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武 钟丽萍 +1 位作者 范成文 隋晓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我国家校社推进课后体育服务的“分离式”困境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意识不强、家校社协同供给缺乏、家校社有效沟通不足、家校社协同管理不到位。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我国家校社推进课后体育服务的“分离式”困境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意识不强、家校社协同供给缺乏、家校社有效沟通不足、家校社协同管理不到位。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提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的实践路径:营造协同氛围,达成体育育人目标共识;协调三方资源,强化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成效;健全沟通机制,促进家校社深度融合;搭建智慧平台,优化课后体育服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后体育服务 家校社协同 交叠影响域 服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课后体育服务的发展特征、运行机制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邦赵 张晓林 +3 位作者 关清文 周雅玲 肖悦 陈润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也较为成熟,总结其发展经验可为我国“双减”之后课后体育服务的推进提供启示。研究发现,澳大利亚课后体育服务具有师资力量专业化、实施内容个性化、场地设施共享化、服务...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也较为成熟,总结其发展经验可为我国“双减”之后课后体育服务的推进提供启示。研究发现,澳大利亚课后体育服务具有师资力量专业化、实施内容个性化、场地设施共享化、服务机构多元化等发展特征,依托法律政策的行动引领机制、面向不同群体的资源支持机制、聚焦服务过程的安全保障机制、基于跟踪调查的监督反馈机制等保障澳大利亚课后体育服务的稳步发展。其对我国课后体育服务发展的启示包括:(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课后体育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2)推动课程改革,打造课程校内外一体化的服务体系;(3)协同多方主体,构建区域化多功能发展的管理模式;(4)重视学生发展,探索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体育 课后体育服务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小学课后体育服务模式构建
3
作者 赵长通 邱建国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63-72,共10页
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遵循科学性、整体性、主体性、持续性、有效性原则,考虑多元主体协同运作,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从服务体系、模式内容方面完成对小学课后体育服务模式的... 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遵循科学性、整体性、主体性、持续性、有效性原则,考虑多元主体协同运作,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从服务体系、模式内容方面完成对小学课后体育服务模式的构建。旨在通过构建小学课后体育服务模式来更好地解决课后体育服务在小学开展中遇到的桎梏与障碍,在此基础上响应“双减”政策精神号召,丰富课后体育服务实践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小学 课后服务 课后体育服务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课后体育服务的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覃晓渝 刘转青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第5期11-17,共7页
课后体育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工作,是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探究课后体育服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治理问题,在对课后体育服务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辨析并... 课后体育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工作,是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探究课后体育服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治理问题,在对课后体育服务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辨析并厘清各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结构和互动关系设计出课后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提出意识协同、制度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为课后体育服务的高效施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体育服务 利益相关者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的价值、阻滞因素与优化路径
5
作者 董亚琦 胡涛 +3 位作者 李慧 蒋诗强 王波 胡剑峰 《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14-116,119,共4页
探究双减政策引领下体育课后服务的价值、阻滞因素及破解路径,以期为推动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的价值主要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锻炼时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体育教师地位... 探究双减政策引领下体育课后服务的价值、阻滞因素及破解路径,以期为推动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的价值主要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锻炼时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体育教师地位提升;拓宽体育培训市场。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的阻滞因素:课程内容设计流于形式;区域体育资源不均衡;体育课后服务缺乏标准化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不足。提出体育课后服务优化路径:实行走班制,提高服务效率;均衡分配体育课后服务资源;完善标准,优化体育课后服务环境;打造家校社以体育人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体育课后服务 阻滞因素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家长主义协商与理性自我重构——基于H市12位家长的追踪观察与深度访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高朋 朱忠贤 +1 位作者 陈紫微 王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4,共9页
遵循家长主义协商的理论解释,运用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讨论“双减”政策下家长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态度、角色、责任和行动特征。研究认为,孩子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之间存在交集,健康状况的强弱和运动习惯的强弱会影响家长对体育课后服务... 遵循家长主义协商的理论解释,运用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讨论“双减”政策下家长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态度、角色、责任和行动特征。研究认为,孩子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之间存在交集,健康状况的强弱和运动习惯的强弱会影响家长对体育课后服务的态度。在时间维度上,基于亲子、自我、家校的家长主义协商,家长经历从“从未有过的新体验”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再到“协商更多的参与方式”的认知演变进程。当前,参与到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家长深陷于新旧秩序的两难境地,承受着来自孩子身体健康、技能习得、文化学习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往往采取以下行动重构理性自我:通过观望、协商和建言,重构参与角色;强调经验、问题和绩效,重构责任意识;诉诸于他者化、妥协和互动,重构决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后服务 家长主义 理性自我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泽蒙 张化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运动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已经逐渐从科技前沿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们凭借其便携性、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等独特优势,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体育教育领域,可穿戴...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运动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已经逐渐从科技前沿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们凭借其便携性、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等独特优势,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体育教育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在体育课后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益处,同时也不回避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体育课后服务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机制与路径
8
