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缺失与提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朦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缺失现象背后的隐忧,诸如对中等生权利的剥夺增加其消极体验、被关注感缺失导致中等生与“重要他人”疏离、标签内化催生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此基础上反思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寻求提升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方法:以关注理解为起点,采取更为公正的教学行动减少中等生的消极体验;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给中等生以情感支撑;形成中等生特有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团体,祛除标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生 课堂存在 教育现象学 标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突破:素养为本的知识理解及教学讨论——以“物质的量”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志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认识论视角的知识观隐喻教学是一种获得,有违素养为本的教学宗旨。突破课堂教学现实困境需要守望知识教育立场,理解知识多重涵义,追求教学的学生主体性和知识完整性。以"物质的量"为例对素养为本的教学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 课堂存在 知识观和教学隐喻 素养为本 知识理解 教学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