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 被引量:6
1
作者 漆永祥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4,共5页
《松崖读书记》一书 ,为文献学家王欣夫先生多年辑佚而成 ,其内容为辑录东吴三惠 (周惕、士奇、栋 )评校古籍之语录与札记。全书 2 2卷 1 4册 ,今笔者所见仅为前 2册。本文将笔者所积材料与欣夫先生《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中涉及《松崖... 《松崖读书记》一书 ,为文献学家王欣夫先生多年辑佚而成 ,其内容为辑录东吴三惠 (周惕、士奇、栋 )评校古籍之语录与札记。全书 2 2卷 1 4册 ,今笔者所见仅为前 2册。本文将笔者所积材料与欣夫先生《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中涉及《松崖读书记》之文字相较 ,就《松崖读书记》辑录时间与过程、残存现状、体例与卷帙、所据底本等方面做一蠡测 ,以考察其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崖读书记 王欣夫 惠栋 辑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澧《东塾读书记》的经学主旨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广辉 许宁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
陈澧《东塾读书记》为近代经学名著,所记皆经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其书提出“《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主张经书排序以《孝经》为先。强调学习《周易》“不必驰心于虚眇”,认为“卦气”“纳甲”“爻辰”“先天”等象数易学皆不可... 陈澧《东塾读书记》为近代经学名著,所记皆经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其书提出“《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主张经书排序以《孝经》为先。强调学习《周易》“不必驰心于虚眇”,认为“卦气”“纳甲”“爻辰”“先天”等象数易学皆不可信,学《易》当以义理为正宗,对于惠栋恢复汉代象数易学不以为然。在尚书学上,支持赵翼的主张,质疑郑玄“别有《舜典》已亡”之说。在诗经学上,对于《诗经·小序》原序、续序作者的认定,远较前人精细。在春秋学上,主张以《左传》为主,以实证推翻“《左氏》不传《春秋》”之说。陈澧《东塾读书记》所论皆公允平实,言而有据。这是一部可以比肩顾炎武《日知录》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塾读书记 《孝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四库全书总目》之《郑堂读书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0,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分贮七阁,供士人阅览。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文化发展,各类学术著作不断涌出,于是为《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以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新出之著作,遂成为学者们新的需求和目标。在一系列《四库全书总目》的续作...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分贮七阁,供士人阅览。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文化发展,各类学术著作不断涌出,于是为《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以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新出之著作,遂成为学者们新的需求和目标。在一系列《四库全书总目》的续作中,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是很值得重视的,但是长期以来却被学界所忽略。本文就《郑堂读书记》续接《四库全书总目》的特征及其优长之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郑堂读书记 续接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涛《柴辟亭读书记》解文训诂方式探析
4
作者 王珺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512-513,共2页
《柴辟亭读书记》是清人沈涛的一部笔记力作,全书致力于解文训诂,大体上可分为几种方式,即对官名、地名、民族名的考证;对字的考证以及经义训诂,作者通过对前人作品的研读,结合自身的思考,对前人观点的可推敲之处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给... 《柴辟亭读书记》是清人沈涛的一部笔记力作,全书致力于解文训诂,大体上可分为几种方式,即对官名、地名、民族名的考证;对字的考证以及经义训诂,作者通过对前人作品的研读,结合自身的思考,对前人观点的可推敲之处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给予了翔实的论证,是一部值得研究的训诂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辟亭读书记 沈涛 解文训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堂读书记》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5
作者 王海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6,共5页
周中孚是清朝嘉庆和道光时期杰出的文献学家,他仿照《四库全书总目》,利用协助整理李筠嘉私人藏书的机会撰成的《郑堂读书记》是其目录学代表作。《郑堂读书记》又与李筠嘉的《慈云楼藏书志》渊源深厚,周子美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书&q... 周中孚是清朝嘉庆和道光时期杰出的文献学家,他仿照《四库全书总目》,利用协助整理李筠嘉私人藏书的机会撰成的《郑堂读书记》是其目录学代表作。《郑堂读书记》又与李筠嘉的《慈云楼藏书志》渊源深厚,周子美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书"。该文通过史实辨析,厘正了与《郑堂读书记》有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中孚 《郑堂读书记》《慈云楼藏书志》 古典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继鲁迅先生的一枝“泼辣笔”——鲁迅藏唐弢《推背集》
