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肉仔鸡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天章 李慧英 +1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101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5%、1.0%和2.0%的APS。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APS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1.0%APS组效果最佳。2)饲粮中添加APS可提高肉仔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42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增加(P<0.05),二者分别以1.0%和0.5%APS组最高。3)饲粮中添加APS可提高肉仔鸡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增加iNOS活性,促进小肠iNOS mRNA的表达,42日龄时小肠iNOS mRNA的表达呈显著二次曲线增加(P<0.05),其中以1.0%APS组效果最佳。由此可见,APS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与iNOS mRNA的表达和活性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肉仔鸡 免疫细胞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飞 史彬林 +5 位作者 陈宏燕 佟满满 孙登生 张鹏飞 金晓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0-29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92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小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92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2 000 mg/kg艾蒿水提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2 0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5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IL-4含量和1 0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IL-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2日龄时,5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5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i NOS活性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i NOS 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kg添加组的血清NO含量和回肠i NOS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 000 mg/kg添加组的回肠i NOS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42日龄时,500、1 000和2 000 mg/kg添加组血清NO含量和i NOS活性及空肠i NOS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艾蒿水提物可以促进肉仔鸡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和NO的生成,且与i NOS mRNA的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水提物 肉仔鸡 细胞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党军 周朝晖 缪宏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观察兔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方法:实验兔20只,采用6mVX线对左全肺进行照射,25Gy,1次。分别于照射前、照射后1,3,6个月各处死5只动物,处死前进行左肺肺泡灌洗。采用铜... 目的:观察兔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方法:实验兔20只,采用6mVX线对左全肺进行照射,25Gy,1次。分别于照射前、照射后1,3,6个月各处死5只动物,处死前进行左肺肺泡灌洗。采用铜-镉还原法检测灌洗液中的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NO含量在照射后1个月明显升高,照射后3~6个月显著降低;在照射前及照射后3~6个月,肺间质细胞内几乎未见iNOS阳性表达;在照射后1个月,肺间质中iNOS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结论:NO可能是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其含量的变化可能与iNOS蛋白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放射性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及环氧合酶-2在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归东梅 杨飏 +1 位作者 李迅 高殿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关系,为青光眼视网膜缺氧提供证据。方法用巩膜静脉烧烙法在50只SPF级Wistar大鼠的双眼制作慢性高眼压模型,眼压高于造模...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关系,为青光眼视网膜缺氧提供证据。方法用巩膜静脉烧烙法在50只SPF级Wistar大鼠的双眼制作慢性高眼压模型,眼压高于造模前40%以上者为造模成功。按照视网膜取材时间的不同将动物模型眼随机分为高眼压3、7、14、21、28 d组,每组10只大鼠20只眼。另选取10只匹配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仅作球结膜切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iNOS、COX-2 mRNA及蛋白在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中呈微弱表达,造模眼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于7 d时达到高峰,随后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的表达水平。造模后3、7、14、21、28 d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iNOS、COX-2的低氧信号途径是青光眼神经变性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环氧合酶-2 慢性高眼压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WT1对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德贵 邹芳 +3 位作者 邬开朗 刘燕 朱应 吴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WT1(-/-)在两种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中对hiNOS的表达均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HepG2细胞中WT1(-/-)过量表达能下调hiNOS表达.以上结果说明WT1在肝癌细胞中对人的hiNOS具有转录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 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选择性剪接本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与尖周病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包柳郁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5期275-278,共4页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是多形核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在慢性感染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活性较高的酶类,其合成及分泌受到众多细胞因子的调控。iNOS催化产物一氧化氮(NO)在尖周病理损害中起轴心作用,NO生成抑制剂可望作为根管药物...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是多形核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在慢性感染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活性较高的酶类,其合成及分泌受到众多细胞因子的调控。iNOS催化产物一氧化氮(NO)在尖周病理损害中起轴心作用,NO生成抑制剂可望作为根管药物用于尖周病的治疗。本文就iNOS的产生、主要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尖周病变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
7
作者 符荣 赵洪洋 +1 位作者 赵甲山 朱贤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信使分子CO/NO的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初步探讨HO-1、i 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O-1、i NOS在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不...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信使分子CO/NO的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初步探讨HO-1、i NOS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O-1、i NOS在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分布。结果i NOS在海马、皮质、基底节均有分布以灶周皮质最多。HO-1在同侧海马、皮质、基底节、丘脑均有分布,以灶周皮质为最多。i NOS的表达在缺血后2h出现,24~48h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HO-1表达在缺血后0.5h即出现,缺血后6~12h达最高峰。在缺血皮质半暗带的某些神经细胞有i NOS及HO-1的共同表达。结论脑缺血早期即有HO-1的表达,而i NOS表达则较晚出现,其表达的高峰期晚于HO-1。在半暗带的某些神经细胞可见有HO-1和i NOS的同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局灶性 血红素氧合酶-1 一氧化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蛙视网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反应物质的存在
8
作者 黄世乐 Kers.,HH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借助Ⅱ和Ⅲ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特异性抗体对成年爪蛙视网膜中含NOS的结构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发现视杆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杆,少数神经节细胞和无足细胞2的细胞体均含有NOSⅡ免疫反应物质,缪勒细胞呈现强的NOSⅡ免疫... 借助Ⅱ和Ⅲ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特异性抗体对成年爪蛙视网膜中含NOS的结构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发现视杆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杆,少数神经节细胞和无足细胞2的细胞体均含有NOSⅡ免疫反应物质,缪勒细胞呈现强的NOSⅡ免疫反应性,外神经丛层的神经突起亦含强的NOSⅡ免疫反应性。在视网膜的细胞结构中,未见NOSⅢ免疫反应性。该结果暗示由NOSⅡ产生的一氧化氮可能参与视觉传导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合成酶 视网膜 免疫细胞化学 爪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胃腺癌表达特点及与淋巴管形成的关系
