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诱抗菌株筛选及诱抗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肖静 石延霞 +1 位作者 谢学文 李宝聚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从平菇(Pleurotus spp.)上分离到细菌性褐斑病弱致病力菌株和非病原菌株共126株,采用离体平菇法筛选模型,筛选出了3株可以诱导糙皮侧耳(P.ostreatus)对托拉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laasii)产生抗病作用的诱抗菌株。通过田间验证,最终... 从平菇(Pleurotus spp.)上分离到细菌性褐斑病弱致病力菌株和非病原菌株共126株,采用离体平菇法筛选模型,筛选出了3株可以诱导糙皮侧耳(P.ostreatus)对托拉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laasii)产生抗病作用的诱抗菌株。通过田间验证,最终得到1株诱导抗病效果好的诱抗菌株,诱导抗病效果为66.73%。在供试接种浓度范围内,诱抗菌株的诱导效果随接种浓度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褐斑病 筛选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诱抗剂对凤丹抗病害的诱导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4 位作者 华梅 王毅 原晓龙 陈剑 王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分别用5个浓度的3种诱抗剂(Harpin、BTH和SA)喷施凤丹叶面,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叶片病斑面积和病叶数,从而测定诱抗剂对凤丹抗3种主要病害(红斑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同时,测定了最适浓度诱抗剂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以... 分别用5个浓度的3种诱抗剂(Harpin、BTH和SA)喷施凤丹叶面,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叶片病斑面积和病叶数,从而测定诱抗剂对凤丹抗3种主要病害(红斑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同时,测定了最适浓度诱抗剂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以及对凤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均可有效地诱导凤丹对不同病害产生抗性,其中,BTH的诱抗效果最佳;3种诱抗剂对凤丹抗主要病害的诱导效果均表现为红斑病>黑斑病>灰霉病;诱抗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凤丹植株可溶性蛋白和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丙二醛的含量;诱抗剂对凤丹3种病害的病原菌无毒杀作用,但可诱导植株获得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诱抗效果 系统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R施用方式诱导黄瓜幼苗对Ca(NO_3)_2胁迫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悦 宋士清 王久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7-382,共6页
为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诱导黄瓜幼苗对Ca(NO3)2胁迫抗性的效果,研究了3种外源BR施用方法(0.01mg·L-1 BR浸种、0.1mg·L-1 BR喷叶及其二者结合施用)对Ca(NO3)2胁迫(60mmol·L-1)下黄瓜幼苗生长、生理活... 为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诱导黄瓜幼苗对Ca(NO3)2胁迫抗性的效果,研究了3种外源BR施用方法(0.01mg·L-1 BR浸种、0.1mg·L-1 BR喷叶及其二者结合施用)对Ca(NO3)2胁迫(60mmol·L-1)下黄瓜幼苗生长、生理活动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外源BR方法处理后,Ca(NO3)2胁迫下的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展开叶片数、叶面积、干重含水量均显著提高,同时其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而其丙二醛(MDA)含量趋于无Ca(NO3)2胁迫对照的水平;(2)外源BR处理还提高了Ca(NO3)2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却抑制了Ca(NO3)2胁迫下胞间CO2浓度的升高。研究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BR浸种和喷叶处理均可有效增强黄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伤害程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效率,从而表现出对Ca(NO3)2胁迫的抗性,并以操作简便、用量极低的0.01mg·L-1 BR浸种方法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CA(NO3)2胁迫 黄瓜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牡丹红斑病最适诱抗剂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3 位作者 华梅 原晓龙 陈剑 王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研究植物病害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的诱抗效应,以期为红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采用康壮素(Harpin)、苯并噻二唑(BTH)和水杨酸(SA)3种常见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其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 研究植物病害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的诱抗效应,以期为红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采用康壮素(Harpin)、苯并噻二唑(BTH)和水杨酸(SA)3种常见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其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诱抗效果显著,发病指数均显著下降,其中以BTH的诱抗效果最佳;并确定BTH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 mg/L,诱抗效果高达68.27%。在此浓度处理后,叶片病斑面积停止增长,边缘逐渐愈合,SAFR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均显著增加,这些变化与流胶病的抗性变化密切相关。3种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原菌不产生毒杀作用,而是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红斑病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抗剂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的诱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2 位作者 华梅 陈剑 王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采用诱抗剂苯并噻二唑(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red spot、灰霉病Grey mould和黑斑病Black spot)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诱抗剂对滇牡丹3种病害诱抗效果显著... 采用诱抗剂苯并噻二唑(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red spot、灰霉病Grey mould和黑斑病Black spot)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诱抗剂对滇牡丹3种病害诱抗效果显著,其中以红斑病的诱抗效果最佳,并确定出BTH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mg/L;在此浓度处理后,叶片病斑面积停止增长,边缘逐渐愈合,SAFR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均显著增加,这些变化与病害的抗性变化密切相关。诱抗剂BTH对滇牡丹3种病原菌不产生毒杀作用,而是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红斑病 灰霉病 黑斑病 诱抗效果 系统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钙、水杨酸和铵诱导马尾松、黑松抗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葛明宏 徐福元 +2 位作者 张培 许文力 徐克勤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7-12,61,共7页
