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中的定殖及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利容 许冬 +6 位作者 王玲 丛胜波 李文静 杨妮娜 尹海辰 黄薇 万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测了菌株HB3S-20在棉花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和定殖位点,并检测了菌株HB3S-20接种棉花植株后植物防御相关酶SOD、P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利福平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主要定殖于根部,棉株接种菌株HB3S-20后第3~30 d检测到棉花根部内的菌量范围为2.2×10^(4)~6.7×10^(4)cfu/g,检测到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为0.04×104~2.7×10^(4)cfu/g,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低于根部,但在叶片中未被分离到。GFP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不仅能附着在棉花根系表面,还能定殖在根部维管组织中。此外,菌株HB3S-20能够提高棉花中植物防御相关酶SOD和POD的活性,说明菌株HB3S-20能够诱导棉花植株的系统抗性,增强棉花抗病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组织内的定殖规律及其对棉株产生的诱导抗性,为菌株HB3S-20的防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棉花 定殖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579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其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宗强 冯靖涵 +3 位作者 郑丽雪 王硕 彭向前 陈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234,共9页
【目的】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57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防效果及诱导抗性机理。【方法】采用平板对峙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检测病原菌生长及形态变化、植物生长量、叶片防御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结果】枯草芽孢杆... 【目的】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57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防效果及诱导抗性机理。【方法】采用平板对峙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检测病原菌生长及形态变化、植物生长量、叶片防御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结果】枯草芽孢杆菌B579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周围菌丝出现粗细不均、膨胀、断裂等现象。盆栽试验表明B579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78.80%。B579处理组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3.87%、4.17%、15.15%、12.77%。相比单独接种病原菌(FOC)处理,接种B579再接种病原菌(B579+FOC)处理在第4天和第7天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减少黄瓜叶片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接种B579再接种病原菌后,黄瓜叶片防御相关基因LOX、PR1、PR3和CAT表达量在第4天和第7天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枯草芽孢杆菌B579能够通过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和使黄瓜产生诱导抗性来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579 促生 黄瓜枯萎病 诱导抗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诱导因子对蔬菜炭疽病的诱导抗性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董玉红 高祖明 李升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35-37,共3页
选用水杨酸 (SA)、阿魏酸 (FA)、对羟基苯甲酸 (P -HBA)和香豆酸 (CA) 4种外源酚酸和氯化钾(KCl)、磷酸氢二钾 (K2 HPO4)、促根剂 (甲、乙两种配方 ) 3种化学试剂处理黄瓜和小白菜幼苗 ,研究这些试剂对小白菜和黄瓜的局部诱导抗性和系... 选用水杨酸 (SA)、阿魏酸 (FA)、对羟基苯甲酸 (P -HBA)和香豆酸 (CA) 4种外源酚酸和氯化钾(KCl)、磷酸氢二钾 (K2 HPO4)、促根剂 (甲、乙两种配方 ) 3种化学试剂处理黄瓜和小白菜幼苗 ,研究这些试剂对小白菜和黄瓜的局部诱导抗性和系统诱导抗性。结果表明 ,K2 HPO4、CA、FA均可诱导 2个小白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 ,相比之下对抗病品种的诱抗效果更好。K2 HPO4、SA、FA、CA、促根剂乙也可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 ,挑战接种的强度影响诱抗效果 ,低浓度孢子悬浮液挑战接种效果好。K2 HPO4、CA还能有效地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导因子 蔬菜 炭疽病 诱导 局部诱导抗性 系统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镇宇 王燕 +2 位作者 陈华盛 许志春 路永波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总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单宁、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比对照高19-2 %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滞后诱导抗性至少在半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化学防御 滞后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诱导抗性及生化机理 被引量:17
5