9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4 位作者 石安华 刘宥苡 吕煜 陈芸 代佑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和D2-40蛋白的表达,分析iNOS与D2-4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NOS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4.10%(50/78),D2-40阳性表达率为73.08%(57/78)。胃腺癌组织的iNOS、D2-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腺癌组织中iNOS和D2-4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32,P=0.001)。胃腺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明显升高(72%vs 28%,P=0.041),iNOS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T分期和N分期越晚越高(P<0.05)。结论 iNOS表达在胃癌的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NOS蛋白具有潜在靶向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 D2-40 淋巴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斌 张劲松 +7 位作者 邵斌霞 陈旭峰 陈彦 刘强辉 环飞 程洁 肖航 高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5、30、60mg/kg3个给药剂量组)。通过红四氮唑(TTC)染色和图像分析计算各组脑梗死体积,采用生物化学法测量各组伤侧脑中NO含量和iNOS活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M-1中、高剂量处理组脑梗死体积缩小,iNOS活性和NO量下降,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iNOS升高与脑损伤关系密切,而GM-1可以对抗iNOS和NO上升,并减轻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神经节苷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及其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高勤 陈源 +3 位作者 陈磊 肖艳辉 陈志刚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背景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参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但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是眼科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NOS及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在实验性CNV发生... 背景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参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但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是眼科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NOS及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在实验性CNV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体外研究验证NOS及L-NAME对人血管内皮细胞(RECs)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为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8周龄雄性BALB/c小鼠36只用NaOH滤纸贴附角膜中央的方法构建小鼠左眼CNV模型,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L-NAME干预组和PBS对照组,L-NAME干预组小鼠于造模前1周开始腹腔内注射10 g/LL-NAME 0.5 ml,每周3次,持续3周,而PBS对照组小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PBS.分别于造模后2、4、7、14 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NV形成情况,用全角膜铺片法检测CD31在CNV中的表达以鉴定CNV面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个组小鼠角膜组织中NOS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R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实验,观察人RECs的管腔形成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个组小鼠上述各检测指标的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小鼠造模后2周CNV生长达高峰,而L-NAME干预组小鼠CNV明显少于PBS对照组.造模后2、4、7 d,L-NAME干预组小鼠角膜中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81、22.059、10.961,P<0.01).全角膜铺片法检测显示,L-NAME干预组被CD31标记的RECs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为0.59 ±0.01,明显小于PBS对照组的0.7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造模0、2、4、7d,L-NAME干预组人RECs中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造模后4d、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96、17.953,P<0.01).管腔形成实验中,L-NAME干预组血管网形成数目为(46.33±1.86)个,明显少于PBS对照组的(64.00±4.5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5). 结论 NOS参与CNV的形成和发展,L-NAME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量抑制碱烧伤诱导的CNV以及人RECs血管网的形成,进而阻断NOS活性,为治疗CNV性眼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新生血管 一氧化合成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在丙泊酚诱导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激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爱花 王莉 +2 位作者 崔德荣 周全红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76-1680,共5页
目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观察丙泊酚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激活效应,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对药物引起eNOS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HUVE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用丙泊酚(0、1、5、10、50、100μ... 目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观察丙泊酚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激活效应,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对药物引起eNOS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HUVE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用丙泊酚(0、1、5、10、50、10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量效关系;用丙泊酚5μmol/L和5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0 min、5 min、1 h、6 h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时效关系。细胞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PKC-ε假底物+丙泊酚5μmol/L组;③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④单独PKC-ε假底物组;⑤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⑥10%长链脂肪乳组。各组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Western blotting分析PKC-ε、eNOS、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上调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处理细胞24 h时,与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相比,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eNOS的激活,PKC-ε参与介导药物对eNOS的激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内皮源性一氧化合成酶 蛋白激酶C-ε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环氧化物酶-2、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表达及塞来昔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新华 刘恒方 +1 位作者 杨期东 苗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3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探讨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mPGES-1)表达机制及塞来昔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正常对照组8只(A 组);另24只将给予1%高胆固醇喂养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动... 目的探讨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mPGES-1)表达机制及塞来昔布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正常对照组8只(A 组);另24只将给予1%高胆固醇喂养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无干预组(B 组)、小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15mg/kg,C 组),大剂量塞来昔布治疗组(35 mg/kg,D 组),每组8只。治疗4周后取双侧冠状动脉并分为平等2段,分别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 Cox-2及 mPGES-1表达。