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_2流形中超曲面上诱导SU(3)结构的内蕴挠率的显式分解
1
作者 李兴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G2-结构 诱导的su(3)结构 内蕴挠率 不可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蒸发诱导法制备纳米结构LiNi1/3Co1/3Mn1/3O2及其作为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滑纬博 郑卓 +6 位作者 李龙燕 郭孝东 刘恒 沈重亨 吴振国 钟本和 黄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1-1486,共6页
采用氨蒸发诱导法成功制备出纳米结构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能量分散谱(EDS)和比表面测试等表征手段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微... 采用氨蒸发诱导法成功制备出纳米结构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能量分散谱(EDS)和比表面测试等表征手段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阳离子混排程度低.纳米片交错堆积而成核桃仁状形貌,片与片之间形成许多纳米孔,而且纳米片的侧面属于{010}活性面,能够提供较多的锂离子的脱嵌通道.在室温下及3.0-4.6 V充放电范围内,该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5C、1C、3C、5C和10C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2.90、153.95、147.09、142.16和131.23mAh?g-1.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非常有潜力用于动力汽车等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 3Co1 3Mn1 3O2 纳米结构 氨蒸发诱导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力学微环境中压应力诱导肿瘤细胞染色质结构重塑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然 陈祥燕 +1 位作者 李顺 刘贻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1-121,共1页
目的细胞核在受到细胞内、外部力学刺激后,会改变核结构以保护遗传物质的完整、适应新环境。然而三维力学微环境如何将力学信号转导至细胞核内,参与基因组复杂的时空控制,影响染色质构型并调控基因表达,调节肿瘤的恶性进程目前知之甚少... 目的细胞核在受到细胞内、外部力学刺激后,会改变核结构以保护遗传物质的完整、适应新环境。然而三维力学微环境如何将力学信号转导至细胞核内,参与基因组复杂的时空控制,影响染色质构型并调控基因表达,调节肿瘤的恶性进程目前知之甚少。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不同刚度胞外基质3D肿瘤细胞培养与加压模型,模拟肿瘤细胞生长中的固体应力微环境,分析压力对细胞核结构的影响,运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ATAC-seq及RNA-seq)分析了压应力作用下乳腺癌细胞内染色质可及性与全基因组表达的改变。结果施加2 h压应力后,乳腺癌细胞细胞核3D结构的明显改变提示其通过形变响应外界压力;ATAC-seq及RNA-seq结果显示压应力可增加肿瘤细胞中染色质的可及性,调节基因表达,参与肿瘤恶性进展。然而,H3K27me3、H3K9ac等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短期的压应力不影响肿瘤细胞中染色质组蛋白修饰,说明染色质可及性增加并非通过改变染色质修饰实现。进一步,使用机械探针发现核内染色质可在受到压力后发生局部拉伸与压缩。结论本研究发现3D力学微环境中,压应力能快速传递到细胞核,破坏细胞核机械稳态;染色质作为核内机械响应元件,压应力可直接机械拉伸染色质,重构染色质三维结构,增加染色质可及性,调节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乳腺癌细胞 全基因组测序 3D结构 应力诱导 免疫荧光染色 细胞核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V光诱导微孔发泡产生3D结构的胶印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Sandra Schlgl Martin Reischl +2 位作者 Volker Ribitsch Wolfgang Kern 何文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0引言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发出多种新型印刷技术和印刷油墨,以实现不同基底上制备凸起三维(3D)结构。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光化学反应的新型发泡油墨,无须其他辅助工艺。
关键词 结构 光化学反应 胶印 3D 诱导 UV 印刷油墨 印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结构诱导剂调控WO_(3)晶体晶面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崔佳美子 郑金友 +4 位作者 张凯迪 翟自豪 马炜 张利利 禹晓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3-2182,共10页
