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卡氏菌形放线菌β-甘露聚糖酶的化学修饰及活性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襟 何秉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分别用 PCMB、NEM、N- AI、NBS等对诺卡氏菌形放线菌β- D-甘露聚糖酶进行化学修饰 ,证明蛋白上的巯基、酪氨酸残基及色氨酸残基是维持酶活性的必需基团 .在加入少量底物后 ,β- D-甘露聚糖酶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从天然状态下的 336nm处蓝... 分别用 PCMB、NEM、N- AI、NBS等对诺卡氏菌形放线菌β- D-甘露聚糖酶进行化学修饰 ,证明蛋白上的巯基、酪氨酸残基及色氨酸残基是维持酶活性的必需基团 .在加入少量底物后 ,β- D-甘露聚糖酶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从天然状态下的 336nm处蓝移至 332 nm,且峰强度有所增大 .这表明其色氨酸残基隐藏在蛋白内部的疏水区域 .通过对该酶圆二色性扫描光谱的分析 ,表明蛋白内部有二硫键的存在 ;通过巯基乙醇化学修饰的研究 ,表明二硫键是影响该酶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蛋白的各种二级结构中 ,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卷曲的比例分别为 1 6.6%、2 5.4%、2 0 .5%和 3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诺卡形放线 化学修饰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拟诺卡氏菌产生的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少杰 马桂珍 +2 位作者 王淑军 陈丽 王淑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6,共6页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 从一株海洋放线菌株HY-G中纯化得到了一种胞内中性β-葡萄糖苷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估计酶分子质量分别是43.3 kD和45.0 kD,两者估计值接近,表明该酶是一个单聚体,不含亚基。采用对硝基酚基-β-D-葡萄糖苷(p-NPG)做底物,测得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 7.5和40 C。该酶在pH 6.0~7.0最稳定,在70 C保温30 min仍能保留56%的酶活力,表明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类研究表明,该菌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β-葡萄糖苷酶 海洋放线 诺卡 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卡氏菌株胞外β-淀粉酶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银定 杨秀琴 +1 位作者 王建平 冀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41-45,共5页
诺卡氏菌株(Nocaridasp.)82除去菌体的发酵液经硫酸镀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得到高纯度的β-淀粉酶。用SDS-PAGE测定酶蛋白分子量为53000,不具亚基;酶反应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60℃,有较... 诺卡氏菌株(Nocaridasp.)82除去菌体的发酵液经硫酸镀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得到高纯度的β-淀粉酶。用SDS-PAGE测定酶蛋白分子量为53000,不具亚基;酶反应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60℃,有较高的热稳定性;Fe2十和Zn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Hg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酶 诺卡 分离 鉴定 发酵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乐霉素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群 姚振宇 +1 位作者 姚恩泰 李月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6-248,264,共4页
康乐霉素属于利福霉素族,其A成份是一种新抗生素。康乐霉素产生菌1747-64是从广州康乐县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根据分类研究,菌株应归属于诺卡氏菌,是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新变种,定名为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1747-64(... 康乐霉素属于利福霉素族,其A成份是一种新抗生素。康乐霉素产生菌1747-64是从广州康乐县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根据分类研究,菌株应归属于诺卡氏菌,是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新变种,定名为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1747-64(Nocardiamediterraneivar.kanglensis174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乐霉素 地中海诺卡 康乐变种 1747-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卡氏菌株82β-淀粉酶的部分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银定 杨秀琴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6-78,共3页
诺卡氏菌株82(Nocardiasp.82)可产生一种β一淀粉酶,经50%硫酸铵沉淀、DEAE一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将其纯化21倍。该酶在60℃,pH7.0条件下酶活最高;100℃处理30min仍具有40%的最初酶活力。
