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H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系统获得抗性的mRNA差别显示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饶志明 董海涛 +3 位作者 庄杰云 柴荣耀 李德葆 郑康乐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35,共6页
运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对水稻感病品系G71受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诱导3d的应答反应进行了分析,从抗病及其相关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的10个引物组合的反应中获得了11个受BTH诱导的cDNA差异片段.反向Northern鉴定其中3个为阳性片... 运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对水稻感病品系G71受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诱导3d的应答反应进行了分析,从抗病及其相关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的10个引物组合的反应中获得了11个受BTH诱导的cDNA差异片段.反向Northern鉴定其中3个为阳性片段.Northern证实G71NBS14BI2的表达确实受BTH和稻瘟病菌的诱导.RFLP分析将G71NBS14BI2定位于水稻的第11条染色体上,且该片段座落于控制水稻穗瘟部分抗性的QTL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H诱导 水稻 稻瘟病 MRNA差别显示 基因定位 系统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系统抗性诱导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防病效果
2
作者 林青 史应武 +6 位作者 王娜 华兰兰 杨红梅 楚敏 曾军 高雁 霍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6-1474,共9页
【目的】筛选具有诱导番茄系统抗性的促生菌并验证其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防效,为新疆加工番茄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番茄等作物的根部土壤细菌,以无菌生理盐水和稀释至10^(4)倍数... 【目的】筛选具有诱导番茄系统抗性的促生菌并验证其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防效,为新疆加工番茄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番茄等作物的根部土壤细菌,以无菌生理盐水和稀释至10^(4)倍数未接菌的NB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利用发芽实验初筛加工番茄促生菌;用菌株发酵液灌根处理加工番茄幼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测量叶片中茉莉酸含量,复筛系统抗性诱导菌株,分别挑战接种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病原菌,统计疫情指数和诱抗效果。测定菌株16S rDNA序列,初步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到147株细菌,筛选得到19株显著(P<0.05)促进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增加根长的促生菌,有4株促生菌显著(P<0.05)提高加工番茄叶片中茉莉酸含量,防病验证最终得到3株能同时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菌株,诱抗防效在27.59%~39.44%。菌株FY10、FY12、FY93鉴定为Bacillus atrophaeus,Pseudomonas wadenswilerensis和Bacillus pumilus。【结论】获得3株具有系统抗性诱导功能且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促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诱导 促生菌 加工番茄 早疫病 灰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系统诱导果蔬采后抗性的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东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69-70,72,共3页
诱导抗病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是生防菌对果蔬采后病害抑制的重要机理之一。生防菌的系统诱导抗性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性和系统性。阐述了生防菌对果蔬采后的系统诱导,分析了生防菌系统诱导果蔬抗性的机制、信号转导的途... 诱导抗病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是生防菌对果蔬采后病害抑制的重要机理之一。生防菌的系统诱导抗性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性和系统性。阐述了生防菌对果蔬采后的系统诱导,分析了生防菌系统诱导果蔬抗性的机制、信号转导的途径,为拮抗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采后果蔬 系统诱导 信号转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促生根圈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跃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9,共6页
该文简要回顾了植物根圈促生细菌(PGPR)能够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ISR)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对ISR作用机理、研究法则、研究内容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促生根圈细菌(PGPR) 诱导系统(isr)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病性及诱导抗性在匍匐翦股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晖玲 房媛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2-320,共9页
针对目前匍匐翦股颖草坪病害防治的弊端,引入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概念,从信号传导、基因表达水平、细胞防御结构和生理响应等层面阐述了诱导抗病性后植株体所发生的变化规律;系统揭示了基于SAR和ISR方式的植物抗病性诱导机理。着意综述了... 针对目前匍匐翦股颖草坪病害防治的弊端,引入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概念,从信号传导、基因表达水平、细胞防御结构和生理响应等层面阐述了诱导抗病性后植株体所发生的变化规律;系统揭示了基于SAR和ISR方式的植物抗病性诱导机理。着意综述了诱导植物抗病性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匍匐翦股颖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状况,旨在为匍匐翦股颖新型、环保的草坪病害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翦股颖 诱导机理 系统获得SAR 诱导系统i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诱导因子对蔬菜炭疽病的诱导抗性效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董玉红 高祖明 李升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35-37,共3页