作者 曾任森 苏贻娟 +3 位作者 叶茂 谢丽君 陈敏 宋圆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诱导抗虫性和抗病性的最新研究发展,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虫害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在调节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诱导抗病的重要机制是产生植保素,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也能诱导植物抗病并且累积植保...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诱导抗虫性和抗病性的最新研究发展,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虫害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在调节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诱导抗病的重要机制是产生植保素,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也能诱导植物抗病并且累积植保素.对植物自身抗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将为合理制定作物病虫害控制策略,培育广谱持久抗性的作物新品种奠定基础.利用植物自身抗性控制作物病虫害是最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生化机理 挥发物 三营养关系 植保素 菌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郭红莲 李丹 +1 位作者 白雪芳 杜昱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以壳寡糖诱导烟草枯斑寄主后,调查了病斑的抑制率,同时研究了壳寡糖单独处理和以病毒粒子侵染诱导的病程相关蛋白的差异。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对TMV侵染有保护作用,施用壳寡糖后7d,以浓度为50μg/mL和75μg/mL对枯斑的抑制效果为好,壳... 以壳寡糖诱导烟草枯斑寄主后,调查了病斑的抑制率,同时研究了壳寡糖单独处理和以病毒粒子侵染诱导的病程相关蛋白的差异。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对TMV侵染有保护作用,施用壳寡糖后7d,以浓度为50μg/mL和75μg/mL对枯斑的抑制效果为好,壳寡糖在活体外对TMV粒子有钝化作用。单独施用壳寡糖可以诱导烟草产生6条耐碱性的PR,其中1条区别于TMV侵染诱导的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烟草 TMV病毒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诱导抗性对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冯春富 严善春 +1 位作者 鲁艺芳 胡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7,共6页
为了解不同诱导处理与落叶松诱导抗性及广食性昆虫舞毒蛾协同抗性之间的关系,以喷施茉莉酸甲酯、茉莉酮、舞毒蛾幼虫取食和松毛虫幼虫取食4种方法处理落叶松幼苗,检验舞毒蛾幼虫取食不同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其中肠酸性磷酸酯酶(ACP)、... 为了解不同诱导处理与落叶松诱导抗性及广食性昆虫舞毒蛾协同抗性之间的关系,以喷施茉莉酸甲酯、茉莉酮、舞毒蛾幼虫取食和松毛虫幼虫取食4种方法处理落叶松幼苗,检验舞毒蛾幼虫取食不同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其中肠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4种解毒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舞毒蛾幼虫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取食经舞毒蛾幼虫取食诱导的落叶松后,试虫中肠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除此之外,取食其他3种处理诱导的落叶松后,幼虫中肠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均受到抑制;幼虫羧酸酯酶活性也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取食茉莉酸甲酯和舞毒蛾幼虫取食处理的幼苗显著低于对照,而取食另外2种处理的幼苗显著高于对照。舞毒蛾幼虫取食诱导的植物抗性,可影响同一种群后续取食者的解毒机制,这是植物抗性和昆虫种内竞争的综合表现。茉莉酸甲酯作为一种外源植物激素,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且有效抑制后续取食者的解毒作用,其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与舞毒蛾幼虫取食处理极为相似。茉莉酸甲酯可作为有效的植物诱导剂,在害虫治理中具有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舞毒蛾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杜立新 冯书亮 +4 位作者 王容燕 王金耀 曹伟平 林开春 张用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7,共4页
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 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 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 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 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灰霉病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9
作者 范静华 周惠萍 +5 位作者 陈建斌 尹畅 李作森 陈海如 刘进元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首先鉴定单孢分离菌株 2 0 - 6 ,2 0 - 7,2 0 - 2 1,2 0 - 3,分别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2 5,ZC9,ZD1,ZA57.然后又分别由相应发病鉴别品种叶上再分离以获得ZB2 5,ZC9,ZD1,ZA574个小种 ,根据各个小种对我国一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的... 首先鉴定单孢分离菌株 2 0 - 6 ,2 0 - 7,2 0 - 2 1,2 0 - 3,分别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2 5,ZC9,ZD1,ZA57.然后又分别由相应发病鉴别品种叶上再分离以获得ZB2 5,ZC9,ZD1,ZA574个小种 ,根据各个小种对我国一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的反应型 ,其对一定的品种为致病菌 ,而对另外的品种则为非致病菌。先用非致病菌作“诱发接种”(in ducinginoculation) ,然后再以致病菌作“挑战接种”(challengeinoculation)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诱导抗性 诱发接种 挑战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诱导抗性木霉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黄瓜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亚丽 王淑霞 +1 位作者 杜晓哲 张丽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从植物根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够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的木霉Tr-92,通过形态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进行了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r-92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与木霉一致,18SrDNA序列... 