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对猪血管内皮细胞α半乳糖苷链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黄亚冰 王璐 +5 位作者 谢林 潘桃 郭晖 李荣 陈松 陈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86-489,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decoy ODN)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系(SV-40-PED)膜蛋白α半乳糖苷链(αGal)表达的影响。方法:SP1诱骗性寡核苷酸转染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爬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αGal抗原表位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decoy ODN)对猪血管内皮细胞系(SV-40-PED)膜蛋白α半乳糖苷链(αGal)表达的影响。方法:SP1诱骗性寡核苷酸转染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爬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αGal抗原表位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SV-40-PED转染前后α1,3半乳糖转移酶(α1,3GT)mRNA。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细胞爬片可见转染组(decoy ODN组)细胞膜荧光表达明显减弱,部分部位可见点状荧光缺损。Western blot显示decoy ODN/PED的αGal相对吸光度值为48.2±0.9,仅为空转染组(只含有转染试剂oligofectamine)91.6±1.7的52.6%(P<0.05)。转染组α1,3GT基因异构体的mRNA表达量(异构体1为0.42±0.20;异构体2为0.27±0.12)显著低于空转染组(异构体1为0.72±0.17;异构体2为0.50±0.19;P<0.05),但错配组(错义decoy ODN组)及空转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1 decoy ODN可以靶向性抑制猪血管内皮细胞系αGal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SP1诱骗性寡核苷酸 血管内皮细胞 器官移植 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NF-kB对粘附分子及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俊 陆国平 +1 位作者 戚文航 吴春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08-311,321,共5页
目的以调节多种增殖因子的核转录因子NF -k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为干预药物 ,探讨它们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增殖反应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 ,制作血管球囊损伤模型 ;相应时间点处死动... 目的以调节多种增殖因子的核转录因子NF -k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为干预药物 ,探讨它们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增殖反应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 ,制作血管球囊损伤模型 ;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进行检测。 结果模型组、正义组、Scramble组的血管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 /中膜在第 5d增加 ,14d达到高峰 ;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 +诱骗组干预后 ,血管上述病理指标明显改善 (P<0 .0 5 )。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VCAM - 1)mRNA表达在血管损伤后 6h即可检测到 ,3、5、7d后持续表达增加 ,14d后表达降低 ;免疫组化显示VCAM - 1蛋白质表达在 14d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 +诱骗组治疗后 ,与模型组、正义组、scramble组相比 ,VCAM - 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在各时相点均降低 (P <0 .0 5 )。Westernblot检测核蛋白抽提物 ,显示核因子NF -kBp6 5在血管损伤后 6h有一定蛋白表达 ,1d后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至 7d达高峰 ,14d后蛋白表达略降低。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 +诱骗组干预后 ,各时相点蛋白质表达均减弱 (P <0 .0 5 )。 结论转录因子NF -kB调控VCAM - 1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球囊损伤后血管壁细胞增殖在不同时相点有动态变化 ;脂质体介导局部转染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球囊损伤 血管增殖反应 细胞间粘附分子 核转录因子 诱骗性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