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辨治癌性腹水 被引量:6
1
作者 贺忠宁 程孟祺 +1 位作者 石伯伦 花宝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癌性腹水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低、病死率高,目前临床治疗疗效差,不良反应明显,且易反复发作。中医中药治疗癌性腹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基础... 癌性腹水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低、病死率高,目前临床治疗疗效差,不良反应明显,且易反复发作。中医中药治疗癌性腹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基础,总结癌性腹水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思路,以期为癌性腹水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生理功能上脾主运化,是维持机体正常水液代谢的关键枢纽,病理上,若脾脏功能失常,则水湿、水谷不能正常运化,内停于腹则成鼓胀,日久阻滞气机,脉络受损,正虚邪恋而成积聚,可见脾失健运在癌性腹水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脾脏功能失常是癌性腹水发生的关键,因此临床治疗上应以益气健脾,芳香化湿为基本治则,并根据临床辨证,结合温补脾肾阳气,活血化瘀利水等治法,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证候灵活配伍,调节五脏平衡,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腹水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鼓胀 从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诸气膹郁”与“诸湿肿满”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病机与治疗
2
作者 葛杉 亓润智 +3 位作者 许海慧 花宝金 蒋树龙 施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1,共3页
恶性胸腔积液是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当前中医肿瘤理论认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与中焦运化、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理改变离不开肺、脾两脏,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恶性胸腔积液是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当前中医肿瘤理论认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与中焦运化、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理改变离不开肺、脾两脏,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的理论相符,而不是单一脾脏病变所主导。肺、脾之间不仅存在“亢害承制”关系,还共同调节肿瘤患者机体的津液代谢、气机升降、气血运行以及邪正盛衰,密切影响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反复蓄积。临证中诸多医家也以肺脾同治、扶正祛邪为基本法则。文章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中医经典理论,从津液代谢、气机升降、气血运行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病机,以及对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的指导,以期为临证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诸湿肿满 诸气膹郁 病机十九条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在肝硬化腹水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婷婷 吕文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5-87,共3页
《内经》病机十九条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临床中分析疾病病机的重要理论依据,凡是有“湿”“肿”“满”症状者皆可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标志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展甚则危及生命。该文... 《内经》病机十九条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临床中分析疾病病机的重要理论依据,凡是有“湿”“肿”“满”症状者皆可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标志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展甚则危及生命。该文旨在从脾主运化的角度阐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内涵及根据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探讨肝硬化腹水从脾论治的指导意义,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在肝硬化腹水临床诊治中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健脾利湿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分级辨治手足综合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博文 张潇潇 +3 位作者 李杰 朱孝娟 吴静远 韩莹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 HFS)是化疗后常见皮肤毒性反应,发为痹证,而“痹本阴邪”,寒湿瘀壅塞经络,损伤阳气。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水湿内停而生肿满,HFS病中手足,当责脾阳虚。脾阳虚衰、寒湿泛溢是HFS核心病机,且脾阳...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 HFS)是化疗后常见皮肤毒性反应,发为痹证,而“痹本阴邪”,寒湿瘀壅塞经络,损伤阳气。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水湿内停而生肿满,HFS病中手足,当责脾阳虚。脾阳虚衰、寒湿泛溢是HFS核心病机,且脾阳虚与寒湿的盛衰转变直接影响HFS临床分级。治当分级论治,Ⅰ级宜畅达阳气、运脾通络,以防病进;Ⅱ级应温阳健脾、除湿化瘀,以防病变;Ⅲ级当祛湿活血、温补脾肾,以培根本。从脾阳虚认识HFS症状的动态演变,确立以温阳健脾通络贯穿始终的核心治则,将丰富中医肿瘤学的病机内涵,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阳虚 手足综合征 分级辨治 病机十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