关键词 诺卡 Β-淀粉酶 热稳定性 提纯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基因克隆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聂一帆 吴静 +4 位作者 马艳平 郝乐 冯国清 刘振兴 曹俊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克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基因,命名为MsTNFAIP2,探究MsTNFAIP2在大口黑鲈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转录组中MsTNFAIP2编... 【目的】克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基因,命名为MsTNFAIP2,探究MsTNFAIP2在大口黑鲈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转录组中MsTNFAIP2编码序列(CDS)设计引物并克隆该基因;利用DNAMAN等软件和SMART等预测并分析MsTNFAIP2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和结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在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脂多糖刺激前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克隆MsTNFAIP2 CDS序列,长度为1932 bp,共编码644个氨基酸,有一个Sec6超家族结构域;与鳜(Siniperca chuatsi)TNFAIP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4.84%;鱼诺卡氏菌和脂多糖刺激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mRNA表达水平在头肾、脾脏和淋巴细胞中显著上调(P<0.05)。【结论】MsTNFAIP2参与了大口黑鲈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脂多糖 鱼诺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催化(RS)-4-氟苯甘氨酸去消旋化为(S)-4-氟苯甘氨酸 被引量:3
7
作者 夏仕文 熊文娟 +2 位作者 韦燕婵 何从林 徐红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7-314,共8页
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能够催化4-氟苯甘氨酸的(R)-对映体立体反转为(S)-对映体,相反方向的反应不能发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R)-4-氟苯甘氨酸立体反转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5 mmol/L(R)-4-氟苯甘氨酸和10 mmol/L(RS)-4-氟... 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能够催化4-氟苯甘氨酸的(R)-对映体立体反转为(S)-对映体,相反方向的反应不能发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R)-4-氟苯甘氨酸立体反转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5 mmol/L(R)-4-氟苯甘氨酸和10 mmol/L(RS)-4-氟苯甘氨酸分别立体反转和去消旋化为(S)-4-氟苯甘氨酸,产率为52%和63%,ee为99.5%和99.2%.(RS)-4-氟苯甘氨酸的去消旋化过程是通过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中的两个酶催化反应实现的.(R)-氨基酸氧化酶催化(R)-4-氟苯甘氨酸氧化脱氨形成4-氟苯甲酰甲酸,(S)-氨基酸转移酶催化4-氟苯甲酰甲酸转氨化为(S)-4-氟苯甘氨酸.讨论了4-氟苯甘氨酸两个对映体的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色诺卡CGMCC 4.1037 立体反转 去消旋化 (RS)-4-氟苯甘氨酸 (S)-4-氟苯甘氨酸
原文传递
一株产丙烯腈水合酶菌株的研究
8
作者 张云桦 方仁萍 沈寅初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共5页
从山东省泰山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丙烯腈水合酶的微生物菌株86-163,经分类学特征鉴定可归属于诺卡氏菌属,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产酶活性等方面与已报导的诺卡氏菌有差别,暂定名为Nocardiasp.86-1... 从山东省泰山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丙烯腈水合酶的微生物菌株86-163,经分类学特征鉴定可归属于诺卡氏菌属,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产酶活性等方面与已报导的诺卡氏菌有差别,暂定名为Nocardiasp.86-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氏菌-86-163 腈水合酶 丙烯腈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辛伐他汀及产物结构的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彭丹妮 黄静 +4 位作者 厉铭 顾君琳 刘坚 杨琍苹 吴自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用微生物转化获得辛伐他汀羟基化衍生物,为降胆固醇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自养诺卡氏菌堪培拉亚种转化辛伐他汀,并研究助溶剂、投料时间、底物、温度、pH等对其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自养诺卡氏... 【目的】用微生物转化获得辛伐他汀羟基化衍生物,为降胆固醇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自养诺卡氏菌堪培拉亚种转化辛伐他汀,并研究助溶剂、投料时间、底物、温度、pH等对其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自养诺卡氏菌堪培拉亚种培养36 h后加入由丙酮处理的辛伐他汀溶液,转化pH为7.5,温度28℃,且在有辛伐他汀诱导时,转化率高。转化产物经纯化鉴定,初步确定其为6-羟甲基-辛伐他汀。【结论】成功获得了辛伐他汀羟基化衍生物——6-羟甲基-辛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诺卡堪培拉亚种 辛伐他汀 6-羟甲基-辛伐他汀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微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