6
作者 刘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推背集》,唐弢第一本杂文集,1936年4月在鲁迅与陈望道的帮助下,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全书共206页。此书收录唐弢自1933年6月起创作的杂文、散文共85篇,分为《老话》61篇(实际为55篇,另收驳论6篇);《说实话》7篇;《物喻》6篇;《乡音》10... 《推背集》,唐弢第一本杂文集,1936年4月在鲁迅与陈望道的帮助下,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全书共206页。此书收录唐弢自1933年6月起创作的杂文、散文共85篇,分为《老话》61篇(实际为55篇,另收驳论6篇);《说实话》7篇;《物喻》6篇;《乡音》10篇;《读书记》1篇。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推背集》为1936年5月10日唐弢寄赠鲁迅的签名题赠本,题字“鲁迅先生教正 唐弢”(见封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背集 天马书店 唐弢 杂文集 读书记 陈望道 题赠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何焯的韩愈研究
7
作者 宋红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何焯是清初考据学"开风气"的学者,他以评点方式对韩愈的诗文进行了细化研究,总结其创作规律,探求其借鉴意义。其韩诗研究熔校、考、注、评于一炉,认为韩诗以曲笔展现奇健笔力,以直笔营造平淡自然之境;韩文研究主要总结韩愈的... 何焯是清初考据学"开风气"的学者,他以评点方式对韩愈的诗文进行了细化研究,总结其创作规律,探求其借鉴意义。其韩诗研究熔校、考、注、评于一炉,认为韩诗以曲笔展现奇健笔力,以直笔营造平淡自然之境;韩文研究主要总结韩愈的叙述、议论之法,认为其质雅温醇的文风是他深厚的人格修养以及经术纯明、宗法两汉的结果,而雄奇奔放的文风则得自其善驭文势、曲折变化之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焯 韩愈 《义门读书记 评点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说》
8
作者 乔敏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中说》十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框高20.2厘米,广13.4厘米。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书中铃“丁少山”“献唐珍秘”“王献唐”“王献唐读书记”“双行精舍善本图书印”“双行精舍校藏经籍印... 《中说》十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框高20.2厘米,广13.4厘米。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书中铃“丁少山”“献唐珍秘”“王献唐”“王献唐读书记”“双行精舍善本图书印”“双行精舍校藏经籍印”等印。著者王通(584—617),字仲淹,河东郡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讲学于河汾之间,去世后,门人私谥为“文中子”,故《中说》又称《文中子》。阮逸序:“《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而名之。”王通子福畴又辨类分宗,编为十篇,各举其端二字以冠篇首: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此书前有王献唐题跋、许瀚题跋、文中子中说序、文中子篆事,后有叙篇、文中子世家、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东皋子答陈尚书书、录关子明事、王氏家书杂录。许瀚、王献唐鉴定为“元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著录为“明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师范大学 明刻本 《中说》 文中子 读书记 阮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学派在福建的流传及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冒怀辛 《江淮论坛》 1982年第4期50-57,共8页
一朱熹学派被称为闽学。它在福建的流传与影响仅是一个雏形,但反映出它在全国及后世的影响与作用。历史记载程门高弟杨时离别二程南旋时,程颢说“吾道南矣”。这句话成为理学史上的一句名言。朱熹的私淑真德秀在其《读书记》中写道:
关键词 朱熹 学派 历史 真德秀 读书记 杨时 理学 《宋元学案》 程颢 胡安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精心考稽、濯旧出新的年谱——评李震著《曾巩年谱》
10
作者 葛怀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年谱 曾巩 读书记 王安石变法 考稽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学创作风格 《曾巩集》 学术成就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迩冬先生《韩愈诗选》注释商榷
11
作者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5-89,共5页
韩愈的诗向来褒贬不一,贬者有的说不是诗;说是酒令;说他于诗本无解处。褒者有的说韩诗豪,与杜诗雄并称;说韩于诗知变,一洗万古凡马空;说韩诗力大思雄,为唐诗一大变。我以为贬者是拘泥于故常,以此衡量韩诗,当然不为所喜。而褒者着眼于变... 韩愈的诗向来褒贬不一,贬者有的说不是诗;说是酒令;说他于诗本无解处。褒者有的说韩诗豪,与杜诗雄并称;说韩于诗知变,一洗万古凡马空;说韩诗力大思雄,为唐诗一大变。我以为贬者是拘泥于故常,以此衡量韩诗,当然不为所喜。而褒者着眼于变,肯定韩诗开前古未有之局。我同意这种说法。应该说,韩愈于诗文都堪称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 前古未有 顾嗣立 组帐 博学宏词 上疏 义门读书记 华山女 郑笺 倚马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