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什么读经典
1
作者 刘正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为什么读经典?1959年春,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杂志《新论点》提出的“九个问题”最早进行了回答。他用“我爱……因为……”的句式表达了他对23位世界著名作家的喜爱。1981年,卡尔维诺又撰写《为什么读经典》,他没有按照古老性、风... 为什么读经典?1959年春,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杂志《新论点》提出的“九个问题”最早进行了回答。他用“我爱……因为……”的句式表达了他对23位世界著名作家的喜爱。1981年,卡尔维诺又撰写《为什么读经典》,他没有按照古老性、风格或权威性来界定经典,而是深情地描绘他心目中经典应有的样子、性格和价值蕴含。“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维诺 古老性 价值蕴含 读经典 句式表达 权威性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感悟 被引量:5
2
作者 史锁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384-2386,共3页
通过3年的"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结合抄方侍诊和对经典著作研读及亲身的临床实践,对"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感触颇深,结合成功病案的剖析,提出自己心悟,认为:读... 通过3年的"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结合抄方侍诊和对经典著作研读及亲身的临床实践,对"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感触颇深,结合成功病案的剖析,提出自己心悟,认为:读经典,能"见病知源",是"解惑之钥";跟名师,能"集思广益",是"启蒙之道";做临床,能"出真知"是"学以致用"等,对年轻中医的成长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典 跟名师 做临床 感悟 名医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经典做临床在于对医道的“悟”与“仿”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友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9期1798-1803,共6页
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 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典 做临床 悟道 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经典、悟原理”:马克思主义解读方法的研究及其意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4
作者 冯景源 龚维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50,共17页
"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 "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以下简称《讲话》)。以上这段引文是《讲话》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学界,一些论者那里长期以来是处于"用经典、注原理"的。《讲话》之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从"三个组成部分"(三驾马车)转变到从经典解读上来。目前,学界对经典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亮剑型的,一种是绕道型的。这两种类型都力图往经典解读上汇流。但是在这里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两个问题搞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就没办法进行。文章的研究在于使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奠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典、悟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哲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经典,悟原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启示
5
作者 冯景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3,167,共14页
“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应重视经典著作的研究,改变以往一些人“用经典,注原理”的做法。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他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应重视经典著作的研究,改变以往一些人“用经典,注原理”的做法。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他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00周年而写的。两个文献虽相隔100年,探讨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但体现的内容不同。“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百年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侧重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体现的是总原则;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从经典著作《资本论》中探讨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侧重点是唯物史观。探讨两者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读经典、悟原理”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史视野中的经典细读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文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0-177,共8页
传统的经典细读以回归原义、确立定于一尊的权威阐释为宗旨,这种客观主义阐释观不符合审美接受规律,也无益于发挥经典的现代审美功能。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审美接受过程之中,一件艺术作品的全部意义便是无数... 传统的经典细读以回归原义、确立定于一尊的权威阐释为宗旨,这种客观主义阐释观不符合审美接受规律,也无益于发挥经典的现代审美功能。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审美接受过程之中,一件艺术作品的全部意义便是无数读者创造性阐释的历史成果。因此应当在经典阐释中倡导和确立接受史意识,在历史透视中进行经典细读。接受史细读有多重思路,可概括为四:经典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文本意蕴的历史阐释,艺术影响的历史展示,接受史细读与诗学研究,这也是由浅入深的四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原义主义 接受史方法 多重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经典夜读实践中探索整册书阅读的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勇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共4页
本文依据近几年开设经典夜读课的经验和体会,分别从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以及怎样读书有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册书阅读的探索。教师开列书目时要着眼于学生读书的精神成长,读书中要处理好精读与略读、常规与变通、理解与批判的辩证关系... 本文依据近几年开设经典夜读课的经验和体会,分别从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以及怎样读书有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册书阅读的探索。教师开列书目时要着眼于学生读书的精神成长,读书中要处理好精读与略读、常规与变通、理解与批判的辩证关系,运用发展性评价和读书工具,切实有效开展整册书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整册书阅 情境书课 项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