从植物根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够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的木霉Tr-92,通过形态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进行了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r-92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与木霉一致,18SrDNA序列与哈茨木霉的相似性为99%,初步鉴定为哈茨木霉。利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对5叶期黄瓜苗进行根部诱导接种,24h后灰霉病菌挑战接种,对灰霉病的防效达56%,叶片中抗性相关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的酶活性显著上升。表明该菌在黄瓜根部灌施可以诱导叶部系统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升高,可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黄瓜 灰霉病菌 哈茨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二唑对漂浮育苗烟草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及其对烟苗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汪汉成 杨双剑 +4 位作者 许冬青 陈兴江 胡向丹 商胜华 石俊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6,133,共5页
测定了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毒力、防治烟草白粉病的持效期以及对烟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具有很高的诱导活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烟草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它对烟草白粉病菌的EC50和EC90... 测定了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毒力、防治烟草白粉病的持效期以及对烟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具有很高的诱导活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烟草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它对烟草白粉病菌的EC50和EC90分别为3.30μg/mL和10.49μg/mL;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具有较长的持效期,50%苯并噻二唑水分散粒剂23g/hm2 2次喷雾处理4叶期烟苗,30d后的防效仍然达到100%,它对烟草新生烟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50%苯并噻二唑水分散粒剂>95g/hm2喷雾烟苗会给烟苗造成严重药害,主要表现为烟苗生长滞缓,叶片坏死和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烟草白粉病菌 诱导抗性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LM-3对水稻的促生性和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宋永燕 李平 +2 位作者 李姝晋 郑爱萍 王玲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438-441,共4页
测定了LM-3菌株产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研究了菌悬液浸种、浸芽和浇苗3种处理下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保护酶的诱导表达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和稻... 测定了LM-3菌株产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研究了菌悬液浸种、浸芽和浇苗3种处理下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保护酶的诱导表达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抑菌带分别为11.0和7.0 mm;以2×106cfu/mL的细胞浓度浇灌幼苗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好,苗高等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3种保护酶均有良好的诱导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细菌 促生 诱导抗性 多粘类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淼 产祝龙 +2 位作者 田世平 邱德文 檀根甲 《保鲜与加工》 CAS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瓣玫瑰诱导抗性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鑫乾 严俊鑫 +3 位作者 杨杰莹 麻志爽 舒文博 孟庆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8,148,共5页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其碱性磷酸酯酶(AKP)、酸性磷酸酯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双斑萤叶甲成虫AKP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CP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取食MeJA处理植株的试虫GSTs活性在1~5d显著低于对照;取食JA、MeJA、Z—jasmone处理植株的试虫CarF活性在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MeJA在第1、3天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carE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JA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AChE活性有短暂的抑制作用。JA、MeJA诱导的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双斑萤叶甲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植株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诱导抗性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2 位作者 韩洪强 高颖 陈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病菌毒素 防御酶系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非致病性和弱致病性菌株对稻株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瑛 黄大年 +3 位作者 范在丰 邱德文 王金霞 邹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5-96,共2页
