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日常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语文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桂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共2页
长期以来,说明性文章阅读的教学内容非常稳定,大体有这样几类:一是筛选整合信息,包括理解基本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说明文的文体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说明顺序的判断与分析;三是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或... 长期以来,说明性文章阅读的教学内容非常稳定,大体有这样几类:一是筛选整合信息,包括理解基本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说明文的文体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说明顺序的判断与分析;三是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或生动形象。很多老师的教学常现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往往用一两篇文章就能把这些内容“教完”了,到说明文单元的后面几篇,就会觉得重复;二是孤立地教这类内容,知识与知识之间、说明文与相关文体、阅读与生活之间缺乏足够的联系。在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如何突破既有的内容框架,并通过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建构语言素养中体现说明文独有的价值,张玉新老师这节课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明 说明性文章 内容框架 说明对象 教学内容 日常阅读 说明顺序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明性文章的测评内容研制及试题设计
2
作者 许发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0-72,共3页
"教什么就考什么"是考教良性互动的基本前提,因此确定说明性文章的测评内容也应取决于教学内容.根据"课标"的学段分际和教材的语文要素分布,可以提炼出说明性文章测评内容的基本指标,即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 "教什么就考什么"是考教良性互动的基本前提,因此确定说明性文章的测评内容也应取决于教学内容.根据"课标"的学段分际和教材的语文要素分布,可以提炼出说明性文章测评内容的基本指标,即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发表看法和服务生活六个方面.教学、考试均向此"看齐",就能实现教、学、评(考)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说明性文章 测评内容 试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统整观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凤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70-72,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爆炸,学校课程内容膨胀、学科拥挤及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集中显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爆炸,学校课程内容膨胀、学科拥挤及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集中显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倡导综合课程。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小学语文教学 说明性文章 模式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