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西秦岭地区松墨天牛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 1
-
-
作者
牛永浩
雷婷
张顺京
徐先菊
-
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商洛市植保植检站
安康市汉滨区林场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9-11,116,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022NY-140)。
-
文摘
为掌握陕西秦岭地区松墨天牛分布规律,本研究在2023年5月—2023年9月选取9个不同的县区,采用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的方式诱捕松墨天牛,选用了4个公司生产的松墨天牛诱捕器以及配套引诱剂。结果表明,共诱捕到582只松墨天牛成虫,其中雌成虫占诱捕总量的63%,雄成虫占诱捕总量的37%。6月、7月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本研究发现松墨天牛诱捕器挡板设计形状的不同,也可以影响诱捕量,同时,同一诱捕设置点的不同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存在一定波动性,需要尽可能多布置诱捕器,才能全面掌握当地松墨天牛发生的实际状况。
-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诱捕实验
秦岭
分布情况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榕果挥发物对传粉榕小蜂的吸引作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陈春
宋启示
张光明
彭艳琼
王秋艳
杨大荣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94-2798,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基金资助项目 ( STZ-0 1-18)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0 C0 0 83 M)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基金资助项目 ( KSCX2 -SW-10 5 )~~
-
文摘
榕树 /榕小蜂专一性共生系统的维持 ,与榕树开花期释放的特殊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榕小蜂对其寄主榕树的化学识别和定位紧密相关。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 3种榕树 ,即对叶榕 Ficus hispida、木瓜榕 F.auriculata和鸡嗉子榕F.semicordata的榕果作为实验材料 ,利用野外诱捕实验、室内生物检测实验检测传粉榕小蜂 Hymenoptera:ChalcidoidaeAgaonidae对 12种信息化合物及榕果的二氯甲烷浸提物的趋向性反应 ,研究不同榕属植物的传粉榕小蜂对相同的信息化合物的反应差异 ,以及传粉榕小蜂受不同发育时期榕果浸提物吸引的显著性程度。诱捕实验中对叶榕小蜂 Ceratosolen solmsimarchali对香叶醇的趋向性反应显著 ,大果榕小蜂 C.emarginatus对接受期榕果浸提物和芳樟醇都有明显的趋向性反应 ,而对间花期榕果浸提物则无显著反应。嗅觉仪生物检测实验中 ,鸡嗉果榕小蜂 C.gravelyi对香叶醇和松油醇都表现出显著的趋向性反应。结果表明 ,对叶榕、鸡嗉子榕传粉榕小蜂对 12种信息化合物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
-
关键词
榕树
传粉榕小蜂
化学吸引
野外诱捕实验
四臂嗅觉仪
-
Keywords
fig
pollinating fig wasps
chemical attraction
field trap test
four-arm olfactometer
-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小联
张真
金幼菊
张改香
牛文梅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河南省三门峡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河南省灵宝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3-427,共5页
-
基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监测和防治技术"(05EFN216700394)资助
-
文摘
为研究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于2008年5月上旬在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林场对松阿扁叶蜂进行了野外观察、诱捕实验,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未交配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雄蜂对未交配雌蜂的昼夜趋性反应发生在白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大的峰在10:00-12:00时,小的峰在14:00-16:00时;总体上,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其诱捕的雄蜂数量逐渐下降,2日龄雌蜂诱到雄蜂数量最多,占总量24.58%,1~4日龄雌蜂的雄蜂诱捕量占总量80.73%;未交配雌蜂性信息素的正己烷粗提物引诱雄蜂效果最好。
-
关键词
松阿扁叶蜂
性信息素
诱捕实验
-
Keywords
Acantholyda posticalis
sex pheromone
trap experiment
-
分类号
S763.4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