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 Cox-2及 mPGES-1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 组比较,C、D 组冠状动脉组织的 Cox-2及 mPGE-1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 组比较,C 组的 ALD 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起着主导作用,塞来昔布干预可抑制 Cox-2及 mPGES-1表达,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物酶-2 诱导型前列腺素合成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夏美文 吕孙建 +2 位作者 李逸群 齐天鹏 徐海圣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一氧化氮(NO)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活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一氧化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探明iNOS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了iNOS基因在中华鳖组织的分... 一氧化氮(NO)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活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一氧化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探明iNOS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了iNOS基因在中华鳖组织的分布及外源刺激物对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NOS基因在中华鳖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肌肉、小肠和大肠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小肠、肾脏和脾脏。在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后,肝、脾、肾、肌肉和小肠iNOS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LPS刺激后12 h、24 h iNOS蛋白在小肠、脾脏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NOS可能参与了中华鳖的机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端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15
作者 潘英 钱之玉 +5 位作者 许祥裕 朱东亚 朱有华 沈月 陈强 朱敏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8-231,共4页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端蛋白的表达,对阐明其功能和制备iNOS特异性抗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iNOS1196AA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端蛋白的表达,对阐明其功能和制备iNOS特异性抗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iNOS1196AA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量可达菌体蛋白的15%20%。为获得重组蛋白纯品,建立了His.BindTM柱亲和层析法和凝胶蛋白的两步纯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生型 一氧化合成酶 蛋白纯化 N端蛋白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刚 郭莉霞 +2 位作者 邓小红 殷忠意 景佳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7,35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产生,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表达i-NOS,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细胞内IκBα蛋白的含量和抑制了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论:TGP的抗炎作用与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降低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减少NO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途径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14
17
作者 夏晓东 吴立琴 +2 位作者 徐慧 戴元荣 杨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iNOS 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哮喘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7.28±1.65)×108.L-1、(7.73±1.54)%,均高于对照组(3.76±0.97)×108.L-1、(1.27±0.60)%;罗红霉素组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5.68±0.95)×108.L-1、(5.54±1.53)%,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高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低于哮喘组。哮喘组肺组织IFN-γ浓度低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FN-γ浓度高于哮喘组。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及肺组织iN-OSmRNA表达分布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6)、(0.52±0.14),较对照组[(0.14±0.05),(0.33±0.05)]明显增强;但罗红霉素组iNOS蛋白及mRNA表达为(0.15±0.03)、(0.35±0.07),均明显较哮喘组减弱。结论罗红霉素通过干预哮喘大鼠气道IL-4、IFN-γ以及iNOS/NO体系,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哮喘 一氧化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疾病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慎仁 陈林兴 陈少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83,共5页
A Review Nitric oxide(NO) is a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 in vivo ,it has been f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as a cytotoxic effector but also an immune regulatory mediator and a signal molecule of message... A Review Nitric oxide(NO) is a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 in vivo ,it has been fou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as a cytotoxic effector but also an immune regulatory mediator and a signal molecule of message transmission.The inducible NO synthase (iNOS) produces NO after cells were activated and play a rather complicated pathophysiological action in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or disorders.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iNOS,its expression in human diseases and probable significance were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疾病 一氧化合酶 诱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减轻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弛 黄靓 +2 位作者 屈顺林 唐志晗 韦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槲皮素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分为槲皮素预处理组、脓毒症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盲肠结扎穿刺术后12 h经右颈总动脉左心室内插管监测各组大鼠... 目的初步探讨槲皮素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分为槲皮素预处理组、脓毒症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盲肠结扎穿刺术后12 h经右颈总动脉左心室内插管监测各组大鼠MAP、LVSP、LVEDP、±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iNOS蛋白表达,酶法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iNOS活力及NO含量。结果脓毒症组大鼠LVSP降低、LVEDP升高、+dp/dtmax与-dp/dtmax均有所下降,而槲皮素预处理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脓毒症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iNOS的表达上调,iNOS的活力升高,NO的含量增加,而槲皮素预处理组以上指标的增加幅度较小。结论槲皮素通过降低心肌组织iNOS的表达及活力,抑制脓毒症时心肌组织中过量的NO产生,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脓毒症 心肌损伤 血流动力学 诱导型一氧化合酶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及其在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姜国建 于仁诚 +2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50,共9页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蓝 (NBT)法和血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 ,对中国明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血细胞中存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 ,通过亚硝酸盐法和L 瓜氨酸法对比 ,研究了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在感染WSSV后 ,iNOS活性在 1 2h内有上升趋势 ,实验 36h后酶活性显著下降 ,至 60h后酶活性降至对照组的一半左右。同时 ,被脂多糖 (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下降。与此对应的是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的结果显示 :实验 36h后在对虾体内能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对照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的iNOS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WSSV在感染中国明对虾初期可以诱导血细胞产生iNOS ,但随着WSSV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大量增殖及其对血细胞的破坏 ,使得iNOS活性显著降低 ,对虾也趋于死亡。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一氧化合成酶 白斑综合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