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7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史传类文本联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为例
1
作者 杜飞 张小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40,共5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史传类文本,但教师对这类文本的处理大多还停留在文意梳理和通读了解层面,缺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质疑问难,教学中难见对学生批判性和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借用中国历史叙事学理论对史传类作品展开研究,有助于拓...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史传类文本,但教师对这类文本的处理大多还停留在文意梳理和通读了解层面,缺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质疑问难,教学中难见对学生批判性和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借用中国历史叙事学理论对史传类作品展开研究,有助于拓宽课堂教学思路,帮助学生领会这类文本在叙事写人方面的高超艺术,从而提升质疑批判与理性表达的能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为例,从言语力量、叙事艺术和历史评价三个维度,沿着微观细读和宏观把握的方向探究史传类文本联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学 史传文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读曰”与“读为”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继明 韦利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09,128,共4页
关于训诂术语"读曰"与"读为"的功用问题,历代学者在理解上一直存在分歧。我们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的考察,发现这两个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所有的训诂术语并不是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每个训诂术语在不同时... 关于训诂术语"读曰"与"读为"的功用问题,历代学者在理解上一直存在分歧。我们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的考察,发现这两个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所有的训诂术语并不是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每个训诂术语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训诂学家的实践运用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简单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师古 《汉书注》 训诂术语 读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寄萍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0,共4页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阅教学 读为 写听说 听说 语文课本 语文学习 语文能力 大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清个性化阅读与自由化阅读的界限——以经典文章《论语》的多元解读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祥芹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7期18-21,共4页
“个性化正解”与“自由化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二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读者追求的“个性化正解”往往是在“共性化通解”的基础上,不断克服“自由化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键词 个性化阅 自由化 多元解 《论语》 文章 共性化 正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视野下的李清照婚姻解读——以宇文所安的“内心隐秘”细读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晓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幸福婚姻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成为佳话,但事实是否如同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呢?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脱离了中国传统认知的西方文化视野下,以英美新批评的"细读"语义之法入手,通过研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得...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幸福婚姻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成为佳话,但事实是否如同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呢?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脱离了中国传统认知的西方文化视野下,以英美新批评的"细读"语义之法入手,通过研读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得出看似美满的李赵婚姻中,实际上潜藏着汹涌暗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汉学 李清照 赵明诚 宇文所安 内心隐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读为本 扎实识写——《秋天》教学实录及评析
6
作者 孙雁秋 吴忠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9-54,共6页
执教:孙雁秋点评:吴忠豪【课文简析】《秋天》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小散文。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可借助拼音读文、识字,但还不够熟练;认识了大约80个字,会写17个字,有了一点点识字和写字的基础。... 执教:孙雁秋点评:吴忠豪【课文简析】《秋天》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小散文。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可借助拼音读文、识字,但还不够熟练;认识了大约80个字,会写17个字,有了一点点识字和写字的基础。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文中“一”有变调,“会儿”要读成儿化音,“了”读轻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读为 《秋天》 教学实录 儿化音 识写 拼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的误读及其反思——以《儒林外史》严监生的阅读为中心
7
