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诽谤案件公诉情形中“损害国家形象”的宪法学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宪法第54条公民"不得危害祖国荣誉"和第51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的规定,是法律保护"国家形象"的宪法依据。但是为了防止诽谤罪追诉范围扩大化,在法理上,网络诽谤案件司法解释公诉情形中的"损害国家形... 宪法第54条公民"不得危害祖国荣誉"和第51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的规定,是法律保护"国家形象"的宪法依据。但是为了防止诽谤罪追诉范围扩大化,在法理上,网络诽谤案件司法解释公诉情形中的"损害国家形象"宜做严格界定,其中,网络诽谤的对象限于作为国家法定代表的国家元首,网络诽谤的后果是损害国家形象,网络诽谤的惩戒应与宪法批评权实现法益平衡。在法律实践中,本款司法解释属于创设国家元首保护制度,虽然其目的在于保护国家利益,但是立法权限已经超出了具体适用法律的功能。按照宪法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修改刑法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诽谤案件 国家形象 国家元首 宪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侮辱、诽谤在定罪、举证与审理上的新变化——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说开去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晓明 《法治研究》 2015年第6期27-34,共8页
《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对《刑法》第246条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和审理程序,加之此前《"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在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的突破,带来了此类案件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本文认为,网络诽... 《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对《刑法》第246条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和审理程序,加之此前《"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在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的突破,带来了此类案件审理上的一些新变化。本文认为,网络诽谤构罪标准上变化早已是一个司法操作上的难点,此次又规定网络侮辱罪、诽谤罪的举证可由公安机关协助,甚至由此也必然导致审理过程与程序上的新变化。本文针对这些司法操作与法理上的困惑与难点,提出了完善《"网络诽谤"解释》第2条第1项的建议,并探讨了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案件的举证由"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分析了在审理过程与程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利于《刑法修正案(九)》第16条的具体操作与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网络侮辱 诽谤案件 定罪 举证 审理 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