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5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万鑫 代成波 +5 位作者 曹裕民 张雄 张玉虎 王硕 马桂贤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rs2297518、rs8081248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收集患者324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将其分为CAA组243例和对照组81例,CCA组又分ICA患者137例为IC...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rs2297518、rs8081248位点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A)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的关系。方法收集患者324例,根据脑血管狭窄部位与程度将其分为CAA组243例和对照组81例,CCA组又分ICA患者137例为ICA亚组。分析各组患者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并比较rs2297518、rs808124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CAA组及ICA亚组的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CAA组中rs2297518位点的基因型GG及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A亚组中rs2297518位点的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OS基因rs2297518位点的多态性与CAA及ICA有关,基因型GG可能是CAA的易感因素,等位基因G可能是CAA及ICA的易感因素;iNOS基因rs8081248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CAA或ICA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造影术 基因频率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成龙 靳安民 +2 位作者 周初松 闵少雄 姚伟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7-32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 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 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未 见iNOS mRNA表达,脊髓压迫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伤后24h达到高峰。结论iNOS未参与脊髓 组织正常生理调节,脊髓损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提示iNOS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一氧化 一氧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3T3细胞中的转染和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蒲晓允 张春雷 +2 位作者 邓均 李召权 黄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84-486,F002,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转染 3T3成纤维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 :用阳性脂质体将含人iNO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 iNOS转染至 3T3成纤维细胞 ,用G4 18筛选 ,通过RT PCR、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 结果 :pcDNA3.0 i... 目的 :观察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转染 3T3成纤维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 :用阳性脂质体将含人iNO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 iNOS转染至 3T3成纤维细胞 ,用G4 18筛选 ,通过RT PCR、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 结果 :pcDNA3.0 iNOS基因转染的 3T3细胞有人iNOS基因mRNA和iNOS蛋白的表达。 结论 :iNOS基因能在 3T3成纤维细胞得到稳定转染和表达 ,能为模拟体内一氧化氮 (NO)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基因转染 诱导型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刚 黄岚 +1 位作者 郑峰 武晓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5期355-359,共5页
探讨重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及产生的一氧化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通过真核表达载体转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用Griess法测定转染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观察转染后平滑肌细胞... 探讨重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及产生的一氧化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通过真核表达载体转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用Griess法测定转染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观察转染后平滑肌细胞生长状态情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正常细胞组NO的含量为78.4 4± 1 5 .38,而iNOS转染组NO含量为 2 36 .5 7± 31 .83,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0 ,n =6 ) ,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后生成一氧化氮。转染后的平滑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主要抑制平滑肌细胞周期G1 S期的过渡 ,使细胞停留在G1期。说明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成功转染iNOS基因 ,生成的一氧化氮可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诱导型 一氧化 基因转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基因技术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国庆 陈光辉 +1 位作者 张隽 周孝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 PD)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的基因表达 ,探讨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用 RT-PCR法、免疫印迹分析及还原型辅酶 (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观察 PD大鼠黑质区i NOS的基因表达、神经胶原纤...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 PD)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的基因表达 ,探讨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用 RT-PCR法、免疫印迹分析及还原型辅酶 (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观察 PD大鼠黑质区i NOS的基因表达、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NADPH黄递酶阳性细胞的变化 结果 :PD大鼠受损侧黑质有明显的 i NOS基因表达 ,未损侧仅有轻度表达 ;对照组大鼠两侧黑质均无 i NOS基因表达。PD大鼠受损侧黑质GFAP表达较未损侧明显增加 ,受损侧黑质较未损侧出现增多的 NADPH黄递酶阳性胶质样细胞。 结论 :i NOS基因在黑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可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 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梅 温进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525-530,共6页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κ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κ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列的位置及排列显著区别于人和小鼠的iNOS基因.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表明,VSMC受IL-1和IFN-γ刺激后,细胞核内产生某种可与iNOS基因5′-侧翼区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 一氧化 转录调控区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京军 张艳炜 +2 位作者 伍德强 张磊 张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i 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病例组为291例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87例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s2779248 C/T、rs1137933 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经校正传...