太阳能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取决于其表面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而这些结构又强烈地依赖于晶体层面,因此光催化剂的催... 太阳能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取决于其表面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而这些结构又强烈地依赖于晶体层面,因此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受到反应过程中暴露的晶面的显著影响。近年来,晶面调控工程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理化性质微调方法。三氧化钨(WO_(3))半导体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常用作光电催化系统中的光阳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使用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作为结构诱导剂对WO_(3)晶面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有机物对晶体晶面调控的规律和原理,寻找新的实验方向以及突破点,总结目前WO_(3)光电催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电催化分解水、电致变色、气体传感器、有机污染物降解等,并对未来实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 有机物 光电催化 晶面调控 半导体 结构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QSAR和分子对接设计新型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1抑制剂
6
作者 储涵 何华玉 +2 位作者 何清秀 王娟 林治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5-223,共9页
选择了44个1,2,4-三唑-[1,5-a]吡啶类化合物,利用CoMFA和CoMSIA模型进行了3D-QSAR研究。结果表明:CoMFA(n=7;q^2=0.712;r^2=0.969)和CoMSIA(n=10;q^2=0.754;r^2=0.98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随后,应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活性位... 选择了44个1,2,4-三唑-[1,5-a]吡啶类化合物,利用CoMFA和CoMSIA模型进行了3D-QSAR研究。结果表明:CoMFA(n=7;q^2=0.712;r^2=0.969)和CoMSIA(n=10;q^2=0.754;r^2=0.98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随后,应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活性位点的关键氨基酸和配体分子的对接模式。通过分析空间场、疏水场、静电场和氢键受体场的等势图以及对接模型,确定了该类化合物的改造和修饰区域,设计了8个新的1,2,4-三唑-[1,5-a]吡啶类化合物,并预测了它们的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预测活性和对接得分,尤其是化合物21-g,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发现和设计新的PHD-1抑制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 1 2 4-三唑-[1 5-a]吡啶类化合物 3D-QSAR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结构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观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建荣 杨仕润 +1 位作者 俞刚 张新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烧煤油的酒精喷灯单脉冲激光诱导荧光 ,由平面荧光图可清晰地看到氢氧基与C2、C3 在火焰中的位置 ,同时 ,也看到了煤油火焰由发生、发展到熄灭过程中火焰结构的变化 ;PLIF技术是研究火焰结构的有力...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烧煤油的酒精喷灯单脉冲激光诱导荧光 ,由平面荧光图可清晰地看到氢氧基与C2、C3 在火焰中的位置 ,同时 ,也看到了煤油火焰由发生、发展到熄灭过程中火焰结构的变化 ;PLIF技术是研究火焰结构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氢氧基 C2 C3 火焰结构 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223/NLRP3轴研究柚皮素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楚瑞雪 孙先桃 王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基于微小RNA(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探讨柚皮素(NAR)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150只7日龄(P7)C57BL/6J幼鼠分为常氧组、OIR组、NAR组、NAR+阴性对照组、NAR+miR-223拮抗... 目的基于微小RNA(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探讨柚皮素(NAR)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150只7日龄(P7)C57BL/6J幼鼠分为常氧组、OIR组、NAR组、NAR+阴性对照组、NAR+miR-223拮抗剂组,每组30只。除常氧组外,其余各组幼鼠及其母鼠在P7~P12移至氧气体积分数(75±2)%封闭氧箱中,连续5 d,P12返回正常氧环境中;常氧组在正常氧环境中常规饲养。NAR组幼鼠腹腔注射100 mg/(kg·d)NAR,NAR+阴性对照组在NAR基础上P12尾静脉注射2.5 mg/kg miR-223拮抗剂阴性对照,NAR+miR-223拮抗剂组在NAR基础上P12尾静脉注射2.5 mg/kg miR-223拮抗剂,常氧组、OIR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CMC、P12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时荧光定量PCR(RT-qRCR)检测视网膜中miR-223水平;幼鼠眼底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钙离子结合蛋白-1(Iba-1)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OIR组出现血管破裂,荧光漏在视网膜中,视网膜泛白,血管出现收缩,视网膜厚度变厚、细胞排列松散,部分出现细胞缺失现象、血管新生现象;NAR组、NAR+阴性对照组血管破裂现象缓解,视网膜泛白现象减轻,但视网膜细胞仍松散;NAR+miR-223拮抗剂组血管破裂,荧光漏在视网膜中,视网膜泛白明显,视网膜细胞松散严重、细胞缺失明显。