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与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谈钇汐 付开赟 +5 位作者 贾尊尊 李爱梅 丁新华 吐尔逊·阿合买提 冯宏祖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4-1155,共12页
【目的】研究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悬挂位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为针对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对比研究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 【目的】研究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悬挂位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为针对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对比研究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和诱捕器悬挂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结果】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41 d平均日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65.4头、绿色59.7头、白色47.4头、黄色30.9头,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和绿色>白色>黄色诱捕器,差异显著。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4种颜色的诱捕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依次为蓝色>绿色>白色>黄色。3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9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40~60 cm为125.1头、90~110 cm为96.1头、140~160 cm为65.1头,逐日诱蛾量中,40~60 cm最高,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40~60 cm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高度,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3种悬挂位置性信息素诱捕器35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悬挂于通风口处为103.0头、出入口处为66.6头、远离通风口处为71.4头/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中,通风口处诱蛾量最高,依次为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差异明显。不同悬挂位置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悬挂于通风口处的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位置,依次为通风口>出入口和远离通风口,差异明显。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于40~60 cm放置通风口处,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色板 诱捕器颜色 诱捕悬挂高度 诱捕悬挂位置 诱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捕器对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胜梅 高成龙 +2 位作者 梁树军 骆有庆 陆鹏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0-347,共8页
油松毛虫是我国辽宁省油松林中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使用性引诱剂防治,本文在辽宁省建平县通过林间诱捕试验,以油松毛虫性引诱剂为诱芯,比较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 油松毛虫是我国辽宁省油松林中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使用性引诱剂防治,本文在辽宁省建平县通过林间诱捕试验,以油松毛虫性引诱剂为诱芯,比较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器对油松毛虫雄成虫的诱虫量。结果表明,4种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船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小船型诱捕器和桶型诱捕器;大船型与小船型和桶型的差异显著,与三角型的差异不显著。小船型与桶型的差异显著,与三角形的差异不显著。3种颜色诱捕器对油松毛虫雄成虫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黑色诱捕器、绿色诱捕器、白色诱捕器;黑色诱捕器和白色诱捕器的诱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绿色诱捕器与黑色诱捕器和白色诱捕器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性。3种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悬挂高度为1.7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3.1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2.4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7 m的诱捕器诱虫量与其余2种悬挂高度的诱捕器诱虫量差异性显著;悬挂高度为2.4 m的诱捕器诱虫量与悬挂高度3.1 m的诱捕器诱虫量差异性不显著。本文主要对不同诱捕器形状、颜色、悬挂高度3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组合试验,并比较了组合诱捕器的诱虫量,得出诱虫量最大的是悬挂高度为1.7 m的绿色大船型诱捕器,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性引诱剂 诱捕形状 诱捕器颜色 诱捕悬挂高度 诱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与花香诱对草地螟成虫引诱效果的比较
3
作者 黄俊霞 乌恩 +5 位作者 仇凯 曹梦宇 张静航 高健 于凤玲 杜永均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为了探索如何利用性诱和花香诱来有效监测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种群并指导防控,本试验对诱捕器结构、颜色、悬挂高度及昼夜节律对诱捕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性诱,夜蛾诱捕器平均诱蛾量最少,其他3种诱捕器(新型飞蛾... 为了探索如何利用性诱和花香诱来有效监测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种群并指导防控,本试验对诱捕器结构、颜色、悬挂高度及昼夜节律对诱捕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性诱,夜蛾诱捕器平均诱蛾量最少,其他3种诱捕器(新型飞蛾、开放式双漏斗诱捕器和通用型诱捕器)平均诱蛾量无显著差异;对于花香诱,通用型诱捕器平均诱蛾量最高。高度试验显示,性诱新型飞蛾诱捕器的进虫口离植株叶冠顶部10 cm最佳,50、90、130 cm高度的诱捕量较低。花香诱随着高度的升高,诱捕量逐步减少。诱捕器颜色对草地螟的平均诱蛾量影响也很大,性诱诱捕器最佳为红色;花香诱诱捕器颜色对草地螟的诱捕效果影响不显著,但黑色、白色和绿色诱捕器诱捕的非靶标昆虫较少,而黄色和蓝色诱捕器诱捕的胡蜂等非靶标昆虫较多。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性诱诱集到草地螟成虫的时间在22:00-02:00,而花香诱在每日04:00之后开始诱到成虫,在06:00-07:00到达最高,之后一直延续到24:00。因此,性诱与花香诱的昼夜时间节律正好相反。性诱和花香诱在时间节律上的差异也反映了2种方法所诱捕成虫的生理状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性信息素诱捕 花香气味诱捕 昼夜节律 诱捕高度 诱捕器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