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i 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病例组为291例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87例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s2779248 C/T、rs1137933 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经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携带rs2779248 T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携带CC基因型的高2.58倍(95%CI:1.01~6.67);而携带rs1137933 CT+T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携带CC基因型的高1.36倍(95%CI:1.00~1.85),突变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OR=1.36,95%CI:1.04~1.77)。各基因型间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i N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i NOS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血糖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冠状动脉疾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兔牙周膜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8
作者 吴丽萍 刘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检测含有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iNOS体外转染兔牙周膜细胞后的瞬时表达情况,为动物牙周局部导入外源性iNOS基因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质粒pEGFP-iNOS转染兔牙周膜细胞,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检测含有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iNOS体外转染兔牙周膜细胞后的瞬时表达情况,为动物牙周局部导入外源性iNOS基因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质粒pEGFP-iNOS转染兔牙周膜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瞬时转染情况。并在转染后12h与48h,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NOS基因的转录,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NOS蛋白表达。设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组为对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后12h即可观察到荧光蛋白的表达,pEGFP-iNOS转染组细胞中有iNOSmRNA转录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 iNOS基因成功导入兔牙周膜细胞,瞬时转染后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到外源性基因的表达。在兔牙周组织导入iNOS基因从而诱导NO生成是具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 兔牙周膜细胞 瞬时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体外循环术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的表达及其作用
9
作者 陈长源 张钲 +2 位作者 白锋 黄晏 俞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2(HSP7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缺氧型及非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CPB)前后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SP72和一氧化氮(NO)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作用。方法在已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2(HSP7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缺氧型及非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CPB)前后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SP72和一氧化氮(NO)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作用。方法在已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住院患儿中,随机抽取18例分为慢性缺氧组[动脉氧饱和度(SaO2)<85%]及非缺氧组(SaO2>95%),每组9例。两组分别于CPB中主动脉交叉钳夹(ACC)前、CPB结束时收集患儿心肌标本保存在液氮中。试验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肌细胞中HSP72和iNOSmRNA的相对含量,比较两组心肌CPB前后HSP72和iNOSmRNA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①与CPB术前相比,非缺氧组及慢性缺氧组HSP72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CPB术前及术后,慢性缺氧组HSP72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缺氧组(P<0.05)。②与CPB前相比,非缺氧组iNOS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慢性缺氧组iNOS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795);CPB术前及术后,慢性缺氧组iNOS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缺氧组(P<0.05)。结论缺血应激上调了非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组织HSP72、iNOS及慢性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组织HSP72的基因表达,慢性缺氧应激也上调了慢性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组织HSP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热休克蛋白72 诱导型一氧化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亚亨 张静 +2 位作者 易岂建 钟家蓉 邓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6例KD患儿作为KD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9例...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6例KD患儿作为KD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1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KD组中合并CAL(CAL组)79例,未合并CAL(none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组)67例。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iNOS基因-1026C/A和+2087G/A 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基因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iNOS水平,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浆NO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iNOS、NO表达水平,分析2个SNP位点多态性与KD并发CAL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浆iNOS水平(48.02±31.46)U/L明显低于NCAL组(81.46±41.32)U/L和CAL组(90.29±47.68)U/L(P=0.000、0.000)。血浆N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03,P=0.052),iNOS基因+2087G/A位点A等位基因及GA+AA基因型频率在CAL组明显低于NCAL组(P=0.010、0.013),与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相比,A等位基因及GA+AA基因型均能显著降低KD并发CAL发生风险[OR(95%CI)=0.41(0.21-0.82),0.42(0.19-0.92);P=0.010,0.029]。-1026C/A与+2087G/A 2位点构建的-1026C/+2087A单倍型频率分布在CAL组与NCA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026C/+2087A单倍型携带者发生KD并发CAL的风险显著降低[OR(95%CI)=0.45(0.22-0.91),P=0.030]。