选用水杨酸 (SA)、阿魏酸 (FA)、对羟基苯甲酸 (P -HBA)和香豆酸 (CA) 4种外源酚酸和氯化钾(KCl)、磷酸氢二钾 (K2 HPO4)、促根剂 (甲、乙两种配方 ) 3种化学试剂处理黄瓜和小白菜幼苗 ,研究这些试剂对小白菜和黄瓜的局部诱导抗性和系... 选用水杨酸 (SA)、阿魏酸 (FA)、对羟基苯甲酸 (P -HBA)和香豆酸 (CA) 4种外源酚酸和氯化钾(KCl)、磷酸氢二钾 (K2 HPO4)、促根剂 (甲、乙两种配方 ) 3种化学试剂处理黄瓜和小白菜幼苗 ,研究这些试剂对小白菜和黄瓜的局部诱导抗性和系统诱导抗性。结果表明 ,K2 HPO4、CA、FA均可诱导 2个小白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 ,相比之下对抗病品种的诱抗效果更好。K2 HPO4、SA、FA、CA、促根剂乙也可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 ,挑战接种的强度影响诱抗效果 ,低浓度孢子悬浮液挑战接种效果好。K2 HPO4、CA还能有效地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导因子 蔬菜 炭疽病 诱导 局部诱导 系统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诱导番茄抗枯萎病的ISR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亮 盛浩 +2 位作者 袁红 赵兰凤 李华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5-1060,共6页
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荧光假单胞菌PEF-5#18诱导番茄系统性抗性(ISR)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了诱导进程中番茄根系病程蛋白基因PRs族、GR等重要防卫基因以及乙烯、水杨酸、茉莉酸等诱导信号调控路径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 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荧光假单胞菌PEF-5#18诱导番茄系统性抗性(ISR)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了诱导进程中番茄根系病程蛋白基因PRs族、GR等重要防卫基因以及乙烯、水杨酸、茉莉酸等诱导信号调控路径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rl和荧光假单胞菌PEF-5#18对番茄植株分别具有SAR和ISR诱导抗性能力,而在"Forl-番茄-PEF-5#18"互作模式下,番茄植株受诱导所产生的抗性则受到SAR和ISR共同作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Forl或荧光假单胞菌PEF-5#18均能诱导番茄病情蛋白基因PRs (PR1、PR4、PR5、PR6)与GR、POX、PAL等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进行上调,而相关受诱导基因的表达程度与动态变化则与所诱导的SAR和ISR抗性反应类型以及诱导时间有关;此外,对于调控路径的分析结果显示出尖孢镰刀菌Forl对番茄SAR诱导抗性主要依赖于水杨酸路径进行调控,而荧光假单胞菌PEF-5#18对番茄ISR诱导抗性则主要依赖于茉莉酸和乙烯路径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诱导系统 枯萎病 信号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精油中紫苏醛的抗TMV活性及作用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伟 姜悦 +6 位作者 王恺悦 骆静怡 刘颖辰 张悦阳 马志卿 闫合 王康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4-756,共13页
紫苏精油(PEO)是从紫苏叶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淡黄色油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关于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了紫苏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的抗TMV活性,明确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作... 紫苏精油(PEO)是从紫苏叶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淡黄色油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关于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了紫苏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的抗TMV活性,明确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PEO在800μg/mL剂量下对TMV的活性高达65.58%,其主要活性成分紫苏醛在该剂量下的保护、治疗和钝化活性分别为80.41%、73.42%和34.93%,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商品化药物壳寡糖,而其保护和治疗活性优于宁南霉素。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紫苏醛诱导了烟草的过敏反应(HR),透射电镜(TEM)观察显示紫苏醛对TMV粒子没有直接作用。紫苏醛在800μg/mL剂量下处理心叶烟,具有显著的诱导抗病活性,为58.46%。紫苏醛处理诱导了烟草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PR1)、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PR1)和病程相关蛋白5基因(PR5)3个致病相关基因(PR基因)表达上调,也诱导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呼吸爆发氧化酶B基因(RBOHB)和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1(POR1)过表达。此外,紫苏醛提高了烟草叶片中水杨酸(SA)和H2O2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种防御酶的活性。紫苏醛在800μg/mL剂量下处理心叶烟24 h,结果表明:烟草叶片中的SA和H2O2含量最高,分别为1032.08 pmol/L和23.40μmol/g FW,防御酶活性也达到最大值,CAT、PAL、POD和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6、1.95、2.17和3.78倍。