诱抗试验结果表明:(1)IBA、乙烯、IBA+乙烯对马尾松的诱抗效果达60%,而IBA+乙烯对黑松苗的诱抗效果为125%。(2)Ca2++IBA对黑松苗的诱抗效果为3667%。(3)除Sa+IBA对黑松苗的诱抗效... 诱抗试验结果表明:(1)IBA、乙烯、IBA+乙烯对马尾松的诱抗效果达60%,而IBA+乙烯对黑松苗的诱抗效果为125%。(2)Ca2++IBA对黑松苗的诱抗效果为3667%。(3)除Sa+IBA对黑松苗的诱抗效果为167%外,其余Sa的各处理效果均不明显。(4)铵的单用、混用或与Ca2+混用对马尾松诱抗效果均可达66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诱抗效果 马尾松 黑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活蛋白诱导辣椒抗性试验
7
作者 陈建芝 刘阳华 +1 位作者 欧阳丰 唐锷 《长江蔬菜》 2012年第4期66-68,共3页
分别进行了植物激活蛋白与其他生物农药及其他肥料对辣椒抗性诱导的综合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活蛋白+病毒A和植物激活蛋白+99植保对辣椒病毒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到了76.29%和82.64%;激活蛋白+利乐资生在第4次喷施后对病毒病的... 分别进行了植物激活蛋白与其他生物农药及其他肥料对辣椒抗性诱导的综合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活蛋白+病毒A和植物激活蛋白+99植保对辣椒病毒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到了76.29%和82.64%;激活蛋白+利乐资生在第4次喷施后对病毒病的诱抗效果为72.94%,施用了激活蛋白+利乐资生的辣椒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达到了8.94%,高于单施利乐资生的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活蛋白 辣椒 病毒A 99植保 利乐资生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流胶病最适诱抗剂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忠强 罗珺 +3 位作者 缪福俊 王柯人 丁雅迪 王宏虬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康壮素、烯丙苯噻唑(PBZ)、有效霉素A(VMA)、苯丙噻重氮(BTH)、水杨酸(SA)等5种常见诱抗剂对感染流胶病樱桃进行诱抗处理,测定防治率、发病指数、生理等相关指标,并筛选出对樱桃流胶病的最适诱抗剂及最佳使用浓度。研究... 采用不同浓度的康壮素、烯丙苯噻唑(PBZ)、有效霉素A(VMA)、苯丙噻重氮(BTH)、水杨酸(SA)等5种常见诱抗剂对感染流胶病樱桃进行诱抗处理,测定防治率、发病指数、生理等相关指标,并筛选出对樱桃流胶病的最适诱抗剂及最佳使用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种诱抗剂处理后,产生不同的诱抗效果,初步确定最适诱抗剂为SA。SA的最佳相对防治效果处理浓度为1.25 mmol/L,相对防治效果为53.7%。在相对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SA的最佳费效比使用浓度为1.00 mmol/L,相对防治效果为53.4%。在此两组浓度处理下,樱桃病斑面积停止增长,边缘逐渐愈合,叶片中SAFR、MDA、色素、可溶性蛋白、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流胶病的抗性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樱桃流胶病 诱抗效果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草地早熟禾抗褐斑病的诱导与抗病基因PR1和NPR1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尉春雪 苏浩天 +3 位作者 张晓宇 何文菡 郑大柽 尹淑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49-1254,共6页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基因PR1、NPR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SA可以显著(P <0.05)降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最高达53%。在喷施SA及接种后,抗病基因PR1和NPR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 <0.05)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SA 草地早熟禾 褐斑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诱抗效果 病基因PR1和NP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铁皮石斛抗黑斑病试验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丽蓉 《云南农业》 2020年第10期73-75,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铁皮石斛叶片,探讨对铁皮石斛黑斑病的诱抗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SA)可以显著降低铁皮石斛黑斑病的病情指数,用0.5~2.0 mmol/L浓度SA处理能有效诱导铁皮石斛对黑斑病产生抗性,其中在1.0 mmol/L浓度SA处理下...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铁皮石斛叶片,探讨对铁皮石斛黑斑病的诱抗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SA)可以显著降低铁皮石斛黑斑病的病情指数,用0.5~2.0 mmol/L浓度SA处理能有效诱导铁皮石斛对黑斑病产生抗性,其中在1.0 mmol/L浓度SA处理下诱抗效果最好,可达80%,最佳间隔期为5 d,抗性持久期可达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铁皮石斛 黑斑病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活蛋白对白术的抗病增产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朝安 吴全聪 +1 位作者 杨秀芬 邱德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8-101,共4页
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白术对病害的抗性,700~1300倍液喷施白术叶面,隔30d一次,对白术根腐病和斑枯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53.9%~81.2%和39.7%~63.3%。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白术商品性和产量,白术的单术重量增加35%以上,白术产量提高46%... 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白术对病害的抗性,700~1300倍液喷施白术叶面,隔30d一次,对白术根腐病和斑枯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53.9%~81.2%和39.7%~63.3%。植物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白术商品性和产量,白术的单术重量增加35%以上,白术产量提高46%以上。6月初使用700倍激活蛋白,间隔30d,整个生长期使用5次对白术抗病增产效果最好,对斑枯病诱抗效果达63.3%,增产12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活蛋白 白术 病害 诱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