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浩浩 张海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13,共5页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良好生态的建构及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着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边界性模糊、...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良好生态的建构及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着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边界性模糊、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精准指向性不足、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配置趋同性过高、课后服务保障结果的评价体系约束性薄弱等困境。推动“双减”政策落实的提质增效,可从制度供给角度就如下方面强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制度治权有力促进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的权责互构、以制度细化准确厘定课后服务保障内容的适配环境、以制度统筹全面激活课后服务保障经费的配置效率、以制度倒逼深度强化课后服务保障结果的导向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 课后服务保障体系 课后服务保障建设主体 课后服务保障内容 课后服务保障经费 课后服务保障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鹏程 陈倩 余金莲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54-58,共5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成了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回应家长迫切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课后服务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办优质课后服务更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具有地域特...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成了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回应家长迫切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课后服务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办优质课后服务更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具有地域特色、学段特色、个体个性特色化的明显特征,能满足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各主体应明确自身在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的角色定位,推进家校社会合作。从教师激励、经费保障、质量评估和安全保障四方面构建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的配套制度建设,更好地落实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课后服务 “双减” 角色定位 利益主体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