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宗教意义上的统一到文学意义上的统一──读诺思洛普·弗莱的《权力的词语》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诺思洛普·弗莱 文学意义 宗教意义 统一性 文学作品 词语 《圣经》 文学史 创世神话 托马斯·阿奎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兆林论──诠释他创作心理的特质与作品艺术的成就
2
作者 彭定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7-94,117,共9页
从“不幸文学院”里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与特质读刘兆林的作品,每每想起泰纳对作家的论述,感到他的情况是比较贴切地符合泰纳之所论的。泰纳说:“在贝壳底下有一个动物,在文件后面有一个人。”而他认为人的状况有三个... 从“不幸文学院”里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与特质读刘兆林的作品,每每想起泰纳对作家的论述,感到他的情况是比较贴切地符合泰纳之所论的。泰纳说:“在贝壳底下有一个动物,在文件后面有一个人。”而他认为人的状况有三个来源:种族、环境和时代。我把“种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兆林 创作心理 作品 原型 叙事范型 黑土地 新兵 作家 家庭 诺思洛普·弗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莱文本思想与解构主义文本观
3
作者 喻琴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1,共3页
弗莱与解构主义一样对文本的固定意义产生了怀疑,主张从多重角度、多个层面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阐述;解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走向了玄而又玄的虚无主义,与之相比,弗莱通过"语境"论来阐释文学文本的一系列意义,强调这一系列意义最... 弗莱与解构主义一样对文本的固定意义产生了怀疑,主张从多重角度、多个层面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阐述;解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走向了玄而又玄的虚无主义,与之相比,弗莱通过"语境"论来阐释文学文本的一系列意义,强调这一系列意义最终会指向普遍意义;解构主义文本观对读者权力意志的强化,与之相比,弗莱强调文本与作者、读者之间存在的张力关系,因此不可能过分地夸大读者在文本阐释中的作用,并始终关注"人"的存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思洛普·弗莱 解构主义 文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弗莱的“文学批评重构”理论 被引量:4
4
作者 蒋艳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79-84,共6页
学界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原型批评上。从文学批评重构的角度分析,弗莱在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一、文学批评应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而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关于文学的系统知识,具有主体性独立地位;二、批评应... 学界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原型批评上。从文学批评重构的角度分析,弗莱在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一、文学批评应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而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关于文学的系统知识,具有主体性独立地位;二、批评应建构在关怀与自由、向心与离心的张力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批评”及文献式批评的偏失。我国文化诗学建设应从中受到启发,力争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自律与他律中取得协调,才能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科学的文学阐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思洛普·弗莱 文学批评 重构 文化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