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氧体积分数对煤炭自燃诱导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永刚
李培
倪世安
钱海平
赵虹
-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1-426,共6页
-
文摘
利用热天平缓慢升温法及化学动力学理论研究氧体积分数对蒙混煤低温氧化反应不同阶段的作用效果及活化能的变迁特性,并从反应能垒角度研究氧体积分数对煤炭自燃影响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失水失重阶段受氧体积分数的影响较小;在氧体积分数为5%~15%时氧化反应阶段和着火燃烧阶段对其变化不敏感,当氧体积分数从15%增大到20%时反应活性增强;5%氧体积分数下着火燃烧阶段的最大反应速率和燃烧放热量分别约为20%氧体积分数下的11%和60%;氧化反应初期5%、10%和15%氧体积分数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0%氧体积分数下的2.40倍、2.11倍和1.56倍;当氧体积分数为15%~20%时,煤样氧化反应的活化能随反应的进行持续减小,其自燃过程具有氧化自加速性;当氧体积分数为5%~10%时,氧化反应末期的活化能大于氧化反应中期,氧化反应受到抑制.
-
关键词
煤炭自燃
氧化反应
氧体积分数
活化能
诱导过程
试验研究
-
Keywords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xidation
oxygen volume fraction
active energy
induction process
experimental study
-
分类号
TQ53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
-
题名基于SQM相关性的GNSS诱导式欺骗检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文益
侯迎龙
史文浩
-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试飞站
-
出处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8-1760,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33204)。
-
文摘
最初设计用于多径检测的信号质量监测(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SQM)技术已被证明可用于识别欺骗攻击,具有简单结构和良好可行性,但是它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检测性能会明显下降。改进后的SQM的移动方差(Moving Variance,MV)和移动均值(Moving Average,MA)技术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增强SQM技术的欺骗检测能力,但是它们未考虑多颗卫星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利用多颗卫星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一种新的增强SQM技术来检测欺骗,可适用于更多的欺骗环境。众所周知,诱导式欺骗干扰同时攻击多颗卫星,而各颗卫星受到的诱导过程具有相似的特性,导致各颗卫星的跟踪环路中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有着相似的畸变趋势,进而不同卫星间SQM幅值的变化是相似的。由于度量的相关性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种相似性,本文将多颗卫星间SQM度量的相关性(correlation,Corr)作为检测欺骗发生的新度量。最后,推导了新算法的基本原理,证明了新度量服从高斯分布,然后,根据推导出的概率密度函数,给出了新算法的最优检测阈值。它的欺骗检测能力已经使用美国德州大学的欺骗数据集(Texas Spoofing Test Battery,TEXBAT)进行了验证,并与SQM的MV和M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Corr的SQM方法在检测诱导式欺骗攻击方面是更有效的。
-
关键词
GNSS欺骗检测
诱导式欺骗
信号质量监测
相关性
诱导过程
-
Keywords
GNSS spoofing detection
induced spoofing
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
correlation
induced process
-
分类号
TN96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孙剑
朱祥坤
李世珍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7-78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30104,41203005,41403009)
-
文摘
铁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并且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密切联系。因此,了解生物过程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对于示踪铁元素在生物圈内部体系的迁移和循环,以及运用铁同位素示踪生物圈和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生物体的铁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不同生物过程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生物倾向于优先吸收铁的轻同位素,而且在食物链中随着级别的升高,这种情况越明显。生物诱发过程(包括异化铁还原作用和细菌氧化作用)中,铁只是提供或接受电子,并没有真正进入生物细胞体内,这些过程所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值和无生物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值相同。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吸收过程中,铁进入生物体细胞内,这些过程的铁同位素分馏主要受氧化还原作用所控制。铁同位素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可能会成为这些领域新的示踪工具。
-
关键词
铁同位素
生物诱导过程
生物吸收过程
潜在应用
-
Keywords
Fe isotopes
biological induced processes
biological controlled processes
potential application
-
分类号
P597.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
-
题名我国科学家发现阻碍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路障”
- 4
-
-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5期78-78,共1页
-
文摘