该研究结果表明,紫苏醛可能通过诱导系统性获得抗性(SAR)来增强植物对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这可能是通过SA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因此,紫苏醛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诱导剂在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精油 紫苏醛 烟草花叶病毒(TMV) 诱导 系统获得(SAR)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复合激素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诱导抗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春旭 姜寒玉 +4 位作者 董文科 陈红 方彦霞 谢丽萍 马晖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130,共11页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和乙烯(ET)组合的外源复合激素和3个连续诱导时间(5、7、10d)为变量,通过测定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和乙烯(ET)组合的外源复合激素和3个连续诱导时间(5、7、10d)为变量,通过测定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分析外源复合激素及连续诱导时间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连续诱导时间处理均可提高匍匐翦股颖的抗病性,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d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3.3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防治效果为40.51%;另外,此组合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0.53%、197.40%和101.66%;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16.26%、41.95%和80.34%;脱氧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脱氧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也均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表明EBR、SA和ET三种物质组成的复合外源物可以诱导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d的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复合诱导抗病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翦股颖 外源复合激素 褐斑病 诱导 氧化系统 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10-12513,共4页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番茄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以SA作为诱抗剂处理番茄幼苗,研究了SA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了其诱导抗性产生过程中番茄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番茄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以SA作为诱抗剂处理番茄幼苗,研究了SA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了其诱导抗性产生过程中番茄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种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SA在其浓度范围内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而相对诱导效果在处理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用150 mg/L SA处理番茄植株后间隔3 d挑战接种灰霉病病原菌产生的诱导效果最好,且抗性持续期在10~15 d。经SA处理后,CAT、POD、PPO、PAL在番茄灰霉病系统诱导抗性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同时MDA含量以波浪线形式呈上升趋势。[结论]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CAT、POD、PPO、PAL活性与番茄对灰霉病的诱导抗性呈正相关,MDA含量的增加与抗病性的提高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水杨酸 系统机制 系统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的月季对甜菜夜蛾的抗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敏 程静 +2 位作者 许雁祥 朱国磊 杨发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探明外源水杨酸(SA)诱导月季产生的对甜菜夜蛾的抗性以及产生这种抗性的化学物质基础,采用双选生物测试方法测试了SA处理月季对甜菜夜蛾产卵行为的影响,用GC-MS分析了SA诱导的月季挥发性成分(VOCs)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VOCs中的抗虫活... 为探明外源水杨酸(SA)诱导月季产生的对甜菜夜蛾的抗性以及产生这种抗性的化学物质基础,采用双选生物测试方法测试了SA处理月季对甜菜夜蛾产卵行为的影响,用GC-MS分析了SA诱导的月季挥发性成分(VOCs)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VOCs中的抗虫活性成分。1.0 mmol/L SA溶液处理月季植株可使甜菜夜蛾在植株上的产卵量显著减少(P<0.05),处理6、9、12 d后,总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35.4%、38.9%、47.5%。进一步收集对照植株和处理植株顶空挥发性成分,分别配成溶液,喷施两组相同的未经处理的健康月季枝条,结果表明:在喷施了从处理植株上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混合物后,枝条上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P<0.05),处理6、9、12 d后,抑制指数分别为23.9%、25.4%、36.2%。GC-MS结果表明,SA诱导了月季挥发性成分显著变化。正常情况下2-乙基己酸、十四烷醇、棕榈酸甲酯、乙酸十六酯等化合物在健康植株中不会被合成,只有在SA诱导作用下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SA对这4种化合物的诱导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并且它们对甜菜夜蛾产卵行为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使月季对甜菜夜蛾产生了诱导抗性,月季挥发性成分变化是这种抗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月季 甜菜夜蛾 气质联谱分析 顶空挥发成分 化学机理 诱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热休克诱导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9
12
作者 章军 秦燕 +5 位作者 欧阳青 徐虹 黄澜 刘仁海 周克夫 楼士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7-21,共5页