作者 刘红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经典作品生成的必经通道。然而,在经典生成的阅读进程中,许多基于文本片断教材式、欣赏式的选读,成就了文本经典,也产生了误读作品的诸多谬误的经典。《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形象长期被界...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经典作品生成的必经通道。然而,在经典生成的阅读进程中,许多基于文本片断教材式、欣赏式的选读,成就了文本经典,也产生了误读作品的诸多谬误的经典。《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形象长期被界定为吝啬鬼,如果通读、细读作品,会发现严监生在物质上从来都是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最多也是过于节俭而已。功名与伦理的劣势,是造成其可悲命运的主要原因。以严监生的形象再讨论为中心,旨在重新强调文本细读的全面、平实与通达的重要性,开启经典应有的日常魅力与人情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严监生 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的跨文化教学——以理雅各对“天”“帝”的解读与误读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1,71,共3页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习得,却不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与外在关联,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容易形成语文教学的块状教学。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代,关注和了解跨文化阅读同一文本时出现的理解误区及其成...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习得,却不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与外在关联,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容易形成语文教学的块状教学。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代,关注和了解跨文化阅读同一文本时出现的理解误区及其成因,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创造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何适当引入跨文化教学,通过比较借鉴,使之融入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三译《诗经》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解读和误读《诗经》中的“天”“帝”为例,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跨文化教学 “帝” “天” 理雅各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读·推读·提读:整本书导读浅探——以《西游记》导读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玉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2,共3页
整本书的导读可以分三阶段进行:读前的“引读”、读中的“推读”、读后的“提读”。引读要找准阅读起点,驱动学生走进整本书。推读可促使学生阅读能力进阶发展。提读重在分享收获,提示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使思维朝纵深发展。
关键词 整本书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切入:统编教材自读课阅读提示的运用——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提示的解读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忠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32,共5页
统编语文教材的自读课以阅读提示辅助自读。阅读提示虽然简短,但指导性较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阅读提示从人文主题的孩子视角和语文要素的学法视角诠释了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教学时可以紧扣孩子视角,... 统编语文教材的自读课以阅读提示辅助自读。阅读提示虽然简短,但指导性较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阅读提示从人文主题的孩子视角和语文要素的学法视角诠释了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教学时可以紧扣孩子视角,从称谓、行文、色调的变化落实人文主题;抓住学法视角,从形式、情节、情感的升华看语文要素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 提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书香校园:让阅读为学生成长铺就精神底色
11
作者 田随凤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59,共2页
“最是书香能致远”早已成为中小学教育者的共识。对于学生而言,捧起一本书,就是在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气象万千。在“双减”背景下,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对青少年阅读工作和... “最是书香能致远”早已成为中小学教育者的共识。对于学生而言,捧起一本书,就是在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气象万千。在“双减”背景下,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对青少年阅读工作和书香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河南农大附中”)始终坚持“立身以立学为本,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办学思想,自2005年开始就把创建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努力营造“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名家走进心灵”的书香氛围,力行师生共读书、家校共成长,爱读书、读好书在学校蔚然成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香校园 青少年阅 河南农业大学 青少年学生 师生共 走进心灵 好书 办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以默读为好
12
作者 贾俊华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2期72-72,共1页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的默读大有被齐读所代替趋势。与老师们议论起这一现象的根由时,大都认为:齐读“一是使得课堂上气氛活跃、节奏感也强;二是能集中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的默读大有被齐读所代替趋势。与老师们议论起这一现象的根由时,大都认为:齐读“一是使得课堂上气氛活跃、节奏感也强;二是能集中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一般应以默读为主.其根由如下,请老师们指教。 (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用文字叙述的,关系抽象复杂。特别是带有中间未知量或同一个量与两个或多个量相关时,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 数量关系 解答方法 理解分析 文字叙述 未知量 上气 指向性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我所读:学理审视、功能类型和教学旨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24,共6页
基于认知写作理论对写作功能的新认识,提出“写我所读,以写促读”的教学主张。写我所读能够实现阅读、思维、写作的多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写作关涉阅读能力因素和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视角看,写我所读可以分为重整型写作、伸展... 基于认知写作理论对写作功能的新认识,提出“写我所读,以写促读”的教学主张。写我所读能够实现阅读、思维、写作的多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写作关涉阅读能力因素和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视角看,写我所读可以分为重整型写作、伸展型写作、评鉴型写作和创意型写作四种类型。为了实现以写促读、读写互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开发多样化的写作形态,激发读写兴趣;选择适配性的写作内容,突破阅读理解重难点;组织结构化的写作任务系统,推动阅读理解进阶;迁移运用课文语言范式,实现读写能力共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写作理论 写我所 以写促 写互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远读:网络文学的算法批评如何可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禄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6,246,共14页