结论:血浆iNOS水平在KD及其CAL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iNOS基因+2087G/A多态性和-1026C/+2087A单倍型与KD并发CAL密切相关,其中+2087A等位基因可能为减少KD并发CAL发生风险的保护基因,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浆iNOS水平,减少NO产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诱导型一氧化 一氧化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夏美文 吕孙建 +2 位作者 李逸群 齐天鹏 徐海圣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一氧化氮(NO)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活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一氧化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探明iNOS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了iNOS基因在中华鳖组织的分... 一氧化氮(NO)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活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一氧化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探明iNOS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了iNOS基因在中华鳖组织的分布及外源刺激物对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NOS基因在中华鳖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肌肉、小肠和大肠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小肠、肾脏和脾脏。在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后,肝、脾、肾、肌肉和小肠iNOS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LPS刺激后12 h、24 h iNOS蛋白在小肠、脾脏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NOS可能参与了中华鳖的机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诱导型一氧化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与矽肺易感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曲亚斌 唐云霞 +4 位作者 孙品 张忠彬 刘静 景涛 夏昭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矿工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男性矽肺病人184例为病例组,111例无矽肺的男性接尘矿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矿工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男性矽肺病人184例为病例组,111例无矽肺的男性接尘矿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iNOS Ser608Leu和TNF-α-308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iNOS Ser608Leu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C/T或T/T)的个体患矽肺的危险性降低(OR=0.48,95%CI=0.29~0.80),且与矽肺期别相关(P<0.01).在矽尘高暴露组中,T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明显(OR=0.43,95%CI=0.24~0.78).TNF-α-308基因多态与矽肺危险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携带A等位基因(G/A或A/A基因型)的吸烟工人更易发生矽肺(OR=2.48,95%CI=1.16~5.32).结论iNOS基因16外显子C>T突变可能是抵抗矽肺发生和发展的保护因素,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在矽肺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中不起主要作用,但该多态性与吸烟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易感性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结构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良兴 陈少贤 +6 位作者 徐正介 喻林升 王群姬 谢于鹏 陈彦凡 王卫 张洪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 +川芎嗪组 (C组 )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 +川芎嗪组 (C组 )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 ,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颈动脉平均压 (mCAP)、血清一氧化氮 (NO)、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肺动脉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B组肺动脉平均压 (mPAP)明显高于A组 (t=8 190 ,P <0 0 1) ,C组mPAP明显低于B组 (t=4 894,P <0 0 1) ,三组间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NO浓度C组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 (t =2 196 ,P <0 0 5 ) ;②光镜下 ,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比值(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C组较B组明显降低 (t=4 815 ,P <0 0 1) ;电镜下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 ;③免疫组化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的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增高 (t =10 5 5 ,P <0 0 1) ;C组肺细小动脉iNOS的平均吸光度值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原位杂交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高碳酸血症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丽霞 王先梅 +5 位作者 祝善俊 杨永健 郭传明 石燕昆 王燕 任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务衰竭 (CHF)病人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HF 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基因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31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序CHF病人 (心力衰竭组 )与 5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比较 ,心肌细胞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 ,且随心功能恶化和心腔扩大 ,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越强。CHF病人中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5 5mm者与 <5 5mm者比较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 4 5者与≥ 0 4 5者相比 ,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 ,P <0 0 5。结论 :CHF病人心肌组织TNF α和iNOS的基因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左心室扩大呈正相关 ,而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提示心脏局部的细胞因子在CHF病人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恶化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 逆转录多聚链反应 心功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黑米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诱导型-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敏 朱惠莲 +3 位作者 马静 张玉梅 唐志红 凌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膳食黑米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AS的膳食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apoE基因缺陷小鼠心脏,用油红O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斑块面积... 目的:探讨膳食黑米皮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AS的膳食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apoE基因缺陷小鼠心脏,用油红O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大小。分离小鼠血清,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_2^-/NO_3~)含量;分离小鼠主动脉,抽提总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抽提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结果:黑米皮组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低于阳性组和白米皮组(P<0.01)。黑米皮组与白米皮组血清中NO_2^-/NO_3^-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黑米皮组小鼠主动脉iNOS的活性和iNOS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阳性组和白米皮组(P<0.05)。结论:膳食黑米皮可抑制apoE基因缺陷小鼠iNOS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黑米皮抗AS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一氧化 动脉硬化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6
