,这种才智又叫课堂教育机智。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的课堂教育机智有预备...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人,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中组织、应急处理、课后延伸等方面都需要优秀的才智,这种才智又叫课堂教育机智。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的课堂教育机智有预备机智、动员机智、教学机智、组织机智、应变机智和伏笔机智等。良好的课堂教育机智,有利于教师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的变化,从而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组织好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教育机智 类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控
6
作者 林圣基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8,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调控方法 系统设计 课堂调控 教师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学生 集中控制 调控学生 教学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尝试
7
作者 李涛 王树志 《当代教育科学》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自1991年始,我们配合山东省课题组进行“县区中小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与研究”工作,在初中全面推行了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主要指导理论的“单元达标教学”。
关键词 微型教学 掌握学习 教学过程最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达标教学 教学方法 培训教师 重点环节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式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探析
8
作者 胡岩 《地理教学》 2011年第7期12-13,共2页
一、注重互动生成,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近年来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又表现为一种动态生成,即时常“涌现出新事件、新思想、新行为... 一、注重互动生成,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近年来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又表现为一种动态生成,即时常“涌现出新事件、新思想、新行为等”。这正体现教学活动在构成上的复杂性、过程中的多变性和结果上的不可完全预测性等特征。因此,一个适宜学生主动发展的、充满生气的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特征应该是互动的,又是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 地理 教育理论 动态生成 复杂性 预测性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福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70-72,共3页
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影响课堂教学动力的相关因素,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动力的激发与启动、动力的强弱、动力的方向的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影响课堂教学动力的相关因素,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动力的激发与启动、动力的强弱、动力的方向的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动力是主体的合力.动力性原则是教学原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矛盾性这一基本规律.它要求人们关注教学的主体及主体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动力 动力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 动力性 理性 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调控 教学原则 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长银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情感教育 好学生 健康人格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情感态度 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俊峰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128,共1页
一是审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因素。个体差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以及外形气质等。分析发现,无论是教学主体还是客体,对另一方外在因素的差异,都具有比较直观和明显的反应,这些反应会从接受程度、参与互动积极性... 一是审计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因素。个体差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以及外形气质等。分析发现,无论是教学主体还是客体,对另一方外在因素的差异,都具有比较直观和明显的反应,这些反应会从接受程度、参与互动积极性以及配合程度等不同方面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成果。(2)教学显性信息。教学显性信息,主要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和态度,这些信息或态度被学生接受或认可的程度,与这些信息传递、表述的方式以及教师的语速、形态甚至是普通话水平都有很大关系。(3)教学隐性技能。教学隐性技能主要考虑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诸如教学内容、教师的板书与课件制作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审计专业 信息传递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技能 个体差异 教学主体 普通话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罗士琴 陈实 《地理教学》 2009年第9期7-9,3,共4页
“板图”(黑板略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它凭借其形象、直观、地理要素突出、时问经济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热宠,是教师们的“挚友”... “板图”(黑板略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它凭借其形象、直观、地理要素突出、时问经济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热宠,是教师们的“挚友”。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板图”的使用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了吗?下面,笔者就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板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板图 课堂教学过程 地理教师 应用 地理事物 地理过程 地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13
作者 李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提问 教师 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 生物学课 教学问答 教学技能 回答 错误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课堂控制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国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控制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的素质 提高课 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情绪情感状态 教学情景 反馈策略 课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宇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共3页
课堂教学结构,又称课堂教学过程。它是指参与课堂教学的各因素(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训练方式)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活动程序,也就是上课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结构 知识分类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程序 组合形式 训练方式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体院2004年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结果的解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亦海 张生康 +5 位作者 袁文学 胡声宇 江百龙 徐绪友 董又舒 何永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5-97,共3页
基于武汉体育学院2003年研制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归纳了三个学期教学运行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课堂类型、授课教师、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全面完善《... 基于武汉体育学院2003年研制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归纳了三个学期教学运行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课堂类型、授课教师、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全面完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讨论不同阶段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同时为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多元分析 课堂教学质量过程 总体评价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反馈行为类型及其实施原则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君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反馈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师生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反应;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反馈 行为类型 教学活动 中师生 控制论 输出量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类别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康宁 程晓樵 吴永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0-34,共5页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课堂中的各种角色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根据角色主体的社会身份,以及角色功能与课堂教学任务本身的联系,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分为教师正式角色、教师非正式角色、学生正式角色、学生非正式角色等四...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课堂中的各种角色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根据角色主体的社会身份,以及角色功能与课堂教学任务本身的联系,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分为教师正式角色、教师非正式角色、学生正式角色、学生非正式角色等四个基本类别。这些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具有普遍性。我国由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又带有某些特殊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非正式 主要特征 中小学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社会身份 课堂活动 社会文化环境 学生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美学法则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以俊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8-11,共4页
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美学法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钟以俊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在连续的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使教和学的各个方面在动态中的组合形式具有高度的和谐... 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美学法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钟以俊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在连续的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使教和学的各个方面在动态中的组合形式具有高度的和谐性。和谐一词的意义是配合得适当和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 多样统一 教学方法 和谐性 波动性 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对英语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衔接的探索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松林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6,39,共4页
一、问提的提出 笔者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年第8期上阅读到韩子传(2011:12—15)写的“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对教学环节衔接方法的探索”一文。该文分析了教学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五大类衔接方法,对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问提的提出 笔者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年第8期上阅读到韩子传(2011:12—15)写的“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对教学环节衔接方法的探索”一文。该文分析了教学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五大类衔接方法,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该文没有从课堂教学过程整体性衔接方面做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衔接方法 课堂情境 初中英语 体性 外语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