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 .PCC794 2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 ,构建了热休克诱导的高效表达系统。用PCR法扩增并克隆出Synechococcussp .PCC794 2自身的热休克基因 groESL操纵子的强启动区 (2 4 0bp) ,并紧靠其后组装上泛素 (UB)融合的胸腺素... 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 .PCC794 2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 ,构建了热休克诱导的高效表达系统。用PCR法扩增并克隆出Synechococcussp .PCC794 2自身的热休克基因 groESL操纵子的强启动区 (2 4 0bp) ,并紧靠其后组装上泛素 (UB)融合的胸腺素α1(Tα1)目的基因 ,在下游组装有rbcSpolyA终止子。此外 ,还组装了一个完整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这样 ,就构建了完整的蓝藻的基因表达系统。经转化蓝藻Synechococcussp .PCC794 2细胞 ,在 4 2℃热诱导 30min后 ,目的基因UB Tα1得到较高水平表达 ,表达量约占可溶性蛋白的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热休克诱导 基因表达 基因工程 表达系统 卡那霉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吴风光 王豹祥 +3 位作者 汪健 张朝辉 席淑雅 邱立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烤烟移栽时施入抗生菌芽孢杆菌株A03菌肥,研究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小区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抗生菌芽孢杆菌A03菌肥可明显提高烤烟根际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放线菌的数量,而对真菌没有影响。施用抗生菌肥能够提高烤烟... 烤烟移栽时施入抗生菌芽孢杆菌株A03菌肥,研究抗生菌肥对植烟土壤和烤烟生产的影响。小区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抗生菌芽孢杆菌A03菌肥可明显提高烤烟根际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放线菌的数量,而对真菌没有影响。施用抗生菌肥能够提高烤烟对病毒病的抗性,圆顶期根际土壤中除Ca和Mg元素的有效性略有降低外,P、K、Cu、Zn、Fe和Mn6种元素的有效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16.57%~56.39%;烤烟杀青样和烤后烟中N和P的平均含量高于对照处理:烤烟亩产量比对照处理提高10.45%,产值提高11.22%,上等烟率、均价也高于对照和商品菌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菌 微生物 矿质元素 诱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诱抗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玲 胡增辉 +3 位作者 赵风君 张可文 陈学英 沈应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木本植物的诱导抗性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了解诱导抗性的作用机理 ,作者于 2 0 0 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甲酯熏蒸 2 4h后的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酸甲酯熏蒸能够... 为了进一步探讨木本植物的诱导抗性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了解诱导抗性的作用机理 ,作者于 2 0 0 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甲酯熏蒸 2 4h后的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杨酸甲酯熏蒸能够诱导黑杨启动防御系统产生诱导抗性 ,取其叶片喂食的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受阻 ,表现为体重减轻 ,营养代谢能力明显下降 .证明降低昆虫体重及营养代谢能力是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甲酯 黑杨 防御系统 诱导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R1调控植物抗病机制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琳琳 甄军波 +2 位作者 刘迪 欧阳艳飞 迟吉娜 《中国棉花》 2020年第7期1-6,19,共7页
NPR1是植物防御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调控因子,是不同形式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交叉点之一,在系统获得抗性和诱导系统抗性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目前对其在系统获得抗性中的调控机制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多种植物中过表达NPR1基因提高... NPR1是植物防御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调控因子,是不同形式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交叉点之一,在系统获得抗性和诱导系统抗性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目前对其在系统获得抗性中的调控机制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多种植物中过表达NPR1基因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阐述了目前NPR1基因在植物中调节抗病性的作用机制,论述了在植物中转NPR1基因的抗病功能,对今后更加深入全面研究NPR1基因,利用NPR1基因提高植物抗病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R1 植物 系统获得 诱导系统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木霉菌混合对山新杨生理酶活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遇文婧 刘志华 +3 位作者 王志英 马晓乾 赵红盈 刁桂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89-8990,共2页
[目的]分析混合木霉菌诱导杨树系统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出提高杨树抗病性的最佳孢子浓度。[方法]选用3种木霉菌混合孢子根施1年生山新杨移栽苗,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山新杨叶部组织的生理酶活性及其生长量变化。[结果]经混合木霉菌... [目的]分析混合木霉菌诱导杨树系统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出提高杨树抗病性的最佳孢子浓度。[方法]选用3种木霉菌混合孢子根施1年生山新杨移栽苗,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山新杨叶部组织的生理酶活性及其生长量变化。[结果]经混合木霉菌处理后,山新杨叶片中的生理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1×106个/ml浓度水平处理效果最好;根施混合木霉菌后山新杨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结论]混合木霉菌能够提高杨树生理酶活性,并且具有促进杨树苗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杨树 诱导系统 TRICHODERMA 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芽孢杆菌HZ179的鉴定及其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
