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孙众 吕恺悦 +3 位作者 骆力明 陈美玲 许林 施智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3,共9页
传统课堂教学分析,多以时间取样的手工编码为主,存在过度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难以规模化服务等难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要突破困境,需经历从全人工、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协同的进化路径;需建立由多源数据... 传统课堂教学分析,多以时间取样的手工编码为主,存在过度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难以规模化服务等难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要突破困境,需经历从全人工、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协同的进化路径;需建立由多源数据支持的教学案例库、文本视频为主的分析维度集、教学事件与时间取样相结合的多元分析方法而形成的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课堂行为分析,以自然语言理解和大数据为主的教学事件分析和评语分析等,可成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突破口,以期逐步达成人机协同、规模化、高效率开展课堂教学分析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分析 人机协同 事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II框架: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发展走向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众 吕恺悦 +1 位作者 施智平 骆力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9,77,共8页
规则化与可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前提。以S-T行为及FIAS言语交互为代表的分析方法,用时间取样的研究思路量化课堂教学,虽然对规则化、客观分析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一直受困于费时低效、未能有效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 规则化与可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前提。以S-T行为及FIAS言语交互为代表的分析方法,用时间取样的研究思路量化课堂教学,虽然对规则化、客观分析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一直受困于费时低效、未能有效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以及不能较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建立以教学事件为基本分析维度,综合双主教学结构等教育理论,以及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从教学事件识别与教学阶段划分、教学法结构序列、时间取样的行为和言语交互分析、基于证据的教学解读和人机协同的教学改进等阶段,构建课堂教学分析TESTII(Teaching Events,SPS,Time Coding,Interpretation,Improvement)框架,成为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结构 教学事件 课堂教学分析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分析与改进:人在回路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众 于子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课堂教学分析是教学改进的依据,而教学改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两者相互作用,构成课堂教学研究的回路。当前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研究领域,存在人机协同机制不明确、教学分析与改进关联不密切、教学实践应用的指导性不强等困境。研究借... 课堂教学分析是教学改进的依据,而教学改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两者相互作用,构成课堂教学研究的回路。当前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研究领域,存在人机协同机制不明确、教学分析与改进关联不密切、教学实践应用的指导性不强等困境。研究借鉴使用理论的双路径学习和人在回路设计优化思路,提出以“教学结构”为课堂教学分析与改进回路的焦点,将回路分为高干预区和低干预区,论述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在回路中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构建TESTII课堂教学分析模型,和“结构分析、问题发现、策略改进、实践应用”的4A改进模型,可以形成人在回路的人机协同课堂教学分析与改进机制,为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分析 教学改进 双路径学习 人在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 被引量:52
5
作者 李松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课堂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课堂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即过程论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明课堂教学行为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设计的需要和转化教学观念的需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3
6
作者 赵丽 贺玮 王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传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多以人脑分析为主,存在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分析不准确等问题。信息化课堂中教学行为分析多通过单一言语行为来考量,手势、眼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其他课堂行为难以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和信息化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多以人脑分析为主,存在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分析不准确等问题。信息化课堂中教学行为分析多通过单一言语行为来考量,手势、眼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其他课堂行为难以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和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局限,实现了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更加精准、全面、真实。研究从舆论造势、技术担忧和安全伦理三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发展困境。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发展、困境和路径的分析,认为,“人工与人脑的统一”为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带来创新突破,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模态大数据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人脑智能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模型与实践框架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乐乐 顾小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可穿戴传感设备的发展,课堂教学多模态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成为可能,加速了课堂教学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本研究聚焦智能时代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在综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要素的基础上,明确了多模态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可穿戴传感设备的发展,课堂教学多模态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成为可能,加速了课堂教学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本研究聚焦智能时代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在综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要素的基础上,明确了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模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并设计了多主体协同、多空间融合、多环节融通的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模型。为推动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实践应用,本研究从课堂教学、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应用服务四个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实践框架,指出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需要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智能感知与数据采集,探究课堂教学行为的发生过程,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智能教育服务模式,以期为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学习分析 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教学情境 模型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评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盖清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比例低、研究者中一线教师参与度低、研究内容狭窄、研究方法局限性大、研究结论缺乏真实性。其主...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比例低、研究者中一线教师参与度低、研究内容狭窄、研究方法局限性大、研究结论缺乏真实性。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者精力和能力有限、缺少实用的研究方法、缺乏优越的研究环境。建议我国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力度,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分析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教学”课堂录像分析方法与工具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绍青 张绒 马彦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了科学、全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在系统分析当前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有效教学"课堂录像分析的混合式评价方法,即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全貌评... 为了科学、全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在系统分析当前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有效教学"课堂录像分析的混合式评价方法,即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全貌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在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录像分析工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混合式评价方法所涉及的因素,以模块化的思想为指导,设计开发了适合低技术水平的教学工作者使用的课堂教学录像分析软件。在课堂教学录像的评价过程中借助于该软件,对实现科学、全面、高效评价课堂教学录像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混合式评价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 被引量:44
10
作者 孙众 马玉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5,共6页
网络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成熟使得课堂教学视频研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成为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本文选择国内外八个运用教学视频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研究项目,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群体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支持材料、技术支... 网络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成熟使得课堂教学视频研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成为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本文选择国内外八个运用教学视频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研究项目,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群体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支持材料、技术支持、沟通与共享、组织与经费投入、后续发展等七个角度,归纳网络时代基于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与共享的教师群体学习新渠道的主要特点,并对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群体创新学习与持续性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视频分析 群体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人工智能教师画像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柏宏权 朱俊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4,共9页
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是制约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利用教师画像刻画教师教学模式和行为特征,多维度挖掘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表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特征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提升,是解决人工智能教师专业成长难题... 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是制约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利用教师画像刻画教师教学模式和行为特征,多维度挖掘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表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特征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提升,是解决人工智能教师专业成长难题的新途径。文章以30节小学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采用S-T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法构建教师画像发现: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偏向对话型和混合型,教学行为存在“IRF循环”“指导联结”“沉默促进”三种典型模式,媒体应用行为呈现“技术倾向”“连续型”“传统媒体双向交互”三种模式。基于教师画像,文章提出了小学人工智能教师教学行为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小学人工智能教师 人工智能教学 滞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72,共12页
针对教师的绩效评估需要处理由谁来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等三个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教师实践社区COP近三年的反思性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估问题,本文介绍了情境学习理论视角下的绩效评估、基于... 针对教师的绩效评估需要处理由谁来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等三个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教师实践社区COP近三年的反思性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估问题,本文介绍了情境学习理论视角下的绩效评估、基于知识建构的波普尔模型绩效评估、课堂教学行为分析领域中的绩效评估等三种理论基础,以及COP绩效评估的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方法与技术、基于情境视角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与技术共三种方法与技术。在理论基础介绍、方法与技术详解的基础上,还给出了作者完成的三个具体的COP绩效评估案例,以着重阐述评估什么及如何评估的问题。本文得出COP绩效评估的方法论原则,COP绩效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的特点,以及COP绩效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等三个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社区 绩效评估 网络研修 知识建构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