作者 刘艳 周倩 崔李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双减”政策推动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发挥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及职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延伸性教育服务,促进各方的协同引导、协同推进和协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逻... “双减”政策推动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发挥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及职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延伸性教育服务,促进各方的协同引导、协同推进和协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逻辑内涵入手,针对治理主体的权责与次位不明晰、标准不完善、支持性资源不足以及各主体协调失衡等协同治理困境,构建“目标协同—资源协同—行为协同—管理协同—环境协同”的五维协同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体育课后服务多元主体治理协同度进行实证评价,从宏观引导、中观策划和微观操作层面,提出“制度规范—战略体系—具体举措”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然现状、矛盾分析与解决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玉航 王茜 《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32-134,共3页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课后延时服务成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之一,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多方矛盾问题。文章研究“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然现状、矛盾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体育课...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课后延时服务成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之一,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多方矛盾问题。文章研究“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然现状、矛盾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现状为教师压力大、体育设施资源匮乏、各地区开展规模不一。出现此类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的角色矛盾和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收矛盾、体育设施的供求矛盾与服务内容认知矛盾。本文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提出了增强师资数量、调整薪资标准、拟定特色制度体系等解决策略,以全面贯彻“双减”政策,加强学校体育的主体地位,并有效提高体育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 实然现状 矛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强峰 雷雨星 +1 位作者 郭汝 陈浩南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体育课后服务是指在课后组织的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以体育课后作业完成、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学有余力学生已学内容巩固提高为主的体育锻炼辅导和补习。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减负、个性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课后... 体育课后服务是指在课后组织的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以体育课后作业完成、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学有余力学生已学内容巩固提高为主的体育锻炼辅导和补习。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减负、个性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困境体现在学校实施陷入“课堂搬家”的泥潭、校外实施落入“学科培训”的窠臼、线上体育教学资源利用存在“推进困难”的危机、体育课后服务安全面临“缺乏保障”的窘境。究其原因,在于教育公益思维欠缺、质量监控建设滞后、法律法规条款缺乏。强化体育课后服务公益认知、深化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标准、拓宽体育教师课后服务能力、细化体育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是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困境突破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校 体育培训机构 体育课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有效开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李明 刘艳 王家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0,共9页
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提炼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相关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剖析各因素对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有效开展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直接条件、课程服务4个主范畴是关键影响因素... 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提炼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相关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剖析各因素对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有效开展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直接条件、课程服务4个主范畴是关键影响因素。其中,社会环境、直接条件以及家长需求直接影响体育课后服务的有效开展,对教师与学生需求的深层因素具有推动和保障作用。服务管理规章、制度、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及服务方法等因素的改进及优化对服务有效开展产生正向影响。研究认为,营造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氛围,拓宽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外部支持,优化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以人为本”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内容质量,健全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与监管机制,是促进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 体育课后服务 影响因素 有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行与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经国 《教育界》 2023年第26期5-7,共3页
目前,课后服务已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小学体育教师也应积极地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文章分析了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阐述了提升小学... 目前,课后服务已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小学体育教师也应积极地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文章分析了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阐述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体育课后服务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化仿真分析
13
作者 霍鹏宇 史曙生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3年第3期84-92,共9页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高质量开展、多主体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带来了发展契机.以地方政府、基层学校、社会组织为博弈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三方策略选择的博弈过程,对不同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情境进行仿真分析,探索不同主体博弈选...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高质量开展、多主体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带来了发展契机.以地方政府、基层学校、社会组织为博弈主体,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三方策略选择的博弈过程,对不同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情境进行仿真分析,探索不同主体博弈选择对参与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基层学校与社会组织共同积极参与是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理想模式;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与监管成本存在高度正相关;政府发放的补偿内容对基层学校的策略选择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控制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增加积极管理学校的补偿发放及降低社会组织的惩罚措施等途径,能有效推动“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向博弈稳定发展,显著提升地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演化博弈 仿真研究 循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与改进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宏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第11期83-84,共2页
现阶段常德市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体育课后服务形式单一、专业体育教师不足、场地资源紧张、重视实践教育轻视理论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常德市 中小学 体育课后服务 现状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器材智能化:驱动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新引擎
15
作者 谢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体育器材也由原来简单传统的工具向多功能、智能化转变,与体育课后服务和教育活动不断融合。智能化体育器材,通过精准采集学生的多维度数据,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可以提升学生运动体验,丰富教学手段与资源、帮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体育器材也由原来简单传统的工具向多功能、智能化转变,与体育课后服务和教育活动不断融合。智能化体育器材,通过精准采集学生的多维度数据,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可以提升学生运动体验,丰富教学手段与资源、帮助个性化教学,促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体育器材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竞争内卷化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困扰及纾解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璐 翟靖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学业竞争内卷化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利益动因,其发展经历起源、扩张与固化3个阶段,并通过吸纳时间、抵触政策、削弱学校体育力量、强化错误观念等路径干扰学校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形成难以破解的困局。困局的纾解既要立足... 学业竞争内卷化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利益动因,其发展经历起源、扩张与固化3个阶段,并通过吸纳时间、抵触政策、削弱学校体育力量、强化错误观念等路径干扰学校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形成难以破解的困局。困局的纾解既要立足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大背景,又要着眼教育和体育小环境。“双循环”和我国人口规模新形势决定学业竞争内卷化问题的解决前途是光明的。发展职业教育、协调宏观与微观利益,结合扎实推进“双减”政策实施、完善体育课后服务、在学业竞争的关键节点为体育赋权赋能等措施,有助于高质量破解学业竞争内卷化带来的学校体育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学业竞争 内卷化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发展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