稻瘟病是世界各稻区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 nov. comb. (anamorph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属高度变异的真菌。国内外曾对其复异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研究,认为异核现象、准性生殖及非整倍性是... 稻瘟病是世界各稻区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 nov. comb. (anamorph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属高度变异的真菌。国内外曾对其复异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研究,认为异核现象、准性生殖及非整倍性是变异的机制。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菌株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及非生物诱导因子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诱导抗性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曾富华 吴岳轩 罗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每株75-l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 以对白叶枯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余水糯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浙辐802为材料,于2叶期用Tiron、Paraquat(PQ)和稻白叶枯病菌弱毒每株75-l进行诱导处理,测定诱导处理后3、24、48、72h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3叶期用白叶枯病菌强毒株76-25进行挑战接种,结果表明:75-1和PQ均诱导两品种产生了系统抗性,并使诱导叶中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75-1使o2产生速率在24h达峰值,比对照升高3o.6%(余水糯)和25.3%(浙辐8o2);而PQ使o2产生速率在24~72h维持较高水平,比对照升高49.4%(余水糯)和39.7%(浙辐8o2)。MDA含量的变化晚于o2产生速率的改变,在72h达最高值。75-1使SoD活性降低,并在24h达最大降幅;而PQ使SoD活性升高,并在48h达峰值。Tiron使PQ和75-l的诱导效果减弱,并使75-l对余水糯和浙辐8o2的互作由非亲和性互作转变为类似亲和性互作,导致侵染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白叶枯病 诱导抗性 机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内生细菌与附生细菌及其组合对烟草赤星病的诱导抗性和控病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易龙 肖崇刚 +1 位作者 马冠华 杨水英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内生细菌菌株Itb162和附生细菌菌株Ata28能有效地抑制烟草赤星病,本试验观测和比较拮抗内生细菌和拮抗附生细菌及其混合菌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控病作用及其对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情况及病程相关蛋白的变... 内生细菌菌株Itb162和附生细菌菌株Ata28能有效地抑制烟草赤星病,本试验观测和比较拮抗内生细菌和拮抗附生细菌及其混合菌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控病作用及其对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情况及病程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和附生细菌及其混合菌液都能显著地抑制烟草赤星病,混合菌液处理效果最好。在诱导抗性试验中,经内生细菌和混合菌液处理,烟草体内PAL、PPO、P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相关蛋白也有量的积累,而附生细菌没有诱导作用。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内生细菌比附生细菌更易对烟草产生诱导抗性,其混合作用的诱导抗性主要来自于内生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附生细菌 烟草赤星病 控病作用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链霉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诱导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玉涛 张凯 +2 位作者 马军妮 来航线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8-666,共9页
研究2株链霉菌D74和Act12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诱导抗性的影响,为链霉菌剂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皿内发芽试验、砂培和土培盆栽试验,测定2种链霉菌的混合制剂(1∶1质量比)在不同用量及处理方式下的小麦发芽率、发芽指... 研究2株链霉菌D74和Act12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诱导抗性的影响,为链霉菌剂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皿内发芽试验、砂培和土培盆栽试验,测定2种链霉菌的混合制剂(1∶1质量比)在不同用量及处理方式下的小麦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幼苗生物学性状、叶片诱导抗性及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供试链霉菌具有显著的促生功能。菌粉包衣量为每粒10mg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1.9%(P<0.05),发芽指数提高40.0%(P<0.05);叶面积增加149.2%(P<0.05),植株总鲜质量增加100.0%(P<0.05),根系鲜质量增加220.0%(P<0.05)。10倍菌粉浸提稀释液浸种,种子活力较对照提高31.8%(P<0.05);包衣量每粒5mg处理根系活力提高62.7%(P<0.05);10倍发酵稀释液浸种,小麦株高、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29.2%、27.6%(P<0.05),稀释10~2~10~4倍发酵液浸种,小麦出苗率较对照提高44.0%~103.8%(P<0.05)。(2)供试链霉菌可提高小麦诱导抗性。适量菌粉种子包衣及发酵滤液浸种可使小麦叶片POD酶活性较对照提高46.7%~70.0%(P<0.05);菌粉包衣量每粒5mg处理小麦叶片PPO酶活性较对照提高52.5%(P<0.05),10~2~10~4倍发酵滤液浸种,小麦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降低34.0%~40.2%(P<0.05)。可见,供试链霉菌对小麦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并能提高小麦的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促生作用 诱导抗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内生细菌118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万能 全学军 韦云隆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从烟草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细菌118菌株,对8-10叶期烟苗进行诱导,6d后挑战接种,防效达41.79%;对4-6叶期烟苗施菌后,抗性相关酶POD、PPO、PAL活性明显上升。第13d时,分别比对照上升29.65、197.01和21.05个酶活性单位。
关键词 内生细菌 烟草黑胫病 诱导抗性 POD PPO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