作者 蒋可莹 刘莹 +5 位作者 刘佳颖 李静怡 吴治奎 杨美雯 洪芬芳 杨树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8,共8页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及其催化生成的一氧化氮(NO)参与学习和记忆发生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S通过影响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突触损伤、自噬...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及其催化生成的一氧化氮(NO)参与学习和记忆发生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S通过影响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突触损伤、自噬、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及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在A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NOS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将为临床预防与治疗AD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一氧化 发病机制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法国梧桐花粉过敏原2(rPla a2)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笑芹 王进雅 +2 位作者 路康 曹倩 周国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构建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基因启动子区,对NOS2启动子序列进行鉴定并分析其活性;探索重组法国梧桐花粉过敏原2(r Pla a2)对人NOS2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DNA连接酶连接、... 目的:构建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基因启动子区,对NOS2启动子序列进行鉴定并分析其活性;探索重组法国梧桐花粉过敏原2(r Pla a2)对人NOS2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DNA连接酶连接、大肠杆菌转化等方法将NOS2基因启动子区克隆至pGL3-Basic载体上,将所构建重组报告质粒转染至人胚肾(HEK293T)细胞中,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该重组报告质粒启动子活性及检测rPla a2对人NOS2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Pla a2对人NOS2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含有NOS2启动子的重组报告质粒,与对照(p GL3-Basic)组相比,含NOS2启动子区的重组质粒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与不加刺激(NOS2)组相比,加入rPla a2刺激后含NOS2启动子区的重组报告质粒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加入rPla a2刺激后NOS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rPla a2可增强人NOS2基因启动子活性,并增加其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NOS2) 重组法国梧桐花粉过敏原2(rPla a2) 启动子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刚 郭莉霞 +2 位作者 邓小红 殷忠意 景佳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7,35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产生,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表达i-NOS,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细胞内IκBα蛋白的含量和抑制了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论:TGP的抗炎作用与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降低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减少NO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途径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14
19
作者 夏晓东 吴立琴 +2 位作者 徐慧 戴元荣 杨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iNOS 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哮喘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7.28±1.65)×108.L-1、(7.73±1.54)%,均高于对照组(3.76±0.97)×108.L-1、(1.27±0.60)%;罗红霉素组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5.68±0.95)×108.L-1、(5.54±1.53)%,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高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低于哮喘组。哮喘组肺组织IFN-γ浓度低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FN-γ浓度高于哮喘组。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及肺组织iN-OSmRNA表达分布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6)、(0.52±0.14),较对照组[(0.14±0.05),(0.33±0.05)]明显增强;但罗红霉素组iNOS蛋白及mRNA表达为(0.15±0.03)、(0.35±0.07),均明显较哮喘组减弱。结论罗红霉素通过干预哮喘大鼠气道IL-4、IFN-γ以及iNOS/NO体系,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哮喘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边宁 龚博君 +2 位作者 郭军 黄正一 李自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及AS组,每组30只。AS组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高...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及AS组,每组30只。AS组采用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相关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各项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钙离子,比色法检测血清NO浓度,并对主动脉行HE染色,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NOS蛋白表达,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NO与钙离子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90 d后成功构建了主动脉中膜钙化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NO浓度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逐步下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钙离子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在90 d的AS组粥样斑块区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到iNOS蛋白表达。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主动脉粥样斑块区iNOS蛋白高表达,但血清NO浓度逐渐降低,NO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