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信息化合物诱捕防治云南切梢小蠹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左天兴
黄桂英
-
机构
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64-68,98,共6页
-
文摘
利用信息素在松小蠹虫扬飞期开展诱捕防治是较为普遍且安全有效的一种防治措施,不同配方的信息素在相同的林间环境中诱捕效果有所不同。采用3种配方的信息素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相同林间要素下进行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诱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信息化合物进行试捕后,试验林分内的虫口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有虫株率由诱捕前的65.25%降低到26.88%。其中,各种配方单独使用的情况下,试验O配方小蠹虫信息化合物诱虫量最多,占总数的49.31%,其次是O^+配方、O^(++)配方;3种配方混合使用诱捕效果不太理想。
-
关键词
信息化合物
诱捕数量
虫害防治
云南切梢小蠹
防治效果
-
Keywords
semiochemicals
trapping number
inse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micus yunnanensis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简比试验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太华
王华生
熊喜姣
翟勇生
廖宏伟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植保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灌阳县新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广西植保》
2020年第4期15-18,23,共5页
-
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2017)。
-
文摘
为探索橘小实蝇诱剂与诱捕器的最佳组合,发挥诱剂与诱捕器的最大诱捕潜能,2019年在灌阳县月柿果园中开展了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对橘小实蝇诱捕数量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发现,瓶形诱捕器对雄虫诱捕效果好,雌虫占比仅为6.22%,桶形诱捕器对雌、雄虫都有一定的诱捕效果,雌虫占比可达33.96%,但对雄虫(捕获量352头)不如瓶形诱捕器(捕获量467头);甲基丁香酚诱剂对雄虫诱捕数量大、专一性好,果实蝇饵剂和蛋白诱剂对雌、雄虫都有一定的诱捕效果,果实蝇饵剂以雄虫为主(雌虫占比为5.25%),蛋白诱剂则以雌虫为主(雌虫占比88.29%);蛋白诱剂和甲基丁香酚2种诱剂混用,在桶形诱捕器中有叠加效果,在瓶形诱捕器中则相互抑制。
-
关键词
诱剂
诱捕器
组合
诱捕数量
-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一种“蛛网式”诱捕器的制作与田间效果研究
- 3
-
-
作者
朱鸿超
王文琪
王哲
龙文聪
-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91-93,104,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蛛网式’林业害虫生态诱捕器"(201710649091)
-
文摘
虫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生态防控农林害虫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模仿蜘蛛网捕虫原理,制作了"蛛网式"诱捕器,研究了其捕虫数量和虫种类、虫害上网时间和上网方式以及诱捕数量与网径的关系。结果表明"蛛网式"诱捕器涂1 mm的胶、网孔径为1 cm×1 cm,1 d之内捕获昆虫最多。通过调节网径大小可高效捕获特定大小的昆虫,将"蛛网式"诱捕器与昆虫引诱剂结合使用,可实现特定昆虫的定向高效诱捕。本研究制作的"蛛网式"诱捕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蛛网式"诱捕器
制作
田间试验
诱捕数量
-
Keywords
Cobweb trap
Trial manufacture
Field experiment
Trap quantity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76.2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
-
题名福安市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 4
-
-
作者
陈春光
-
机构
福安市林业局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4期618-623,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2021FKJ11)。
-
文摘
【目的】通过连续3a在福安市重点乡镇及林场开展松墨天牛成虫诱杀,摸清福安市林间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和发生动态,为科学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持续挂设诱捕器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结果】2020—2022三个年度每诱捕器累计诱捕数量分别平均为234.1头/个、260.8头/个、201.3头/个,每年4月份开始诱集松墨天牛成虫,随时间推移诱捕数量快速增加,7—8月达到诱捕峰值,其中,三个年度诱捕器7月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76.7头/个、85.5头/个、40.0头/个,9月后,诱捕数量下降。【结论】福安市松林内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始期为每年的4月份,羽化盛期为6—9月,诱捕量占全年的86.5%,其林间种群数量总体较为稳定,该措施有利于防控松材线虫传播。
-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种群密度
种群动态
平均诱捕数量
-
Keywords
Monochamus alternatus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opulation density
population dynamics
average number of traps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7
- 5
-
-
作者
卢学松
翁启勇
王长方
杨秀娟
何玉仙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3-235,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0Z006)
-
文摘
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粘虫卡监测田间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夏季烟粉虱成虫仅在上午7:00~10:00出现一个日活动高峰,秋季烟粉虱成虫分别在8:00~11:00和16:00~18:00出现两个日活动高峰,黄色粘虫卡的田间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有明显影响。
-
关键词
黄色粘虫卡
烟粉虱
成虫
活动规律
诱捕数量
夏季
秋季
田间悬挂高度
-
Keywords
Bemisia tabaci
Active regularity
Yellow sticky traps
Trap catch
-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南靖县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简文双
王国鑫
金化亮
-
机构
漳州市南靖县植保植检站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91-93,共3页
-
文摘
为了明确南靖县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情况和规律,2019年10—12月南靖县进行了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监测,其中对靖城镇、金山镇、和溪镇、船场镇、梅林镇的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出现2个发生高峰,最高诱蛾量出现在11月11日,以玉米上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数量最多,茄子和辣椒上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数量次之;草地贪夜蛾幼虫只危害玉米,在10月21日左右出现高峰,其他作物上没有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其中玉米苗期、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危害较重,抽雄后危害较轻。
-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成虫
幼虫
发生动态
诱捕数量
-
Keywords
Spodoptera frugiperda
adult
larvae
occurrence dynamics
induced trapping number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