与常氧组相比,OIR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降低(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IR组相比,NAR组、NAR+阴性对照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降低(P<0.05);分别与NAR组、NAR+阴性对照组相比,NAR+miR-223拮抗剂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降低(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NAR能够升高miR-223的表达进而抑制NLRP3炎症体的表达,从而缓解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现象,实现对OIR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柚皮素 诱导视网膜病变 小胶质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和立方Eu_(2)O_(3)的制备及其表面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
9
作者 郑艺辉 刘春丽 +1 位作者 张溢格 翁维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_(2)O_(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_(2)O_(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和O_(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_(2)O_(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_(2)O_(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_(2)O_(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和O_(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_(2)O_(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情况进行比较考察,结果表明:经325 nm激光照射后,单斜和立方Eu_(2)O_(3)样品表面均检测到过氧物种的生成,但以柠檬酸为还原剂制备的单斜和立方Eu_(2)O_(3)均比以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制备的相应样品更易于生成过氧物种,其原因可能是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两种方法制备的立方Eu_(2)O_(3)均比单斜Eu_(2)O_(3)更容易生成过氧物种.O_(2)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O_(2)-,CO_(2)-TPD)的表征结果表明,与单斜相样品相比,立方相样品更容易吸附和活化分子氧,样品表面晶格氧的碱性也更强,因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更有利于分子氧与晶格氧反应生成过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 苯丙氨酸燃烧法 Eu_(2)O_(3) 结构 诱导 过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多级孔结构氧化铁的制备、合成机理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海滨 张东凤 郭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14-2220,共7页
以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利用改进的聚合诱导胶体聚集(PICA)的方法制备出三维网络状多级孔结构氧化铁(HPH).此结构的制备关键是在合成过程中尿素和甲醛聚合生成脲醛树脂(UF).脲醛树脂一方面在铁的羟基氧化物生长过程中与之杂化形成杂化产... 以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利用改进的聚合诱导胶体聚集(PICA)的方法制备出三维网络状多级孔结构氧化铁(HPH).此结构的制备关键是在合成过程中尿素和甲醛聚合生成脲醛树脂(UF).脲醛树脂一方面在铁的羟基氧化物生长过程中与之杂化形成杂化产物Fe-UF,另一方面则进一步聚合,形成脲醛树脂微球(UFM).脲醛树脂微球作为模板诱导杂化产物Fe-UF在其表面的聚集.微球与微球之间则由于表面存在的脲醛树脂间的聚合会相互交联形成网络状结构.经过煅烧处理后,脲醛树脂及脲醛树脂微球的分解导致不同尺寸孔结构的生成.光催化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是商用纳米氧化铁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多级孔结构 聚合诱导胶体聚集法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硅酸盐所稀土正铁氧体RFeO3晶体取得重要进展-交换相互作用的超快光学调控
12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73-2973,共1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磁功能材料,正交钙钛矿结构RFeO3(R为稀土元素)稀土铁氧体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在稀土铁氧体中发现的激光诱导超快自旋重取向和多铁、磁电材料的发现,使稀土铁氧体成为凝聚态和材料物理中研究的热点。高质量的RFeO3晶体制... 作为一种重要的磁功能材料,正交钙钛矿结构RFeO3(R为稀土元素)稀土铁氧体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在稀土铁氧体中发现的激光诱导超快自旋重取向和多铁、磁电材料的发现,使稀土铁氧体成为凝聚态和材料物理中研究的热点。高质量的RFeO3晶体制备,成为现代磁光和光磁研究的一个重要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武安华研究员等在国内率先开展浮区法生长磁光晶体RFeO3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铁氧体 RFeO_3 浮区法 激光诱导 磁电材料 钙钛矿结构 材料物理 功能材料 凝聚态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