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一体化治理 |
罗恒
刘嘉欣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发达国家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经验与启示 |
王燕华
彭建敏
文秀丽
汪作朋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的成效、经验与优化策略 |
张天峣
安义德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美国课后体育服务发展体系研究及启示 |
关清文
姜俐如
张晓林
龚芷璇
王涛
肖悦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 |
刘建武
钟丽萍
范成文
隋晓东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5
|
|
|
6
|
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审视与调适--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 |
谭亚丁
王国军
高宁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7
|
课后体育服务的教育逻辑重构与提质机制研究 |
范建伟
王兴一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澳大利亚课后体育服务的发展特征、运行机制及经验启示 |
卢邦赵
张晓林
关清文
周雅玲
肖悦
陈润娟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9
|
日本课后体育服务“学社融合”的变迁、特征及启示 |
肖悦
张晓林
关清文
陈润娟
张晓刚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0
|
“双减”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研究 |
李艳茹
党许诺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0
|
|
|
11
|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价值与路径 |
吴礼剑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5
|
|
|
12
|
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课程化建设思考 |
尚力沛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
13
|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的困境及其纾解 |
贾龙坤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11
|
|
|
14
|
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逻辑、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
李彦龙
常凤
|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5
|
高质量教育导向下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与实践探索 |
全海英
杨宁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社会学论绎 |
李彦龙
徐帅帅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
曲腾飞
陈晴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机制与路径 |
刘艳
周倩
崔李明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9
|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策略调适 |
朱荣
杨钰鑫
高长征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20
|
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家长主义协商与理性自我重构——基于H市12位家长的追踪观察与深度访谈 |
陈高朋
朱忠贤
陈紫微
王鑫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