17
作者 竺利红 项慧娟 +1 位作者 施跃峰 刘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628-2635,共8页
为明确杀虫芽孢杆菌HZ179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对HZ179进行种属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测定HZ179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数、防御酶活性及单宁含量的影响;通过诊断PCR方法测定HZ179对... 为明确杀虫芽孢杆菌HZ179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对HZ179进行种属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测定HZ179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数、防御酶活性及单宁含量的影响;通过诊断PCR方法测定HZ179对瓜蚜共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HZ17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Z179能显著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其中100倍稀释液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植株干重、根冠比、壮苗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44.19%、15.70%、22.47%、16.18%和16.71%。HZ179灌根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的活性及单宁含量,并在14 d内保持较高水平。HZ179处理组瓜蚜共生菌的感染种类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贝莱斯芽孢杆菌HZ179具有促进辣椒幼苗生长、诱导产生系统抗性和抑制瓜蚜共生菌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辣椒 促生 系统诱导 共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高效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石琰璟 沙广利 黄粤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97-200,204,共5页
对培养基中的激素组成和添加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胡萝卜下胚轴外植体的高效再生系统,为生产植物可食性疫苗提供了良好的再生和转化技术平台。首先在较高生长素(2,4D)浓度下诱导胡萝卜(黑田五寸)愈伤组织,然后降低生长素浓度诱导胚状... 对培养基中的激素组成和添加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胡萝卜下胚轴外植体的高效再生系统,为生产植物可食性疫苗提供了良好的再生和转化技术平台。首先在较高生长素(2,4D)浓度下诱导胡萝卜(黑田五寸)愈伤组织,然后降低生长素浓度诱导胚状体,添加质量分数0.2%的酵母提取物,可使胚状体的诱导率达78.27%。沿此再生途径用农杆菌侵染法进行转化,预培养96h,共培养黑暗72h,卡那霉素20mg·L-1筛选20d,然后在卡那霉素75mg·L-1的条件下筛选到了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80%的抗性植株都检测到报告基因nptII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体系 胡萝卜 高效再生 植株 卡那霉素 可食疫苗 酵母提取物 PCR检测 再生系统 技术平台 愈伤组织 质量分数 再生途径 报告基因 生长素 胚状体 添加物 培养基 外植体 下胚轴 诱导 农杆菌 预培养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纳米颗粒在农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欣欣 姬彦飞 +2 位作者 田野 张杰 刘成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铜基纳米颗粒是工业上较常制备及使用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比表面积大、活化能高、活性位点多等特点,因而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铜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参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因而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应用;... 铜基纳米颗粒是工业上较常制备及使用的纳米材料之一,具有比表面积大、活化能高、活性位点多等特点,因而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铜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参数,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因而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应用;同时铜基纳米颗粒对生物细胞也具备一定的生理毒性,可使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并可导致膜崩解,利用这一特性,还可将铜基纳米颗粒用作抑菌剂或除草剂。文章阐述了铜基纳米颗粒的促生长机制、其在生物细胞中造成的生理损害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铜基纳米颗粒在农药领域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抑菌剂及除草剂应用的可能性,以期为新型农药的研发与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纳米颗粒 营养调节 氧化应激 膜崩解 诱导系统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R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利亚 李嫚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42-142,14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PGPR是生长在植物根际周围的一类集促生、防病为一体的有益菌的总称,具有安全高效、肥效持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PGPR的定义、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PGPR是生长在植物根际周围的一类集促生、防病为一体的有益菌的总称,具有安全高效、肥效持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PGPR的定义、种类及其在根际土壤的作用机制,并对PGPR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系统诱导 促生 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