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
杨光荣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说文段注》同义词论证方法述略 |
钟明立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3
|
《说文段注》总结了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与规律 |
宋永培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4
|
龚自珍的一篇佚文——兼谈龚氏《说文段注札记》 |
王杏根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5
|
《说文段注》的书名号 |
张标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6
|
《说文解字》中俗体字的产生与发展 |
罗会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2
|
|
7
|
“浑”之语转蠡测——用一个实例说明推求语转轨迹的一些方法 |
徐超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8
|
段玉裁与金石铭刻之学 |
李中生
|
《学术研究》
|
1988 |
0 |
|
9
|
《同源字典》补遗(三) |
侯兰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0
|
浙江训诂学研究概述 |
傅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11
|
板凳甘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访年轻训诂学家郭在贻 |
肖前
|
《探索(浙江)》
|
1985 |
0 |
|
12
|
略谈谚语在古诗中的应用 |
刘哲庵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0 |
|
13
|
论通用字 |
余心乐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4
|
“耿耿”是指长久专一于某种人或事物——兼与《新华字典》商榷 |
雅颂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殴”可以通“驱” |
唐遇春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關於研究“小學”的幾點意见 |
刘賾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