以算法批评为核心方法的AI远读作为新质文艺批评的生产力,开辟了网络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以比特叙事作为底层逻辑,寄生互联网空间的网络文学,因其海量文本、巨型文体特征和类型化的取向,召唤着算法批评进场。算法批评主要包含使用算法进... 以算法批评为核心方法的AI远读作为新质文艺批评的生产力,开辟了网络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以比特叙事作为底层逻辑,寄生互联网空间的网络文学,因其海量文本、巨型文体特征和类型化的取向,召唤着算法批评进场。算法批评主要包含使用算法进行文学批评和对文学中的算法进行批评两个层面。推进算法批评,在观念上需要区分专业的算法批评和通用批评的AI批评,拥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双重视野;在实操上需要在批评者、算法、文本的多元互动中进行建构、阐释和对话,并利用大语言模型能以自然语言与人类交互的特性,让更多的人文学者参与到算法批评的工作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批评 AI批评 数字人文 网络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教科书图文互释的学理基础、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强 刘梦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
读图时代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是将嵌入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图文联袂表意,以达到图文协同育人的目的。审视教科书中图文互释的逻辑起点和表征样态,并基于此阐释图文“异质互渗-互渗同构”的内在机理发现,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蕴含着“语图传... 读图时代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是将嵌入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图文联袂表意,以达到图文协同育人的目的。审视教科书中图文互释的逻辑起点和表征样态,并基于此阐释图文“异质互渗-互渗同构”的内在机理发现,教科书中的图文互释蕴含着“语图传意以求真”的认知价值、“语图载道以向善”的伦理价值和“语图立美以尚美”的审美价值。实现教科书图文互释的育人价值,要构筑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图文编绘设计,规范图文兼具的系统化编审评价标准,创新数智技术赋能图文融合的新模式,加强学生视觉素养和读图能力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时代 教科书图文关系 图文互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德国本硕连读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菊 夏冬梅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连续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职教师范生实践反思能力、形成阶梯式技术与实践融合的课程;补充型课程模式,旨在打造职教师范生的跨学科能力、形成专业技术与跨学科能力融合的课程;混合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跨界-研究能力、形成跨学科知识与研究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模式虽有差异,但突出体现了职业导向性、实践融合性、灵活适应性。借鉴德国的课程模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应注重“构建‘立交桥’式课程”“凸显实践性”“提升兼容性”“人文性”,从而培养职教教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课程模式 本硕连 职教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深化耕读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姣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机制的有效抓手,对培养“一懂两爱”新型农业人才,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耕读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在... 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机制的有效抓手,对培养“一懂两爱”新型农业人才,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耕读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在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需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育人体系、营造文化氛围、深耕校史资源等举措,探索推进耕读文化在涉农高校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涉农高校 教育 知农爱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18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写结合与读写分离——基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例分析
19
作者 张心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语文界在不同时期对读与写的关系抱持不同看法。从《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例来看,1978—1999年,改革者提出应读写分离,还有人主张改进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有以读(“读”)促写、以写促写、以写促读等三种方式。2000—2024年,独立的阅读教学... 语文界在不同时期对读与写的关系抱持不同看法。从《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例来看,1978—1999年,改革者提出应读写分离,还有人主张改进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有以读(“读”)促写、以写促写、以写促读等三种方式。2000—2024年,独立的阅读教学意识开始明确,有人提出要区分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读与写并实施读写分离,教学中出现了“读写结合,以读为主”“读写分离,以写促读”等做法。未来,应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思考阅读与写作共通的心理机制,从选文多重教学功能的角度来选择是读写结合还是读写分离,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设计如何读写分离、何时读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结合 写分离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读教育融入生源多样化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路径探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20
作者 邓杰 郭永霞 +3 位作者 孙丽芳 马婧 陆磊 张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耕读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多样化生源的农学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源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和师资配备等方面将耕读教育融入... 耕读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多样化生源的农学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源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和师资配备等方面将耕读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路径,让学生切身体会理论结合实践的作用效果。深入推进“耕”“读”结合,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三农”情怀,努力培养适合在农业不同领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生源多样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