据中国科技网2012年12月6日报道,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副研究员陈捷凯等准确定位了多能干细胞诱导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障碍,破解了产生障碍的原因并找到了清除这个障碍的办法。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在iPs细胞诱导的过程中会大量出现一类细胞克隆,其外观、生长速度等各方面酷似干细胞,却没有干细胞应有的基因表达和功能。这种细胞在经典的诱导环境中大量存在,而且状态稳定,严重阻碍科研人员获得真正的iPS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在某些诱导条件下,如用维生素c处理,也会变成货真价实的iPS细胞,这表明这些细胞其实只是一种未完全重编程的iPS细胞。研究人员还发现,诱导培养iPs细胞所使用的血清是诱发这个“路障”的元凶。
-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路障
科学家
研究人员
中国科技网
IPS
生物医药
诱导过程
-
分类号
R3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甜瓜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马刘峰
辛建华
付振清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园艺系
-
出处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甜瓜的抗病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全文从4个方面概述:在抗性诱导过程中,受体植物体内的防御酶系出现显著变化,并且通过涂抹草酸、接种真菌进行免疫诱导等方法均可使甜瓜产生抗性;对甜瓜抗病性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甜瓜抗病性防卫反应过程中酚类、植保素、木质素和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PRP)等一系列变化情况,防卫反应中的信号传导以及外壳蛋白介导研究;将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新疆甜瓜,并借助于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免疫电镜分析(immunosorbentelectronmicroscope,ISEM)技术从感病甜瓜检测病毒粒子;甜瓜抗病遗传基因定位研究和抗源、抗病品系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甜瓜抗病性研究的前景。
-
关键词
甜瓜
病害
抗病性研究
新疆甜瓜
抗病性
酶联免疫分析
病程相关蛋白
几丁质酶基因
3-葡聚糖酶
诱导过程
-
Keywords
Melon
Disease
Study of disease resistance
-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提高优质籼稻成熟胚离体培养效果的几个因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覃伟
韦鹏霄
岑秀芬
陈远孟
张明珍
-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 0 0 2 0 19)
-
文摘
通过比较在不同灭菌条件下籼稻成熟胚的灭菌效果和诱导率,选出最佳灭菌组合:70 %酒精3min+10 %次氯酸钠10 min+0 .1%升汞30 min。在诱导过程中,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不同,桂华占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油占8号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N6 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0 mg/ L 的椰子汁,有利于胚性细胞团诱导及绿苗分化,以桂华占为例,胚性细胞团诱导和分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0 .2 7%和11.76 %。
-
关键词
成熟胚
培养效果
籼稻
基本培养基
因子
离体
优质
基因型材料
MS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
灭菌效果
灭菌条件
次氯酸钠
诱导过程
绿苗分化
细胞团
诱导率
椰子汁
分化率
胚性
升汞
添加
-
Keywords
Indica rice
culture in vitro
induction rate
embryogenic callus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963.21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污水处理用多孔载体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蒋静智
苗凯
崔海亭
彭培英
耿士敏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1-6006,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08049)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支持资助项目(ZD2014011)
河北科技大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0026)
-
文摘
生物膜载体是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的关键核心部分,载体性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着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效果。采用超临界流体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工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溶质,丙酮为溶剂,超临界CO_2为非溶剂,制备了PMMA污水处理多孔载体,采用扫描电镜对载体内部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PMMA初始浓度、CO_2压力、CO_2温度、保压时间t_1、干燥时间t_2、卸压时间t_3等操作条件对多孔载体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可成功制备污水处理用PMMA多孔载体,且载体孔径分布均匀、孔间连通性好、孔隙率高。实验最优操作条件为PMMA初始溶液浓度20%(质量分数),CO_2压力10MPa、温度45℃,t_1 90min,t_2 90min,t_3 90min。
-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过程
多孔载体
污水处理
实验研究
操作条件优化
-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cyclic drying process
porous carrier
wastewater treatment
experimental study
optimizati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
-
分类号
TQ028.32
[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